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古汉语教学中的认知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
作者:张桂梅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广泛涉猎课内外的知识。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这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先培养兴趣。要想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这需要教师的引导。如在古代汉语教学中讲程度副词“特”时,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古风》其十)这是李白的诗,这首诗是赞鲁仲连功成不居的,接着,我们就可以根据《战国策》给学生简单地介绍一下鲁仲连“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的事迹,那么学生听了老师的讲解,在对鲁仲连其人赞赏与羡慕的同时,当然也想知道这个故事的出处,这样老师就可以在讲完故事后顺带提出:这个故事出于《战国策》,《战国策》中记载了很多战国时期的奇人异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战国策》。又如,在讲“者”字短语时,可举“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一句为例,从而引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的故事,然后交待此故事可见于《史记》。这样,通过老师课堂上有意识的引导,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自觉地去读一些书,拓宽他们的视野,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从而能使他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个相对全面的了解,也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创造性人格,而这一效果也正是文科教育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所以,引导学生广泛涉猎课内外知识的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以及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都是很有裨益的。
二、注重课堂的提问环节,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育中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撞击的重要双边教学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问什么,如何提问都需要精心的设计,正如有人曾经说过的那样: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作答这是教育者所应掌握的一门艺术。古代汉语课的提问内容有课前的背诵,而我们要求背诵的篇目或者是包含较多的语言知识点,或者是注重阐明哲理,或者是富有文采,针对这一特点,我们认为在提问时应注重形式,所以我们在提问时要求学生要到讲台上来背诵。当被提问到的学生站在讲台上面对全班的同学大声背诵的时候,这既是对他掌握的知识(文章中字、词、句的知识和朗诵技能知识)的检验,也是对他心理素质的一次锻炼,这对于很多爱紧张的学生来说也是一次挑战自己、锻炼自己、战胜自己的机会,他们是非常高兴这样做的,所以很多同学都是非常主动地走到讲台上,而且当有的同学表现非常出色时,台下的同学就会自发地报以热烈的掌声,以示赞赏,这种热烈的掌声对全班的同学来说都是一种鼓励,而这种热烈和融洽的气氛也为班级接下来的授课创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另外,对学生进行提问时,要注意问题的难度,要难易适度,既要使学生要经过一翻思考,又要使学生通过努力能达到“最近发展区”,如在讲连词“而”的用法时,教师先逐项举例说明,然后马上让学生做练习,这样,绝大多数学生的正确率能达到80%,而通过教师最后的讲解,所差的20%也可以迎刃而解。通过这种练习和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适当的提问形式和提问内容,可以让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作为认知核心的思维能力都得到锻炼。
三、讲解问题的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对于知识的讲解也要全面而富有启发性。事物是个复杂的统一体,它具有多面性,所以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也要注意它的多面性,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和讲解。如我们在讲解语法中的宾语前置的规律时,会讲到“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的,宾语要前置”这条规律,可举下例说明:
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
接着,可以指出,我们发现古代汉语中还存在这样的句子:
②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看到“不知我”完全符合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的标准,但宾语“我”并没有前置,可见,这条规则在上古汉语里不是很严格的,有一些例外。进而总结出在先秦文献中,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的形式是主要的,但已经出现了个别的否定句中代词宾语不前置的情况这一规律。然后,再给学生指出到了汉代,否定句代词宾语后置的情况更是多起来,而汉以后,在文言文中否定句代词宾语则呈现前置、后置并存的局面,如:
③汉果不击我矣。《汉书·赵充国传》
④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不我击。《汉书·李广传》
而到了今天,现代汉语中否定句代词作宾语的则只有后置一种情况,如:
⑤我不喜欢它。
这样,通过这番讲解,既使学生认识到古代汉语中宾语前置的一条规律,同时又让学生认识到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由古代的前置为主到今天不前置的完整的发展历程,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任何规律之外都有特例存在,而这种特例的存在可能会在使用中扩大它的影响和使用范围,而最终成为新的规律,正如张伯江先生所说的那样“现实的语法规则无不产生于历史上的语用规则,而今天的章法有可能就是明天的句法”⑤。那么这个规律讲完后,我们在讲下一条规律时,就可以给学生留一道思考题:宾语是疑问代词的,宾语要前置。那么在这个规律之外是否也存在例外呢?试举例说明。这样一讲一练,既开阔了学生的思路,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使他们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时能利用原有知识对当前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这其实是个原型启发的过程),尤其是能作多方考虑,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另外,在这个讲解问题的过程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全面而细致地结合典型例子进行讲解,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很大帮助。
四、启发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质疑是人类思维的动力,富有创造能力的人必须具备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为学生精心设疑,然后让学生带着疑问就该问题展开讨论,最后再引导他们由表及里,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地解决该问题。如在讲《史记·淮阴侯列传》时有一句:“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那么其中的“苛”该怎样解释呢?可以先告诉学生很多译文都将“苛法”翻成了“苛刻的法律”,然后问学生这么翻译准确否?请同学们讨论。在学生讨论之前,可以提示学生:1、“苛”还有一个义项为“烦琐”;2、翻译时要使自己的译文与上下文保持连贯和顺畅。那么学生在进行一番讨论后就会自己得出结论:这里的“苛法”是与下文的“法三章”相对而言的,上文言秦法之烦琐,下文言汉法之简明,故这里的“苛”当为“烦琐”义,从而否定了已有的很多译文中出现的错误解释“苛刻”。这样,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既可通过学生的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师生,生生间的交流,避免一言堂的单调局面,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状况,也可以启发学生的质疑精神,使学生认识到“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从而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辨证地去对待书本上的知识以及人类现有的认识水平,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他们的潜在的智力和能力,进而使他们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一种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因此,启发学生大胆质疑,引导他们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总之,我们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当今的社会是一个需要能力和素质、讲究创新的时代,尽管我们知道“教学有法,实无定法”,但为了培养适应社会的新世纪人才,我们每位教师都要尽量做到优化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遵守和身体力行的,而如何能做到和做得更好,这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教育和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尝试和总结。以上,我们只是结合古代汉语教学实践做了一点儿尝试,今后仍需努力。
参考文献:
①伍新春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8月
②王力《古代汉语》 中华书局2006年8月
张桂梅,女,哈尔滨师范大学阿城学院中文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