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关于阅读教学的优化问题
作者:付友艳
如何进行阅读教学,怎样才能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信息,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成了我们研究的课题。阅读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只有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的心理素质,方能有效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奥地利学者理查德·巴姆伯尔杰说:“阅读首先是一种感觉的活动。人们通过视觉器官认识了语言符号,这些语言反映到大脑中转化为概念,许多概念又组合成较大的单位,成为完整的思想,然后发展成为更复杂的思维活动,联想、评价、想象等。”可见,阅读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它是多种心理因素构成的心智活动。从心理学角度讲,它是由感觉到知觉再到思维的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这也是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阶段的阅读要求和高考语文能力层级的要求相吻合的。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认识活动是按照一定阶段的顺序形式发展成为一种结构过程,这种结构和过程也就被称为认知结构、认知过程。阅读是读者对文字符号感知后再进行心理活动来理解消化阅读内容的思维过程。所以要想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就必须透视学生阅读心理过程:
信息过程:接收→加工→输出
心理过程:感知→理解(记忆、思维)→加深理解(联想、想象)
以上所述信息、心理过程,无论是接收、加工、还是感知、理解出了纰漏,都会直接影响到信息的输出和对全文内容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进行积极引导,提高阅读心理素质。
一、充分利用教材,发掘教材潜力,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尽管现行高中语文课本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绝大多数课文无论是思想性还是在布局谋篇上都堪称佳作,有巨大的潜力可挖。叶圣陶先生说:“教课文之本旨并非教师讲一篇课文给学生听,而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此课文,从而使学生能自观其它类似的文章。”
在教师引导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苏霍姆林斯基则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都表明动机、注意、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与学习者的积极状态相关。可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动机,激励学生情感等在阅读教学是必不可少的。
“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过程”。鼓励学生多动手查阅资料,把一些事实性问题弄明白,这样才能提出深层次的问题。在阅读教学中要留有余地,提供一定的时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多引导他们去探索,避免直接提供答案。
二、摆正师生位置,重视读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什么位置,是传统教育学与现代教育学争论的焦点。教学理应是教师与学生双向交流的过程,而不是教师单向传授活动。教师处在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位置。学生的主体位置也就是说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和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是蕴藏着巨大认知潜能的实践者;教师的主导地位概括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地位只能是主导而不是主宰。现在还有较多的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被动的吸收知识,只是学习活动中的“容器”;有的教师对学生也放心不下,采取“满堂灌”。这样学生很难从主动学习中取得成功获得满足,这样很容易失去阅读兴趣,经年累月,造成学生阅读心理的偏差。
教师教学过程中摆正了师生位置,才能更好发挥教师“导”的作用。夏丏尊曾指出,学生在课堂里的阅读,目的不是悲愤、流泪等激动,而在于激动过后“用了‘玩’的心情,冷静地对付作品”,而冷静地对付,细细地体味,是需要“资本”的,包括人生经验、眼力、知识的积累等,而这些都是学生所欠缺的。教师应从实际出发,找到切合学生生活的突破口,让学生从自己生活中得到感悟,从熟悉的事例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导”还体现在进行正确读法的指导。比如从心理学认知角度介绍“整体阅读法”、“剖析法”、“缘读求解法”等行之有效的方法。读法指导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很重要的一个条件,也是提高学生阅读心理素质的有效方法。
三、课内、外结合,循序渐进设计训练内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
教育心理学上讲的迁移,是指当人们学习了一种知识、技能后,在新的情境中,改变非本质的东西,学习的人能否从改变中看出共同的因素,具有类化的能力。如果具有了这种能力,那就具备了为知识的运用所必须的心理前提。所以教师设计作业时,应充分考虑到对学生这种能力的培养问题。比如很多文章都会用到多种修辞手法,教师讲清某修辞手法的特征、使用及表达效果后,请学生在别的作品中找到使用该修辞手法的语句,分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作用等,最后在自己的写作中模仿使用。以此检查学生在变化了的语言环境中能否正确掌握运用此知识点。
依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课内、外结合,循序渐进地设计训练内容,是对阅读知识技能的巩固和加强。从心理学角度讲,就是对阅读心理的加强。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的过程。在设计训练内容时,教师应该考虑到符合学生的心理认识规律,训练内容应由易到难。
我们一方面充分利用语文课中的互动活动,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课堂教学不能光是用“是”与“不是”简单对答,课堂教学应培养学生运用句群或一段话来表述自己见解的能力,最好能由此及彼,去积极感悟、体验生活,因为文学作品毕竟是源于真实生活的。如在《项链》一文时,问及女主人公悲剧的根源,同学们有的说“社会因素”,有的说“个人爱慕虚荣所致”,有的干脆说“两种因素共同所致”。答案当然不错,但过于简洁。我们可以要求他们从字里行间找出相关语句,“社会因素”体现在哪里?“个人因素”又表现在哪些方面?而作者又如何看待玛蒂尔德的悲剧?最后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我是怎么看玛蒂尔德的悲剧的。然后用“作者通过……等描写展示了当时法国社会风气之丑恶,而玛蒂尔德……,所以……,作者对其……,我认为……”组织语言,既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等能力,又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课文内容讲完后,大家一起讨论“爱虚荣”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区别,“我们如何才能生活得更好?”等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不仅教了学生学知识,更是教了学生学做人。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对教材进行拓展,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作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
吕叔湘先生在《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的问题》谈到这样一种情况:“语文水平比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经验,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看书。”其实,只要我们稍加留心就会发现,无论是中学生中的语文学习尖子,还是一些知名的学者作家,大多在青年时代有过大量阅读的经历,大量阅读是他们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显然,大量的课外阅读对学生的阅读水平、语文能力和认知思维水平的提高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课内学一篇,课外带几篇。”要让学生自由阅读各类健康的书籍、报刊。学习一篇,要求阅读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学习一段文字,要求阅读全篇或全部作品;学习一种文体风格,要求阅读相似文章。同时,“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求学生进行必要的积累。如:同义词、反义词、名言警句、成语典故、歇后语、谚语、精彩段落等。打开学生的阅读视野,达到阅读量的积累,以此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
语文学科是最富有生命力的信息载体,在未来的信息社会,将渗透到一切科学领域乃至生产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所以,语文阅读教学所担负的重任是绝不可忽视的。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充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心理品质,注重各种心理因素和谐统一,力求使各种因素互相配合,从而提高学生心理整体素质;另一方面我们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这样方能达到阅读教学的最佳效能。
付友艳,湖南芷江师范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