首页 -> 2007年第4期
良好师生关系是教学的基石
作者:万春霞
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老师设置语言环境、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不断交流的过程。现代的教学观念认为:学生不仅是接受知识的被动客体,而且也是主动吸纳知识的主体,每一个人即成为一个老师,又成为一个学生。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与老师的交流程度也加强,而且这种交流是双方的,互相渗透的。
教师要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要把教师这一职业看作是一种高尚的事业,全身心投入。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树立良好形象,起到表率作用,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沟通了师生关系。
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水平,尤其是语言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语言水平、标准悦耳的发音、美观规范的书写、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从文化素养方面会赢得学生的佩服,学生们自然会敬仰、亲近这样的老师。
教师要有稳定健康的心理素质,要有做一名优秀教师的自信力,要保持平静乐观的内在气度,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给学生以自信心。教师怎样做人,学生就会怎样看待你。常有教师在上课时,遇偶发事件,情绪过激,或者动辄让学生罚站,甚至请出教室,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教师要冷静、理智,这是教师素质与涵养的体现,是教师吸引力的表现。
教师要积极设置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在参与中建立牢固的师生关系。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习和掌握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设置语言环境,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如在课堂上有很多讨论的话题,这些话题能否紧贴学生的兴趣是学生们能否积极参与的一个关键。在这方面,我曾作过一些有益的探索。例如,在课堂上适当讨论一些流行歌手、电影明星、足球甲A联赛等。这些话题正是学生们所感兴趣的,讨论的时候,学生们兴致很高,平时那些课上不大活跃的学生也跃跃欲试。通过这些讨论,密切了师生关系,使他们感到老师就是他们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分享着学习的兴趣和快乐。
有一则报道:中、日、美在各自国家的学生中联合调查“我心目中的教师”。调查结果惊人的一致:他们心目中的老师不是专制型,不是放任型,也不是专家型,而是交流型。课堂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过程,加强师生交流十分重要。面对着对知识孜孜以求的学生,老师的态度一定要亲切自然、热情大方,对学生任何一个鼓励的目光、肯定的点头、满意的微笑都能达到师生情感交流之目的。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也积极探索师生交流的其它途径。如: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要求每个学生备一个笔记本,在上面写感受,提建议。这成了我与学生进行交流的学习园地和有效载体。同学们对教学提出宝贵意见,有的还记录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我给他们以热情的答复:或鼓励,或劝告,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水平,又密切了师生关系,效果很好。
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值得每一个教师花心血、费力气去做的经常性工作。同时也是成功的语言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值得我们广大老师积极探索的一门艺术。
万春霞,教师,现居山东章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