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语文教学与中考命题研究

作者:范明中




  语文教学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用语言输出思想和汲取思想的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因材用法”,针对不同内容,不同体裁的文章,灵活的选用教学方法,尤为重要。
  文质兼美的文章可采用反复诵读的方法,无须多讲;文言文教学可结合整体语境以释字,句读,训诂为主;说明文不妨展示实物或投放影像;记叙文教学可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用合作研讨的方法;议论文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辨和严谨的语言表达能力。史实性、山水类内容的作品可播放音像资料,以获得对文章内容直观性的理解。想象类作品教学,课堂上可以海阔天空的驰骋想象,构建出学生心目中的理想世界;适合于展开对话的作品可进行真诚的对话,开展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和文本对话,可以谈古论今、纵横千里;可以畅所欲言,酣畅淋漓;可以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可以师生互换角色。有探究空间的文章不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意境隽永,需要玩味思考的作品,不妨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强调一个悟字,在带点禅意的理性思考中,体会“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物外之趣。行文严谨的作品,可字斟句酌,体会其严密性;风格浪漫的作品,不妨神游其中,意驰其外。而对于教学的有效性的检验和评价,目前最为权威的仍然是每年的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的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的成长。不应过分的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为了全面地实施《课程标准》,贯彻新的《教学大纲》做到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应侧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积累和语感,考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查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文所学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水平。同时,注意考查学生的品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提高程度。
  作为课改实验区毕业学业考试命题,要有大胆的创新精神。试题设计,要勇于推陈出新,自我超越。要体现大语文思想,注重课内与课外渗透,语文与其他学科渗透,课本与社会渗透,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试题材料的选取,要突出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的积累是语文素养的基础。考查学生的语文积累水平,可以试从“得法于课内,发展于课外”的思路命题。题型设计要引导学生在扎实掌握“新课标”要求记诵的名篇佳作外,适当延伸到教材之外,来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检验学生初中阶段名篇佳作背诵80篇,课外阅读260万字的新课标规定标准的实现状况。填空型题目,可以不限制答案的唯一,鼓励学生围绕命题要求广泛选取答案。字、词、句、修辞的考查,可放在优美的文段之中。这样,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基础,又给学生以美的熏陶,体现语文的人文精神。
  文言文考查可以课内课外相链接。命题材料可以选取一些难易度与学生学过的文言文相当的,知识点与学生学过的文言文相关的课外文言文。使学生必须记住课内文言文,更要“增益于课外”。考查的内容要兼顾“文与道”。
  现代文阅读。命题材料应选取文质兼美的,具有时代气息的名篇佳作。选取那些能反映时代主流精神,思想成果和科学成果,能充分体现人文内涵和科学精神的文章。命题内容要考查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综合考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理解、感悟和价值取向。同时,在命题材料选取和试题内容上更要注意引导学生增进道德修养,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这一部分题目在用语上要准确、易懂。
  语文综合。命题要贴近生活。侧重考查学生语文能力在生活实践中的运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写作部分,在要求上应尽量宽松。近几年中考作文不限制文体,看来是很好的要求。能让学生最大限度的调动自己的语文能力,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思想和情感。命题时可以将几种常见的命题形式轮换进行。
  “考试只是评价的方式之一”,它要充分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在新课改的精神指导下的考试,要引导教师从“教教材”转变到“用教材教”,达到“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范明中,教师,现居安徽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