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新课程视野下的阅读对话

作者:翁进迁




  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是使人获得精神的滋养、文化的浸润和语言能力的生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教材(文本与作者)的对话过程。”对话,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一种体现全新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对话作为一种原则,往往与民主、平等、包容、坦诚联系在一起;对话作为一种策略,往往与共同在场、主动介入、积极参与联系在一起。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因此,教学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对话运动”。理想的阅读对话应是活化的对话,它意味着师生从僵化、禁锢、依附中超越出来,视野融合;它意味着以石击石的火花迸射,以情生情的心潮相逐,以思引思的丝丝联结;它意味着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灵魂塑造灵魂,用智慧开启智慧的相互造就。但是仔细审视当前的语文课堂,由于观念的偏差、认识的局限,导致对话教学中出现了很多虚浮和无效现象。因此,有必要对对话教学进行认真的反思和纠偏,优化阅读对话的策略,以构建积极有效的语文对话教学框架,放飞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新课程视野下阅读对话的反思
  
  针对新课程提倡的解读多元化的理念,许多教师为体现个性化阅读,对时下流行的“你喜欢读哪一段”“想学哪一段”等课堂新用语顶礼膜拜,全盘接受,追求课堂表面的“繁华”,容不得学生静思默想。毋庸置疑,这些课堂新用语对张扬学生主体精神的作用不可小觑,然而过犹不及,教师忘记自己是平等者中的首席,“退居二线”的时尚做法,实际违背了阅读对话理论。对学生随心所欲,游离文本的见解,教师一味造就,甚至对学生“脚踩西瓜皮,踩到哪算哪”的所谓解读也予以廉价表扬,这种只有发散没有聚敛,“形”、“神”俱散的教学使得对话教学陷入随波逐流的泥沼。
  教师忽视学生的独特感悟,忽视学生的自我需求,回避课堂上的多元生成,课文分析零敲碎打。对学生充满灵性、富有创意的回答,则草率武断地予以制止。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对话精神、对话意识的淡化、失却,使得充满人性美的语文课堂变得索然无味。结果是:没有个性的教师教出没有个性的学生。杜威《民主主义教育》中说:“一个进步的社会应该把每个人个性的培养视为珍宝,因为社会的成长依赖于每个人的个性的差异,所以,一个民主社会要符合它的理想,就必须在它的教育计划中允许个性的自由成长和发挥,使每个人的特殊天赋和兴趣都得到发展。”因此,我们要把阅读归还学生,活化阅读对话,放飞学生个性。
  
