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少数民族个性化文学教育初探

作者:唐 冲 佟 艺




  “接受反应始终是个人的心理因子和社会的、文化的因子的扭结点,因而它一方面包含了趋向无穷甚至难以预料的变化的潜力,另一方面则总是一种心理到文化的意义的独特注脚”[8],从这种意义上说,让受教育者接受的民族文学和其他文学就不应是纯粹的传统观念中所认定的欣赏模式,接受者多姿多彩的个性化接受反应就应得到保护和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将文学教育根植于现实,面向历史和未来,放眼世界;拓宽文学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使我们的少数民族青少年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广纳博收的视野,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少数民族教育是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必须重视少数民族的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个性化文学教育就能更深入理解民族文学和其他文学中的个性内涵,对受教育者的精神领域产生深广的影响,在符合受教育者个性的多元文学理解中,使少数民族受教育者受到熏陶感染,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同时个性化文学的教育模式关注了文学本身的差异和接受者个体差异及不同的学习需求,进而充分激发受教育者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更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培养。
  
  四、少数民族个性化文学教育实施策略
  
  文学阅读是人类带有普遍意义的特有行为,是人类社会中不可少的思想交流活动,这是一种复杂的智能过程,但“由于时代的不同,读者的不同,每个人的阅读在动机和兴趣、需求和方法上都有明显的差异”[9],所以,文学教育的出发点应有助于受教育者能力培养、丰富其知识、陶冶其情操。少数民族个性化文学教育的策略应是:
  
  (一)转变文学教育观念,重视本民族优秀文学。要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现状,就要把教育的内容和精神内化为学生个人身心的发展,将可能转向现实的实质领域是我们教育的根本。现在的城市社会已经面临着多重的缺失,人们在角逐利益时不愿受理性、良心、正义和道德的制约,所以我们的文学教育就要对此进行校正。发展少数民族受教育者特有的独立好强的个性,在国家提出的共同教育要求中考虑我们民族受教育者的个别差异,尊重其兴趣爱好,重视本民族的优秀文学,让文学教育从表面教育的流弊中摆脱,向个性化的文学素质教育发展,实施可行的策略。为少数民族受教育者成长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在与文学的交流互动中逐步建立个人情感。
  有效地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全面而准确地认识、了解我们的文学实情,用辩证的思维方法看待民族文学所处环境。优秀的民族文学对于情绪、自我和社会理解、道德发展都有独到的见解,少数民族受教育者自信心的培养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紧迫问题。我们应该找到民族优秀文学中对于人生的支撑点,针对受教育者情感薄弱点展开个性化的文学引导教育。注重文学中经验与弘扬主体性个性的关系,减少民族文学与学生天性固有的矛盾。注重民族文学教育对受教育者身心、精神整体健康及其发展的影响,整体平衡;结合文学与受教育者独特个性和与生俱来的智慧本质实现自我,找到自我的定位和人生方向。现代生活越来越缺乏自然特性,而少数民族地区的青少年的成长有一个最良好的自然环境,让少数民族青少年成长为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极富个性的自己,引导他们走向成功。
  
