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让语文教学更接近审美境界

作者:段治怀




  语文中美感教育是美育的一个分支,除了它有自身的个性外,还必须遵循美育的共性。美感教学是情感的教学,因为语文教学本身就是培养一种情感,语文教材本身更是为审美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它是一种美的信息和载体,为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提供了无穷无尽的甘甜源泉,如果教师能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教学艺术的审美过程,就会有更好的收益。
  
  一、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中培养审美情感的重要素材
  
  语文的世界,是一个美的世界:美的景,美的人,美的物,美的情;思想美,智慧美,崇高美,悲剧美……语文教材把世界上最美的东西用文字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让读者欣赏,让你的思想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净化和升华,让你的心灵接受美的熏陶并放射出美的光彩!这就从根本上肯定了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的特点。也就是说,语文教学所能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语文知识技能,更应当使学生受到审美教育,美感的陶冶。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是要借助语文教材,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像火种,点燃学生心底的兴趣之火;像石块溅起学生心灵港湾的兴趣之波,努力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生气”和“灵气”,让学生在美的体验中涤荡心灵,陶冶情操,从而使他们在生活中体验美,感受美和创造美。
  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我们要善于从语文教材中体味情感,就得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主动探究的愿望。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思维的产品,形象是文学的中心,它们就是我们从语文教材中体味语言,把握形象至关重要的一环。从语言中抓住形象,透彻掌握形象,发挥形象的感染力,以此引起学生的美感,获得审美的享受。因为文学形象首先是以语言文字符号作为媒介,从感觉上映入我们的头脑,唤起我们心中的想象,点染我们心中的情感,开展审美的心理活动,使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追寻和发现,获得无穷的乐趣。这一切都缘于语文教材这个基础而广泛的素材。
  
  二、语文教学中要注意教学艺术的审美过程。
  
  审美是教学中的一个过程,是因为美是超越自我功利的,文学欣赏要求我们“游乎其中”。同时在塑造“社会人”的整个教育中,美育处于基础地位,是德育的必由之路。
  美感教学是过程的,它是由审美的属性决定的,美是独立自足的。它要求读者“入乎其内,游乎其中”,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美感教学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丰富情感,净化心灵,培养一种深广的同情心,审美就是在这个丰富的意蕴中,即在“这个过程”中涵养情感,完善人性,最终走向重过程少功利的审美人生。
  1600多年前,陶渊明这位伟大的诗人描述了一个理想的乌托邦社会,那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社会,这就是他的《桃花源记》,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既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又是一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汉子,他“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大济苍生”之壮志被黑暗的现实社会击得粉碎,他只好选择归隐的道路,决心辞别官场,这颗受伤的心灵,在审美的过程中应当充分浸润着学生的情感才能从而更好去感受当时的现实社会和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教师应努力创造自己的语言风格,塑造自己的语言形象,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和品位,寓美的情感于美的教学语言中,去创造教学语言艺术的审美。语文教学应是语言文字基础知识与情感教育的统一。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把教学内容中蕴含的丰富情感,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获得情感的升华。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借助教材把美好、高尚、纯洁、健康的情感,创造性地通过教学活动表达出来,并受益于学生,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带动学生和学生一起达到审美的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实践中所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教师把教材中蕴含的丰富情感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获得情感的升华,完成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达到一种理想中的完美境界。
  段治怀,教师,现居云南腾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