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少数民族个性化文学教育初探

作者:唐 冲 佟 艺




  前言
  
  地域文学和精神能区别地区与地区的个性特色,培育和发扬地域精神才能成为一个地区发展的不竭源泉;成为地方经济前进的持久动力,以及文学精神的深厚支撑。“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1],世居的少数民族构成了一个稳定的共同体,使地方的发展充满了活力与潜力。如果说迷人的自然景观是民族地区动人容颜的话,那么浑厚的民族文学就构成了她的风骨和脊梁,而经济的发展又为她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中国文化等外部环境将对民族地区产生日益强烈的影响。虽然在充满活力的新的文学系统中,区域观念、生活方式应是开放的系统,但是特色文学的特点和生命在于它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一个优秀的民族必须有自己丰富的、独特的、自傲的民族文学。文学作为支撑人文文化的基石,其作用是其他的成分不能替代的。个性化文学教育就是结合地域文学与其他文学的特色因素,联系受教育者的个性特点,以文学为契机使受教育者的个性更加完美的一种文学教育方式。因为“人们在接受文学教育时,必定加以估量并赋予它一定的价值,同时把外在的事物表象化为自己内部的价值观念”[2],所以个性化的文学教育模式,能吸收少数民族文学中谦和、勇敢、独立奋斗的不屈精神和其他文学中的先进成分,从而让少数民族受教育者形成独特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少数民族个性化文学教育的基础
  
  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少数民族绚丽多彩、独具特色的文学。少数民族及其创造的文学都极具地域的个性特点,再加上社会的发展要求文学及人的思想开放的同时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于是,少数民族文学的背景与少数民族受教育者的成长环境和现实状况对文学与人的要求就构成了少数民族个性化文学教育的基础。
  
  (一)少数民族个性化文学教育的背景。1、少数民族文学的独特背景。历史源远流长,在历史上留下了清晰而丰富的印迹,他们创造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在这样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之上,产生了具有浓郁地域风情,反映各族人民生产、生活情感的,以及渗透地方特有地貌的,弥漫着各族人民韵味风情的独特文学。以现代眼光探求浓郁地域文化内涵的本土作家用小说、诗歌、散文等艺术形式,根植于民族文化中而创造的优秀文学作品引起了全国文坛的关注,同时文艺理论与批评、民族文学史研究等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少数民族受教育者成长的背景。由于历史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比较贫穷落后,交通不便,经济、文化、教育滞后。在少数民族的个人生命过程的不同阶段,生育、家庭、宗族等社会制度对其地位规定和角色认可,同时文化也对他们的人格进行塑造和要求,所以少数民族的个性就加上了当地社会的规范和属性。再加上自然环境因素使少数民族地区的受教育者的成长环境有别于其他地区,从而影响着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造就了其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格;在特定的社会交往中逐渐形成和发展了自己独立、坚强;但固执、短浅的个性。
  
  (二)少数民族文学教育面临的现实。1、社会发展对文学的要求。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要更好地发掘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学资源。随着时代的进步,文学发展就会淡化某一个中心而多元化就成为现代社会文学的必然发展趋势,“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可以产生文化的典范人物、典范著述,从而推进正统文化,并作用于地域文化的发展”[3],因此只有不断自我超越,同时保持民族风俗情调,充分发扬个性化的民族文学意境和语言魅力,才能更具分量、更具价值地保持民族文学的独具个性的审美风格。2、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现代社会要求人具有独立的创造才能,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多重现代素质。少数民族勇敢、独立、坚强,但自身也存在着许多个性的弱点,所以要保持民族个性的冷静、自信和自尊。为此我们的文学教育就要从青少年抓起,以文学为契机,来实施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战略,让文学教育以个性化为主导,吸收多元文学元素,在民族的背景中成就少数民族人才的成长。
  
  二、少数民族个性化文学教育的理论依据
  
  文学教育要考虑到地方特色和人的接受心理。少数民族受教育者有其民族的个性心理结构,加上对本民族和外民族文学的文化认同心理结构就构成了我们的个性化文学教育的理论依据。
  
  (一)个性心理依据。个性指一个人的全部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其心理结构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活动对象的趋向和选择。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而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的心理特征,是个性心理结构中比较稳定的成分,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这两大部分有机地结合构成统一的个性心理结构整体。但是,“个性是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4],可见人的个性不仅受生物因素的制约,而且还受社会因素制约,社会的力量将个性的可能性特征转化为现实,本地独具特色的文化和地理环境对人的个性倾向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个性化教育就是利用社会教育的力量培养人的特质,对人的个性倾向性加以影响,培养极具个性人才的一个动态教育过程,也是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最有用的教育举措。“个性分别是由个人的本性(原本趋向)及其内在的发育成熟和他生活与受教育训练势力共同作用形成的”[5],可见从心理层面看,后天的教育训练对促进个性化人才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和作用,从民族地区的文学和其他文学中吸收人文精神,再结合本地的实际和本地的成长环境,让少数民族青少年的才能更具本地的文化和地域个性,成长为更具特色的建设人才。
  
  (二)文化心理依据。人类学和社会学强调:并不存在适合一切人的正常心理学,我们的情感和态度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生活的环境,取决于不可分割的交织在一起的文化环境和个体环境。每一种文化所提供的生活环境都会导致某种意向思维,没有人能逃避,由于个人生命环境的不同,这种意向思维还具有量上和质上与文化模式的偏离。同时,在一定文化中的个体会因为某些保护性的措施(种种禁忌、仪式、风俗习惯)而受到个性的制约。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一个民族都用他们独特的心灵和智慧创立和发展着自己的文学,少数民族的文学虽然同样具有多维性的特点,但也因此构成了地域的独立共同文化体。“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有昌盛、发达、普及程度的差异。但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因此而丧失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作为一种价值,无论对于其民族本身还是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6]。故而文学教育就应该吸收民族文学中的独特个性价值,从上层文化、中层文化(市民文化)、下层文化中看到独特个性,结合当代社会发展的实际,把握住文学中贯穿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核心精神,顺应社会和个人的发展,个性化文学教育就能很好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化的社会主义文化,也更能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民族地区地域的发展需要。
  
  三、少数民族个性化文学教育实施意义和作用
  
  对于传统文学中的科学性、民主性的精华必须继承和发扬,而对于其糟粕则应该坚决剔除。文学是人类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成果的总和,随着人类历史的进程与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只有将少数民族文学与现代化建设基本战略相结合,才能更具生命力。少数民族的本土文学让青少年看到本民族的光辉和灿烂,同时更加感到了自己担负的责任和重担,“强烈的自我效能感能培养个体对活动的兴趣和投入,并使个体在一次次克服困难中证实和强化自我的效能,从而使他在人生与事业方面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成就而走向人性的辉煌”[7],个性化文学教育的实施,弘扬和培育了青少年的民族精神,使受教育者受到优秀的本民族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发展事业的精神品格,从而形成少数民族青年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