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论语文教学价值观的解构与重建

作者:曹红玉




  一、旧教学价值观的核心理念
  
  教育有两种基本价值:一是促进人的发展,这是教育的内在价值,根本价值;二是承担社会所赋予的人才选拔功能,这是教育的外在价值、工具价值。现行课程体系的根本问题是把教育的两种价值割裂开来,对立起来。选拔功能被强化为教育的根本价值:为选拔而教,为选拔而学,人的发展沦为选拔的副产品。教育由此走上“应试”的轨道。“应试教育”不只是教授一套应对考试的做法,它在本质上是一种扭曲了的教育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我国现行课程体系中占有主导地位。这种背景下,在人们的心目中,课程等于教材(教学内容),即知识。把教材作为静态的知识来传授,不是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生成知识。在被动地接受知识地过程中,学生大多缺乏学习兴趣,没有了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变成为考而教,为考而学地机械练习过程。或者说课程在“应试教育”的视野中变成了学生获得考试成功的手段。至于课程本身尤其是语文课程中的引人入胜的东西、促进人的发展的作用,均未得到应有的体现。这是诸多教育悲剧产生的根源。
  
  二、新教学价值观的核心理念
  
  新的课改指出:“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课程价值观的转变必然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价值观。”新教学价值观的重建,在认识上还必须从一般整体共通的层次上开始,即重新认识教学在育人中的价值,以及为培养怎样的人服务的问题。“新基础教育”形成的教学共通价值观的核心理念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中课堂教学的价值观需要从单一的传递教科书上呈现的现成知识,转为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实现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我们认为,学科、书本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是“育人”的资源和手段,服务于“育人”这一根本目的。“教书”与“育人”不是两件事,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实际上通过教书实现育人,为教好书需要先明白育什么样的人。只关注现成知识传递价值的教师,实际上是以被动接受、适应、服从、执行他人思想与意志为基本生存方式的人。青少年学生内存于生命中的主动精神和探索欲望,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常常受压抑,甚至被磨灭。这种情况不改变,教育将成为阻碍社会和个人发展的消极力量。“新基础教育”主张今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应把形成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作为核心价值,在教育的一切活动中都要体现这一价值。其中,“主动”是对现在已十分流行的“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提法做进一步聚焦。
  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与新课程价值观相悖的诸多问题,如教学目的过于强调对知识的认知,忽视了认知以外的目的,忽视了人的多种需要与整体人格的成长;教学过程忽略了人的丰富多样的生命内涵,以致原本应该充满生机活力的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情感与灵性的自然流露;教学内容太忠于教材,而缺少生成性、情境性、灵活性;教学形式因为太讲究规范与模式而约束了个体生命表达的多样性;教学方法上有太多居高临下的灌输与说教,而缺少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达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目的。教学中的这些问题无疑会阻碍新课程的实施,而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做的是转变教学只注重知识传递的价值取向,建立新的教学价值观。
  根据新课程价值观的理念和对教学的要求,笔者认为,教学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应建立注重人的生命发展的价值观,即教学应是一种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的教学,它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蕴含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它所关心的不仅是人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知识、认识多少事物,而且在于人的生命意义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彰显和扩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观。
  
  三、语文课堂教学价值观的重建
  
  1.拓展语文学科丰富的育人价值
  长期以来,学科的育人价值被局限在掌握知识上。在实践中,因“应试教育”强大的压力,语文教学更趋于死记硬背或强化练习以达到牢固记忆、熟练应答、考试成功的直接目标。就传统的语文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呈现方式来看,主要突出的是学科领域内已经形成了的基础性知识,它以客观真理的面目出现在学生的面前,要求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学科的这一呈现方式造成了学科育人价值的贫乏化。首先,它割断了两个联系:一是抽象的书本知识与人的生活世界的丰富、复杂联系;二是抽象的书本知识与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知识过程的丰富、复杂联系。学生和教师在教学中遭遇的知识是固化的真理,缺乏“人气”的知识,一堆“死”的符号型的结论。它们作为组成学科教学基本内容的“原始资料”,带来了育人资源的原始贫乏。而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更应注重学生的生命发展。在学习过程中给学习者一个广阔的、自由的空间,呼唤着学习者独辟蹊径、富于个性的创造性理解和解释,面对一个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寻找固定答案的过程,而是一个开放、创造性过程,学生在不断理解课程的过程中理解自己、理解人生、理解社会,不断投入自己的人生体验,去发现和感受语言文字背后的丰富意义,创造出前人未能创造出的新意,在创造的过程中全面展现生命的活力。
  为拓展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新基础教育要求教师在作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认真地分析本学科对于学生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而不是首先要把握这节课教学的知识重点与难点。我们并不认为学科知识对学生的发展没有价值,可以忽视,相反,它是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最终掌握的基础性内容。但教学对学生的价值不应停留在此,更不能把学生当作是为学习这些知识而存在的,教师是为教这些知识而存在的。教学为学生的多方面主动发展服务是最基本的立足点。
  2.综合设计弹性化的教学方案
  以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发展价值观指导下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要完成的一个综合,就是将每节课具体要教学的内容与教学过程的事先策划结合起来,构成“弹性化的教学方案”。新基础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地展开教学,而是要求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学方案设计中就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在教学方案中,要设定教学目标,但目标不局限于认知,它还涉及到学生在这节课中可能达到的其他目标。目标的设定要建立在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状态分析,对可能的期望发展分析的基础上。目标有“弹性空间”,这既是为了顾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也考虑到期望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可能出现的差异。教学过程的设计重在由何开始、如何推进、如何转折等的全程关联式策划。至于终点,何时戛然而止,并不是绝对的,重要的是水到渠成,不是硬性规定步子的大小。过程的设计也要有“弹性空间”,可以通过不同的作业、练习、活动来体现。过程设计还要策划教学中的教师活动,相应的学生活动,组织活动的形式和方法,活动效果的预测和期望效果的假设,师生间的互动方式等一系列方面,最后形成综合的、富有弹性的教学方案。
  这一新的设计要求,较之设计出精细的提问,预定标准答案,写下教师上课要讲的每一句话,准确计算好一节课不同环节的时间分配等典型传统教学方案的风格来说,似乎线条要粗得多,留下了太多的不确定性、可变换的弹性目标、空间和时间。然而正是这些不确定性和可变因素的引入,使课堂教学有可能更贴近每个学生的实际状态,有可能让学生思绪飞扬、兴趣盎然,有可能使师生积极互动,摩擦出创造的火花,涌现出新的问题和答案。
  3.新教学价值观倡导新型的师生关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