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望海潮》与《西湖七月半》的异同比较

作者:莫志华




  2.和谐构想。从旅游感悟出发,我们从《望海潮》与《西湖七月半》这两篇文章中,同样能感受到古人的生存状态和思维方式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阐释。几千年以来,中华民族在黄土地上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其生存状态无非两种:“一种是政治比较清明、人民比较富裕、社会比较安定的状态,可以算是比较接近和谐的状态;一种是政治陷于黑暗、人民苦难相寻、社会日趋混乱甚至战乱频仍的状态”[6]。毫无疑问,人们享受幸福美满的生活,主要是以和谐或接近和谐为主旋律的社会才能创造的。和谐是我们古人主要的思维方式之一,老子憧憬的“小国寡民”,孔子向往的“大同”,陶渊明所描写的“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劳动、平等自由的社会生活图景,无一不是和谐思维的折射。可见,和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普遍需要和愿望。和谐就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状态。《望海潮》全词展现的无非就是一种和谐的状态。
  第一,自然景色优美。“烟柳画桥”——街巷河桥之美。“怒涛卷霜雪”——江涛之壮阔。“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自然界中的佳景湖、山、秋月、桂花、荷花奔赴而来,令人心旷神怡,遐想万千。
  第二,人与人和谐相处。“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笛声悠扬,随着湖水荡漾,湖边钓鱼的老人怡然自得,湖中采莲的孩童喧闹嬉戏。仅一句话就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太平盛世下的百姓安乐图。
  第三,社会繁荣富庶。“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珠玉宝石遍陈于市,家家户户绫罗盈柜,人们的衣饰鲜丽豪华,竞相斗妍。把经济繁荣、生活富庶奢华的社会刻画得惟妙惟肖。
  从《望海潮》不难看出,和、和谐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天地万物处于美好的状态。可以说,和谐是中华民族贡献给21世纪人类的历久弥新的理念,在今天,和谐已成为中国共产党内政外交的崭新战略思维。
  综上所述,文学作品无论其是实写或虚指,都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作者别具只眼,细致入微地刻画和描摹风土人情,解剖社会,其真情实意可窥见一斑。通过解读,从而获得提升性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徐中玉.齐森华主编.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95-399.
  [2][3]徐中玉.齐森华主编.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96.
  [4]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355.
  [5]赵晓岚.辛弃疾与道家[J].中国文学研究,2007,(2):52.
  [6]庄锡福.缔造和谐[J].教学与研究,2007,(2):34.
  莫志华,女,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教师,主要从事高校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发表论文多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