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思想杂碎
作者:朱铁志
社会生活的泛政治化倾向是计划经济的同胞兄弟,不是民主政治的必然结果。中国当代政治思想发展的历史,使我们不难回忆整个社会“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那会儿的总体格局。甚至可以说,当中国社会全民皆为政治家的时候,正是我们国家遭受十年动乱、国民经济到了崩溃边缘的时候。殷鉴不远,在三十年前而已。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社会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桎梏,走上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从此,中国人民摆脱了庸俗政治的束缚,把全部热血和生命投身到国家建设和追求人民的幸福生活上来。短短三十年,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到了这个时候,我们才第一次真正懂得“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才明白真正的政治不在政治家的口头上,而在人民群众的劳动和奋斗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离开了雄厚的经济基础,离开了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说什么“政治高度”!
有趣的是,就总体而言,过去这三十年,恰恰是普通中国人最少关心政治的三十年,也恰恰是国民经济发展最快、人民生活改善最大的三十年。“最少关心”不等于不关心,而是以更加民主、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方式关心。是把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力委托给社会公职人员,交付给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以及它的优秀代表来行使。而普通人民腾出手来,各尽所能,各司其职,各尽本份,其乐无穷。从这个意义上讲,老百姓都不过问政治,很可能是政治清明的最好表征,是讲政治的最高境界。
有时我想,把什么问题都上升到政治高度来看,表面上是一种升华和提高,实际上很可能是一种逃避和偷懒。如果在某个问题本来的层面上认识它,就需要特定的专业知识,没有相关的知识,就难免说话不得要领,工作不着边际,结果贻笑大方。而“政治高度”相对来说更原则、更笼统、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什么事情一上升到“政治高度”,听起来又冠冕堂皇,又显得有境界,谁能说不对呢。
其实很多事情也许根本用不着那么高的高度,只在它应有的位置把它做好就很好。扫地的一丝不苟地把地扫干净,卖货的实实在在卖货真价实的好东西,当记者的老老实实采写真实新闻,看病的规规矩矩救死扶伤,那是一种多么温馨和谐的景象。而把什么事情都不在它应有的高度来看待、来讨论,而是“上升”到本不属于它的高度来审视、来研究,究竟是一种重视,还是一种推诿、一种搪塞、一种扯淡,恐怕大家心里都有自己的评价。
(选自《美文》2007年第6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