  二、新课程视野下阅读对话的整体优化策略
  
  1、利用阅读期待,活化对话。
  现代阅读教学论认为:阅读是一种吸收和转换信息的心理过程,必须采取主动的阅读心态才能完成,而使学生进入主动阅读状态的必要条件之一是“阅读趋动”。当阅读者还没有解决问题的需要时,就不会产生悬念般的阅读期待,更不会产生迫切阅读的动机。为此,老师必须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觉潜能,解决各自“现有发展区”的问题,并在思考生疑后再带着疑问进入课堂。当然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一会意过程也是一个体验感悟的过程。作为教师,课前也应“潜心会文”,与文本零距离接触。课前师生各自与文本的超前对话即是为课堂对话储备的过程,“储备”越丰厚,就越能促进高效的课堂对话。
  比如,当我和学生一同阅读诗人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时,会被题目所吸引,到底“我”的第一本书是怎样的呢?当看到末尾一句“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我们又会陷入沉思。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期待,我们更深刻体验到本文的诗意,不是那种轻飘飘的浪漫抒情,而是来自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
  2、凭借阅读开放,活化对话。
  所谓阅读的开放性,就是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和发展的需要。留有空间,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习的个性化和个别化,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创造性,促进生动活泼教学局面的形成。在教学时,我充分地利用了“文学名著导读”,“文学名著导读”分四个步骤:阅读建议、精彩片断、点评、探究思考。根据文学名著导读,推荐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爱的教育》、《骆驼祥子》、《繁星》、《春水》、《名人传》等,这些文章内容涉及面很广,其中《爱的教育》写的就是小学毕业后升初中的事,语言通俗易懂,书中正直优秀的班长卡隆、聪明善良的安利可、贫穷而残疾的卖菜人儿子克洛西等等,都是学生的同龄人,易引起初中生的情感共鸣。《伊索寓言》、《西游记》、《海底两万里》中的故事想象奇特、情节曲折,有较强的吸引力,容易为学生接受。阅读经典是明智的选择,它既是文化传统的启蒙,也是文化精神的熏陶。各国的母语教育都十分重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引导青少年阅读经典。经典作品都是有思想深度的,读起来有一定难度。读些稍微超过自己知识积累、认知水平、理解能力的书,可以激活感性、启发知性、磨练理性。这样我们就活化了阅读对话,使阅读具有实证性、思辨性、审判性,也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3、巧借阅读反思,活化对话。
  阅读反思是“接受”与“创造”的桥梁。因此,教师应善于创设一个平等互动、相互尊重和积极对话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反思文本、反思教师、反思学法、反思自我,进一步活化对话。平时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课前预测:我想怎样学?我应该怎样学?我能怎样学?课中反思:我学得怎么样?我需要怎样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课后总结:我收获了多少?掌握了什么?我又有哪些新的发现?有哪些好的学习经验值得借鉴?还有哪些失误和教训值得总结?让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反思性学习,和自己进行深层次的对话,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反省思维能力,从而不断地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提升人文品格。
  在阅读时,我还充分利用文本导读,导读注重从三个维度,尤其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引导学生展开阅读活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尽快进入课文设定的氛围中,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调动学生体验,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如八年级下册第23课《马说》前面的加框部分,“伯乐相马的故事古已有之,韩愈借马的遭遇发不平之音,激起古今许多有才之士的共鸣。你读了这篇课文以后有什么感想呢?”同一内容,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就让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学生发表有创见的独特体验。也可让他们联系实际谈谈: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即使有个别学生的观点有些偏激也不要紧。
  叶圣陶先生指出:“在见不到处给他们指明,容易忽略处给他们指出,需要考证处给他们提示。”可见,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加深和加宽,对课文中的人物、情节、场景产生再造想象,从中体味意外之意、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旨。高效的阅读对话,不宜过于真、满、浅、露,它应该使文本读者拥有参与“二度创作”的可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适当地凸显一些暂时性空白,引导学生产生急欲“填补”、“充实”的心理。让学生逐步养成反思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4、开展阅读实践,活化对话。
  仅有课堂的学习是有局限性的,光有知识的对话是狭隘的。生活是更广阔的学习天地,实践是最鲜活的对话舞台。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相等。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关注社会,体验生活,把语文学习的触角延伸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学语文,在实践中用语文,这是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如,经常让学生观察自然,写观察日记;到社区去参观、调查、访问,然后举行“夸夸我的家乡”故事会;搜集街道上各种宣传标语中的错别字,开一家“错别字诊所”,当一回“啄木鸟大夫”;收看电视中各种精美的广告宣传片,举行一次“我为家乡作宣传”的广告词设计大赛。在这些喜闻乐见、生动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改善了知识结构,丰富了心智模式,加深了情感体验,张扬了创新个性。在这里,对话因与生活相契合而更加丰富,因与实践相通而更加灵动,因与人生相遇而更加深邃,对话的意义也被极大地充盈着、拓展着、延伸着、升华着。这是真实的语文对话,是最美的语文学习。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让学生产生个性化的人生观念,形成自我决断、自我选择、自我造就的信念和勇气,活化阅读对话,放飞学生个性。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师开垦好阅读教学这方沃土,走进语文这个风光无限的精神家园,让她越来越切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成为学生的最爱和甜梦!
  翁进迁,教师,现居浙江温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