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古代文人的秋愁情结

作者:沈 鸿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其本身并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然而,到了文人笔下,它们却各具特色。“秋”成了悲凉、伤感、忧愁的替代品。“自古逢秋悲寂寥”、“秋风秋雨愁煞人”。在《诗经》中秋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般的苍凉,在《离骚》中它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一幅衰败的景象。宋玉被文学界尊为“悲秋之祖”,他在《九辩》中慨叹:“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从而开启了中国文人的秋愁情结和文学中的秋愁母题。汉武帝《秋风辞》、曹丕《燕歌行》、曹植《秋思》、何瑾《悲秋夜》、郁达夫《故都的秋》等都与《九辩》一脉相承。
  “愁,忧也,从心秋声。”(《说文解字》)从结构看,“愁”为上下结构,上“秋”下“心”,真是“心”上有“秋”或“秋”上“心”头即为“愁”。我们不禁要问:古人造“愁”字时,其声旁为何不用“丘”“求”“囚”或其他?唯独钟情于“秋”?可见,古人已是见秋而愁。这是一种古老的文化积淀,一种情感烙印。“秋”在古代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为何“心”上有“秋”就发愁?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与温饱有关
  
  “秋”,左右结构,左“禾”右“火”。“禾”代表庄稼,秋天是成熟、丰收的季节,人们随处可以找到充饥的食物,“火”代表温暖,说明秋天气候怡人,人们不会因衣服单薄而受冻。然而,秋天之后的冬天,食物减少,天气寒冷,人们只能过着挨饿受冻的日子,这不能不使人对秋天的逝去而忧愁。从心理学角度讲,温饱是人生存的最低需求。故见秋而愁,反映了我国古代人们朴素的唯物主义观。
  
  二、与古代制度有关
  
  我们常见这样一些与秋有关的词语:秋后算帐、沙场秋点兵、老气横秋、多事之秋等等,“秋”在古代究竟背负多少沉重的不幸呢?
  首先是战争。自古以来,战争就是统治者用来满足自己贪欲的主要手段之一。秋天正值收获季节,便于掠夺食物,因此,古代的出师征战多在秋天进行,所谓“沙场秋点兵”。《礼记.月令》上记载:“孟秋之月,用始行戮”,在“立秋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臣以迎秋于西郊……乃将帅选士厉兵,简炼桀俊,专任有功以征不义……”残酷的战争,把人们置于水深火热之中,怎不使人见秋而大悲大愁。曹操曾在《蒿里行》中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惨绝人寰的图景:“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秋天,一个让人心灵悲哀的季节。
  其次是徭役。《礼记·月令》记载:“仲秋之月,是月也,可以筑城郭,建都邑,穿窦窖,修仓。”到了秋天,统治者便征发老百姓去服各种劳役,而服劳役的人往往是有去无回。《史记.陈涉世家》记载:“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只因没按期到达,九百人都要被斩首!秦始皇修长城,统治者们开挖河道、大造宫殿,多少人死于不分昼夜地劳作!更酿成了无数个“孟姜女”式的悲剧。秋天,一个思念和生离死别的季节。
  第三是行刑时间。古人以农业生产为主,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少数奴隶主却极为贪婪,在残酷的剥削制度下,人们纷纷铤而走险,因而很多人被抓问罪,残遭杀戮。而处死犯人的时间就是秋天,《周礼.秋官》把掌管刑法的司寇称为“秋官”,就是佐证。
  
  三、与文人的地位和遭遇有关
  
  从屈原、宋玉到司马迁,从陶渊明到李白、杜甫,从苏轼、柳永到关汉卿、曹雪芹……我们从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中一路走来,所见到的文人多是地位低下,命运多舛。他们年青时都曾有过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追求和壮志,希望建功立业,大展宏图。然而,其结局大多是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老大无成。屈原被逐自沉汨罗江,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至乞食,杜甫穷困潦倒作《登高》,柳永“奉旨”去“填词”……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寻寻觅觅,清点收获,却是冷冷清清,寥寥无几,那份失意、落魄、悲伤,怎不使人感到凄凄惨惨戚戚!心高气傲、白眼王侯的浪漫诗人李白,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后也禁不住对秋生悲:“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柳永把宋玉当知己,悲情直追宋玉:“动悲秋情绪,当是宋玉应同”(《雪梅香》);“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玉蝴蝶》)。
  沈鸿,江苏运河高等师范学校教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