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文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作者:许开松




  20世纪90年代初,张志公先生在谈到他“很重视文学教育”时曾指出:“文学教育,当然要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这是不在话下的。更重要的是文学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所谓现代化,首先要科学,要科学化,而科学研究、科学工作、科学发明,不仅要有逻辑头脑,更要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志公先生强调的是文学思维对培养现实社会所需的创造型人才何等重要。为此,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如何利用文学课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其创造能力,不能不引起深思。
  
  思考之一:文学课应教学生学会作者审美观察思维的经验
  
  大凡文学作品,皆是作者审美观察思维的结晶,是作者以审美的态度,以自己内在的情感生活模式去感知和欣赏客观事物,从中发现美、欣赏美、得到美的感受。因此,教读观察类的文章就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观察的一般方法,诸如如何选择观察点,如何确定观察顺序,如何进行角度的观察等等,而是把重点放在学习作者观察思维的经验上来。如教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般多从语言优美,结构精巧,情景交融,这些方面来总结它的特点,若能从它的美学价值角度引导学生去学习作者审美观察思维经验,岂不为上乘!这篇文章清幽幽的意境,是由作者的审美观察思维、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相结合而产生的。他从“曲曲折折”,布满“田田的叶子”的荷塘全景写起,写得富有曲线美和丰满感,进而是逗人遐想的特写:“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接着写了感觉上的综合体验,传达出审美观察的特质,从视觉、嗅觉、听觉等许多方面揭开了审美的层次,并且用了奇妙和谐的通感展开联想,将荷叶的缕缕清香,说成是“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种美感也许只有此时此地此景此情的天然神会,才会产生;也只有朱自清特有的细腻感受才能表达出来。在描写“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的荷塘风光时似乎是不动声色的,又将其置于明静的月光下,于是清幽幽的意境便产生了。比喻、联想和通感就是作者对事物审美观察思维的经验。丰富的联想使作者的思维领域,拓展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奇特的通感使作者思维广度在更广阔的领域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如果学生学会了作者审美观察思维经验,这对培植其审美情感和蕴蓄创造力不无裨益。
  
  思考之二:文学课应注重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对学生进行再造想象的培养
  
  再造想象是依靠作者语言文字的描述来展开的,它是对作者想象过程的一种再现。这种想象虽然是现实里已经存在或已经为别人设想出来的,但它有一定的创造性,严格地说,不带创造性的想象是没有的。试想,当学生读完一篇作品,虽然他们读到的词语描述相同,可每个学生都会根据他们自己的表象储备、生活经历、情感体验等,创造出与原作大体相似而又不完全相同的情景。如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要学生讨论“风雪”描写的作者,一生在谈到它可为人物的活动渲染气氛时,用他自己的语言表述为:北风呼啸,大雪纷飞。草料场烈焰腾空,山神庙前,雪地上溅满鲜血,这时林冲毅然决然地顺大道投东而去,奔上梁山,走向反抗的道路,这是多么悲壮的气氛!借助再造想象,他把林冲风雪中血溅山神庙,投东图反的情景再现了出来,创造出与原作大体相似的情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另一种情况是借助再造想象,可创造出与原作不尽相同的情景。学生从文学作品中获得具体的感受,以及由此及彼产生想象和联想等形象思维活动,是文学作品所塑造的形象能以小见大、寓虚于实、借形传神的重要原因之一。指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不能仅仅停留在作品所描绘的形象上,而是要引导他们根据其生活经验,进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想象、联想和补充,使文学作品的形象更加丰富、充实。学习《卖炭翁》一课,可让学生插上再造想象的翅膀。“……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问学生:此时卖炭翁的心情如何?他的面部表情神态如何?有的说“卖炭翁先前充满希望之心,此时变成了失望之心。他心里既恨又怕。他想起家中的妻儿,心中痛苦异常”;有的说“此时的卖炭翁,眼巴巴地看着一车炭被抢走,他无可奈何,只有两眼老泪纵横。他蹲下去,双手抱头大哭”。于是,一个命运悲惨的卖炭翁的形象就立体地展现在课堂上。不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想象与联想,文学形象中的深层意义就很难正确地理解。
  这种再造想象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有所规范的。一般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紧紧围绕教材内容展开想象,既要异想天开,又要合乎情理,否则,学生对作品语言文字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旨等信息就不能主动快速地去领悟。
  