  (二)采用“双文学”教育模式,整合优化多元文学。“双文学”教育模式是指在文学教学过程中,过程的实施要求真正面向本民族的文学和其他文学的个性特征,充分考虑本民族文学与其他民族文学的个别差异,针对实际进行对比,将单一的文学教育变为比较文学教育。模式的具体操作是:1、不同文学的比较指导,认识心理问题。在比较中找到本民族的优点看到其他民族的弱势,矫治对本地区贫穷的心理障碍;同时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抚平自卑心理皱褶。2、对不同个性的文学和民族受教育者提出不同的要求。注重民族文学和其他文学的情感变化过程,鼓励受教育者横向思维的发展变化状况,看到自己的潜质,感到人生的成功。3、增加民族文学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在文学教育实施过程中要实现教育重心的转移,比如针对孤独的个性心理问题,把着眼点转移到思考文学的思想性和人文性的问题上。4、探究的创作动机,发现的情感思路,研究方法与习惯的内涵。以“双文学”为纽带,围绕多元文学,以独立或合作的方式,引导受教育者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情感,多思路、多角度地进行探索、研究。“文学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个人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使其达到平衡与兼顾”[10],这样使文学教育真正意义上因材施教、分类教育,实现激发人性动机,直接进入少数民族受教育者的精神和感情世界,影响其态度和品格的形成。
  整合优化多元文学,吸收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着眼于受教育者的意识发展过程的特点,从各种文学背景中学习做一个完美的人;学会探索各民族生活的意义;明白人与自然的关系。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是社会生产、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日益加强和加深,教育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所以文学教育更应与自然科学和规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结合,迎合认识心理在急剧变化的少数民族受教育者的特点,让他们以一种“人性复兴”的角度来审视我们所处的少数民族世界。在发掘与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形成多元文学来关心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健全其人格;拓宽视野、发展思维;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生活、感受文化。根据实际特点和条件,把不同民族的文学元素糅合在一起,以人本化来追求真善美;艺术、科学和信仰等方面的教育与文学教育平衡地进行;引导用不同的视角去认识外面的世界,在发现一个真实的世界的同时也发现一个美的世界。
  
  (三)加强民族自豪感熏陶。少数民族受教育者由于生活的环境原因,自尊心较弱,然而自尊与人的心理健康有直接联系,较高水平的自尊往往被认为是心理健康的指标,“如果社会一开始就对少数民族歧视,他们的家庭教育及儿童的成长阶段注定会遇到更多的不利于自我发展的因素”[11],所以他们需要个性化的自尊心、自信心的培养。受教育者和施教者在文学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应不断地融合本民族文学和其他民族文学的自信心营养,迎合少数民族受教育者的叛逆心态,抓住其好胜的心理,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实现的中坚力量即是新时期的民族青少年,面对现代社会剧烈而迅速的变化,我们民族文学教育必须从新审视,塑造新型的文学学习观念,以个体性的健康来追求自身的发展,用个性的特色来追求多样的发展,通过个性化的文学教育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以自豪、自信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才能适应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引导少数民族受教育者逐步认识和协调与社会的关系;促进他们的自我意识觉醒与成熟;找到个性化的发展方向;拓展成才空间作为。同时,文学教育内涵的变化能引起受教育者行为的改变,促进受教育者个性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施教者个性的发展。
  
  五、结语
  
  少数民族个性化文学教育应以人为本,基于丰富的民族人文知识、深刻的人文思想和本民族高尚的人文精神之上;结合少数民族受教育者本身的个性特点和其他文学的有利因素,从而形成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文学教育思想和体系。从色彩斑斓的少数民族发展史中发掘宝贵的精神财富,解读其演绎的地区和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繁荣与衰败;看到不同地域的自然地理条件与社会历史情景造就形成的不同民族受教育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同时“文学具有超时空的稳定性和很强的凝聚力,一个民族的文学模式一经形成必然持久地支配每个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12] 因此只有实施少数民族个性化的文学教育,才能充分体现民族特性、塑造民族认同心理;培育中华民族的统一意识;凝聚民族独立精神;形成强大的民族合力,从而规范社会行为。并在国家之间、区域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中保持鲜明个性的前提下,给世界带来更多的信任和理解、繁荣与昌盛。
  
  参考文献:
  [1]《斯大林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294.
  [2]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1.
  [3]王宁.中国文化概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8.
  [4]荆其诚.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M].武汉: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385.
  [5][美]桑代克.教育心理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191.
  [6]刘魁立.民俗学论集:关于民族文化[C].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85.
  [7]Bandura,A.(1986)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EnglewoadCliffs,N.J.:Prentice-Hall,Inc.257
  [8]童庆炳,程正民.文艺心理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97.
  [9]鸿苓.语文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69.
  [10][美]斯金纳.超越自由与尊严[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167.
  [11]Erikson,E.(1968).Identity:Youth and Crisis.New York:Norton Co-Inc,285
  [12]徐则平.试论民族文化认同的特殊功效[J].广西民族研究,2006,(1):10
  唐冲,佟艺,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2006级硕士研究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