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虚拟体验在课堂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

作者:何慧娟




  所谓虚拟体验,是指在一种虚拟的环境下的非真实的体验,其内容是经验的印象,是意识和情境的存留,更多的是经验基础上的一种想象和联想。虚拟体验总是局限在一个特定的空间中,而且在一定的时段内进行,如课堂教学就是最典型的虚拟体验。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体验”一词成了整个文本的一个关键词,总共出现了18次,贯穿《语文课程标准》三个部分的各主要方面。从课程的基本理念到课程的目标,从教学建议到评价建议都体现了“体验”取向。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在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中的陈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下面,笔者就虚拟体验在课堂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几种有效的方式。
  
  一、激活相关经验在联想中体验
  
  初中生虽然年龄小,但他们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脑中已存储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经验、知识。阅读时,我们可以激活贮存在学生脑中的相似的经验,引导联想,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获得情感体验。语文教师要积极促进学生从被动的体验学习转化为主动体验学习,并使体验教学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过程。
  课堂上的虚拟体验,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准生活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生活的激情和愉悦。即可巧用学生生活中体验感受较多较深的情感,使之与课文情景巧妙结合,让学生进入作者心灵,达到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统一,产生情感共鸣,达到主动体验课文的效果。例如学习《爸爸的花儿落了》时,学生先想想说说:自己也许有过赖床不想上学的经历,爸爸是怎样教育自己的?有什么体验?再带着自己的体验去朗读课文。又如学习《散步》一文,学生初读并不为文章质朴的真情打动,在安排了一段说话训练“谈谈父母之爱最令你感动的一句话,一个动作或一件事”后,学生很快陷入沉思,在发言时很多学生眼睛湿润了,个别甚至泪光点点。教师进一步点拨:“你能把感动的细节描写下来吗?”学生感到有点吃力了,于是很自然地引入到“劝母亲多走走”、“顺母亲走大路”、“背母亲仔细走”、“妻子背起儿子”等描写片段,再联系课后比较阅读材料《三代》中“为保护孩子与父亲,一位中年男子主动撞上自行车”这一细节,学生被深深感动了。朗读时,学生脸上都流露出感动的神情。母子情深父子情深这一深刻体验将学生和课文紧紧相连。联系生活展现情境,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积累,同时深刻挖掘课文内涵,创设情境使两者沟通起来。“格物之功只能在身心做”,让学生亲历感受,自感自悟,静思揣摩,学生才能用“身心”感受语文之美。
  
  二、走进情感空间在美读中体验
  
  英国作家王尔德曾说过:“作者完成了书的一半,读者完成了另一半。”这种完成就暗含作者与读者的双向交互作用。文学作品以文本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时,这种外在的形式所构建的虚拟空间本身就召唤着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心理体验去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再构建、再创造。而学生在阅读作品前本身已存在一种期待视野,即阅读习惯、趣味、心理、预期目的等等,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作品空间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丰富的心理体验,而当这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就会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心灵愉悦感。对于中学生来说,在这一阅读过程中,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形于言而情动于中”。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沈复笔下的那一片童稚之情;背影中的浓浓舐犊之情;曹孟德东临碣石的壮志豪情;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一腔报国之情;王湾“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一缕悠悠思乡之情;还有羚羊木雕上交织着的浓浓亲情和真挚友情,再加一股难言的委曲之情……
  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表达出来。没有读书声,几乎就不是语文课堂。没有与作者的情感接轨,学生就缺乏真正的感悟。这里“读”有二层含义,一方面指教师的范读要能读出文章的情感,教师本身要具备较高的朗读能力,经常范读,读出课文的原汁原味,学生在听读中神游其中,就能感悟到文章的精美。如学习《天上的街市》一文,一开始在舒缓、浪漫的《星空》音乐中,教师以一种柔和、舒缓的语气,带着一种对幸福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背诵诗歌,学生在听读中神游了“天上的街市”,再结合各自轻声朗读、指名朗读、齐声朗读,比较顺利地体会了诗歌的感情,品味了诗歌的语言。另一方面指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在读的过程中披情入文,追求和作者情感共鸣。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应当是进入角色的有感情的朗读,要求即使语气、语调、语速、节奏等细节,也要逼真传神。并且尽可能的用个人分散朗读,使之读出个人情感体验。如学习《金色花》一文,朗读贯串始终,学生朗读时,不仅要求读出感情,还要注意细节。如在学生朗读第一段时,起先读得比较平淡,经过学生反复朗读、揣摩,教师的点拨,学生终于明白要加重读出“金色花”、“笑嘻嘻”等重点词,脸上带着俏皮、神秘、善意的微笑,用一种活泼俏皮的语气读出来,因为孩子想给妈妈一个惊喜,孩子在以一种孩子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爱,充满童趣。就这样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反复揣摩,调动了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读出了诗中的韵味,怎么会理解不了诗中感人的形象?怎么会体会不了诗人温柔的感情?怎么会领会不了诗歌美好的意境?一些诗文,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李煜的《虞美人》等甚至可以一起轻声吟唱。滨田正秀说过:“语言半是事物的代名词,半是精神和情感的代名词。”只有注重情感的真切投入,真正做到“主体与主体对谈”,才能激活语言,才能使语言在心中彻底内化。语文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感知语言材料,通过朗读、默读、分角色读、分组读等形式,促进知识的内化,陶冶情感,开启智慧。
  
  三、创设问题情境在思考中体验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教师既是组织者、引导者,又是学习者、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指挥者,教师要努力提供一切有利于学习活动的教学资源,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课堂上如果能强化学生的好奇心,促进他们学习倾向的延伸和学习潜能的发挥,他们就能和谐、快乐地学习。教师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能激活学生思维的问题,精心设计提问,通过创设良好的思考氛围,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调动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在他们一次次豁然开朗后,他们的思维品质将获得极大提高。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钻研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无疑处生疑,有疑处解疑,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学习,才能深入情境领悟文本的内涵。
  如学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文时,学生在自由质疑解疑中,一位学生认为:“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中“镇静”一词用得不够好。通过讨论,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与感受,认为在“生活欺骗了你”时,在“忧郁的日子里”,还需要“勇气”、“信心”、“毅力”等。这样在质疑解疑中体验,结合反复背诵,将诗中的人生哲理内化为精神力量,在学生未来的某一个转折时刻某一个痛苦时刻会发挥作用。学生学完《皇帝的新装》,质疑“在童话的结尾,皇帝既然觉得百姓的话似乎是真的,为什么不赶快结束游行,免得继续出丑?”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思考:如果不这样结尾,还可以设想哪些结局?通过比较,结合时代背景与作者写作的意图,疑惑就迎刃而解。在这质疑解惑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考层层深入,与其说在读课文,不如说在读自己的人生感受。他们的知识、人生感受在类似相关的情境中触发,悟性将大大提高。心理学研究表明:由切身体验而获得的知识或明白的道理,更容易对人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因为它体现了对生命个体的一种尊重。如果我们能够把体验教学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化枯燥乏味的知识传授为自然活泼的生活体验,课堂教学必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