  思考之三:文学课要让学生通过说写实践学会创造想象
  
  课本中一篇篇的文学作品都是作者运用创造性形象思维写出来的,但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则是一种以再造想象为主体的形象思维,而不是以创造想象为主体的形象思维,再造想象代替不了学生的独立想象和创造。这就要靠教师运用创造式的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通过亲自的文学说写实践去发展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
  1.创造式“导问”。为开拓学生思路,在现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创造式的“导问”,让学生深入开掘,进行再创造。它根据课文潜在的因素设计,在学好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合情合理的艺术构思,或编插叙或补情节,或假设一种情况会产生什么结果。但切忌喧宾夺主,本末倒置,把教材丢在一边。如教读《鸿门宴》,可引导学生讨论鸿门宴上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学生认为作为讨秦义军的刘邦并无明显的反项表现,杀刘邦缺乏充足的理由,杀了刘邦,讨秦义军确有可能分崩离析。之后,教师抓住时机,导问:“那么,从项羽方面想,怎样处置刘邦最合适?”一学生站起来侃侃作答:项羽若有政治头脑的话,既不必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也不应该让刘邦拥有那样大的兵力,最好是整编他的军队,把他的军队消化掉。如果那样的话,刘项争斗的结果将会是项胜刘败,秦以后的中国历史可能要重写了。这一创造式的“导问”,激发了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加深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讨论细节描写作用时,有人曾这样导问:如果没有这块大石头,情节会怎样发展?或者没有风雪,林教头会不会逼上梁山?教《孔乙己》可问:孔乙己在断腿之后是怎样死去的?教《卖油翁》可问:卖油翁走后,陈尧咨想些什么?创造性的设计问题,或让学生说说或让其讨论讨论,它有利于展开联想,发挥想象,发展创造思维,提高读写能力。
  2.创造式“导写”。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根据作品中作者的创造思维布置学生进行文学写作,在中学阶段,语言学科经常培养学生进行一些文学写作,这对发展其创造形象思维,使之适应将来的生活需要十分必要。如学完《荷塘月色》可布置学生发挥想象,以《秋天的色彩》为题,运用通感手法向一位先天性的成年盲人介绍秋天大自然丰富的色彩(用其字面义)。要求学生写色彩要结合具体的自然景物,不可抽象地介绍颜色,不得少于三种色彩。如果学生对朱自清运用“通感”这一创造形象思维经验没有理解,是写不出想象丰富、合情合理的文章的,先天性的成年盲人也更无从了解那秋天的各种色彩!让学生把课本中学到的作者创造思维经验运用到写作实践中,通过写作去提高创造能力,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素质的重要一环。
  3.创造式的开展实践活动。不断扩大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知识领域,为他们展示一片课外想象天地。如参观一处古迹、一座工厂,让学生想象它的过去或未来;给定一幅画,让学生构思人物的经历,画面的故事;观察动物模型,让学生想象它们的习惯、生活环境等等。这些创造性的形式可使学生思维活跃,浮想联翩,养成想象习惯,只有在上好文学课的同时,让学生尽量多接触社会,接触实际,积累生活和知识经验,才能使他们的想象既富创造性,又合乎现实性。想象的思维价值全在于它的创造性,而这种创造性又必须依赖于现实并接受现实的检验,所以想象力的培养还要注意将创造性和现实性有机结合起来。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其创造力是现代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个观念是现代教育思想更新的产物,也是二十一世纪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新颖而又艰难的课题。要探讨其规律,需要广大语文界同仁作长远而又系统的研究。
  许开松,教师,现居湖北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