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大学生的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

作者:刘维娅




  人文精神越来越成为一个谈论的热点,一个时尚的词汇。有关大学生道德表现中的不良现象屡屡见诸报端,如浪费、挥霍、虚荣、偷窃、不认父母、不知感恩、虐待动物等等。对此现象,人们一般认为是:人文精神的缺失。今年,襄樊市少数受资助的学生不知道感恩的事情见诸媒体后,更是引起了空前的议论。为什么受恩不感恩?什么是人文教育?大学的人文教育如何进行?确实是一个必须严肃面对的问题。
  
  一、人文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目的
  
  教育学本来是一门人文学科,当前不仅要改变重理轻文的倾向,还必须改变重科学主义轻人文精神的倾向。必须深切地关注人的现实,关注人的命运与未来,关注青少年的心灵世界,关注人的欢乐与痛苦,所以,不管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人文教育是亟待加强的重要内容。
  大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培养“四有”人才,“有理想”“有道德”都关乎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教育经典《大学》,开篇便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将品德的培养,最高道德境界的追求作为主要宗旨,是非常有道理的。如果没有人文精神的指引,哪怕专业知识学得再好,也不会有更高造诣,甚至走入歧途。
  对人生价值观即将形成的大学生而言,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培育他们的人文精神,是一件十分紧迫的工作。
  
