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课前演讲与应考能力

作者:张 梅




  口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学生口语表达常出现:提起笔能“写尽心中的无限事”,而面对他人,面对陌生场合则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现象,为此,我联系近几年的高考,作了课前三分钟演讲的教学尝试,并收到良好效果。
  具体操作分三大块内容进行,学生自由选择,按座次顺序上台演讲。
  
  一、操作熟语内容的演讲。
  
  从2004年起,《考试大纲》由原来的“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改为“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表明对词语考查的范围扩大了。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俗语、格言、歇后语等。这就要求我们除了要在平时的学习实践中多接触语文材料,多积累熟语,还要培养语感,掌握辨识熟语的基本方法。
  比如歇后语“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得一家人。”熟语演讲可以从以下三个步骤入手:1、演讲者先讲前一部分,让同学猜下一部分,若猜不出,就公布答案。2、解释其含义。3、举一个例句,加深对这个歇后语的理解。
  根据近两年各地考题情况来看,对熟语的考查,除了那些实用性强、流传性广的惯用语、歇后语、俗语外,重点还是常见成语的使用,难点在容易误解词义的成语。据此,成语演讲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读准字音,写准字形。2、解释该成语中的重要字、词。3、有出处、有典故的解释出处、典故。4、说明原意(本义)。5、说明今意(引申义、比喻义)。6、联系现实谈谈对成语的理解。例如:“游刃有余”,游刃:运转刀刃。余:余地。原意是对于运转刀刃宽宽绰绰,大有余地。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出自于《庄子·养生主》庖丁语:“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也。”这个成语显然是褒义词,近义为:应付自如。
  俗话说得好,学语文,贵在积累。虽然每节课前三分钟演讲一到两个熟语,但通过演讲者的讲,学生听与笔记,效果还真的不错。
  
  二、古典诗词鉴赏演讲。
  
  近几年的高考中,古典诗词鉴赏占了6分,在各句填空题中又占了3-4分,共计6-1O分。从2002年开始,高考考查由客观选择题改为简答题,考生的鉴赏空间得以扩大,自主性得以加强。近两年有不少的省市单独命题,题型更是呈现出多元的趋势。尽管如此,古代诗歌鉴赏试题,无论从哪个角度命题,无论考查哪一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都与理解把握全诗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有关。因此,从整体上理解一首诗的内容和形式,是解答古代诗歌鉴赏题的基础和前提。那么在平时复习更应在理解全诗方面多下功夫。因此我作了对古典诗词鉴赏演讲的引导。
  1、演讲者提前把鉴赏的诗词写于黑板上。
  2、分析诗词的内容,具体指描写的对象、创设的意境、表达的思想感情等。
  3、进一步深入从考查角度找到鉴赏的切入点。(因为高考一般不会全面笼统地考查对诗歌的赏析或评价,例如2004年高考全国卷对晏几道词《鹧鸪天》的鉴赏,就是从“杜鹃的啼叫声”切入的)。
  
  三、美文共欣赏的演讲。
  
  高考作文对语言基础等级的要求是“流畅”,发展等级要求是“有文采”。“有文采”是在语言准确、规范、连贯、得体、通顺的一般要求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语言标准。“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翻阅高分作文,无不在语言表达上呈现出各自的个性和魅力。诸如:语言质朴自然、生动传神、典雅蕴藉、铺排工整、幽默机智。我们都非常羡慕文采华丽、灵气飞扬的文章。其实,语言的修养是一个长期的锤炼过程。那么,品味一些文采闪光的文章,我们可以从中体悟如何让文采闪光。因此,美文共欣赏的演讲正适应了高考的需要。
  1、找出一篇600字左右的美文,如抒情散文,议论性散文等。
  2、用富于情感的表达让同学一起聆听。
  3、让同学参与点评文美之处。
  4、谈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除了以上的三大内容以外,还可以即兴演讲,要求主题突出。不管学生选择哪类内容,必须有充分准备,并掌握好时间。
  实践表明,课前三分钟演讲,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复习了高考考点知识,促进学生的写作水平,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张梅,教师,现居广西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