  二、人文内容是课程体系的必要补充
  
  加强大学生的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还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再认识。
  一是学生的中文素养差、人文基础素质薄弱。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大学生中有相当部分语文基础极差,他们的作文,语句不通、逻辑混乱、表义不清等问题比比皆是。个别学生错别字也相当多,有的甚至还不能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华中科技大学当年在大学生中开语文课就是针对这种普遍现象的)。人文方面的素养也很缺乏。笔者曾对所教的两个班的学生进行过作业式问卷调查,了解学生读过哪些中外文学名著,受到哪本书的影响最大?读过哪些传统的启蒙读物(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并要求写出前面几句。意在了解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受到了多少文学熏陶和传统教育的影响。众所周知,在我国传统文化典籍中,具有丰富的人文主义精神。收回的问卷结果是令人遗憾的,却也在意料之中:读过几部中外文学名著的学生很少,更谈不上受到多大影响;绝大多数学生对调查的几篇传统启蒙读物从未读过,有的虽然写了几句,也是三句错两句,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写出《三字经》的前几句。虽然这次作业问卷不足以说明问题的全部,但能从一个角度证明人文教育的缺失,人文补课的必要。
  二是教育目的方面。现在很多高校尤其是高校理工科,学生的培养目标着重实用性、应用型,重点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衡量的标准主要不是“知不知道”,而是“会不会干”;不重在“懂不懂”,而重在“会不会”。在学制、课程设置上,不是按照学科的理论体系来设置,而是按照应用的需要和类别来设置课程。这样的要求固然不错,但是对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似乎不够,只是把人格培养、思想熏陶似乎全部寄托于“两课”。而“两课”也大多偏重于政治导向、时事宣传、纪律教育。有条件的学校开一点心理课,文艺鉴赏等课程尚未涉及。一句话,培养实用型人材。高职高专在人文培养方面的学生更主要是“专业成材”,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笔者疑虑的是:在“精神成人”还没有完成的时候,能够很好地实现“专业成材”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且不说马加爵这个极端的情况,现实生活中还有不少其他事例,某学生专业成绩优秀,但是到一个单位应聘不到3个月就呆不下去,只好跳槽,但换了单位还是不行,就这样接连换了几个单位,都不顺心,给本人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显然他缺乏的不是专业知识,而是能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健康的性格。当然,笔者不是说专业知识不重要,不是否定专业技能的训练,只是想强调,人格和性格形成期间的健全的精神成长,会影响一个人的一辈子,因此对青少年而言,精神成长更为关键。专科学校教育尤其需要补充人文教育的内容。
  哲学家、《什么是教育》的作者雅斯贝尔斯指出:“技能的训练,专业知识的提高还不能算是人的陶冶,连科学思维方式的训练也谈不上,更何况理性的培养。”“教育是极其伟大的事业,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的一代带入人类优秀精神文化之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在这位大哲学家眼里,“精神成人”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三、现代观念与传统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阐述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成为21世纪学习社会的主人。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如果说前两者更多地是指“知”与“行”,侧重科学精神的话,后两者则是着眼于21世纪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全新教育目标,侧重于人文精神。四种学习,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犹如车辆的四只轮子,我们用以乘坐驾驶它驶向未来。
  这是一种全新的学习观念,要深切理解和把握这四种学习的有机联系,把握好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对于当前紧缺的人文精神的培养,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中国有着悠久的人文教育传统,从孔子的“仁”、“礼”、“自知之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的“义”、“老吾老,幼吾幼”、“君子食肉而远庖厨”;老子的“道”;墨子的“兼爱”;《易》中“自强不息”的精神,《大学》中的“三纲八目”等等,数不胜数。传统文化的人文之光烛照中华数千年,今天依然是我们阔步前进的指路明灯和前进动力,是我们创造崭新生活的不竭源泉。如今,有些中小学开展阅读经典的活动,从传统中吸取营养。这就是有益的探索。
  专科学校要创建与人文融合的课程体系。专业基础理论教学要向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综合性方向发展。或问,以学习制造业为主的专科学校怎样去“人文”?笔者以为,这方面并不是无所作为。小而言之,有些大学校园以前有不少警告标识,如“严禁××”、“禁止××”,近年来大都改为“请勿××”。意思一样,但是说话的语气却大不相同,这些例子事情虽然小,却体现了一种人文的关怀,这就是以人为本。许多药品在说明书上注明禁忌事项,有的还说明负面影响,这也是人文精神的一种体现。即使是制造的机器,也可以在尺寸、颜色、安全操作,从提示注意事项等方面多做考虑。类似的教育多了,就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人良好的气质和行为。
  在课程建设中进行补充。一是在教材上,要加强人文与科学的融合,特别是承担一定载道功能的语文教材。现在大学的教材很多是自己编写的,即使不是自己编写的,也可以进行自我选择。专科学校的语文教材,除了适应学校特点的应用型的一面,还应该有较强的人文的一面。近年来,各种版本的《大学人文读本》问世,就是一件十分有益的建设性工作。
  二是在课堂中,要渗透人文教育。笔者在讲授语文课时,就比较注意这一点。如讲《论语》的《述而》,就涉及“文、行、忠、信”;还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等,具有丰富的人文内容,我多从人文精神、从尊重生命的角度进行发掘,阐述孔子的人文思想。学生印象很深,在后来的作业中,很多同学谈了学习课文的体会。
  三是引导学生的阅读与视听。学生的课外行为,一般不属于课程之列,但作为语文教师,又有责任引导他们。课外阅读,一般可拓宽学生的视野,但是在书刊、电视、网络等信息媒体空前发达、知识信息爆炸的今天,如何以有限的时间获取有益的知识?关键在于选择。笔者在课内课外就经常提醒学生“几多几少”:多看书,少看杂志;多看点文学名著,少看点电视连续剧;多听点大师的交响曲和古典名曲,少哼点流行歌;多去点博物馆、艺术展馆、科技展馆,少逛点网吧和商店。
  针对时下普遍存着重科技、轻人文的倾向,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迫在眉睫。“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健康人格的形成,与个体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人文教育环境就是一块良好的“麻地”,营造好这块人文沃土,让基本还是个孩子的大学生多受点人文的熏陶,不仅能克服目前由于教育的太专门化所造成的科学与人文的分裂,他的人文素质就会不断地提高,心智就会得到全面锻炼,终生受益。成为既有科学素养,又富人文精神,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健全人格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
  刘维娅,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