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阅读教学切忌盲人摸象
作者:张振芳 张春梅
其主要问题表现在:“盲视”、“盲文”、“盲从”。
所谓盲视,这里指课堂上,教师眼里有学生,心里却没有学生,即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具体表现为:教师不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不让学生读懂文本;不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独立思考习惯的培养;估计不到学生解读文本的障碍;忽略学生阅读时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原因在于教师设计教学时,一没有留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时间,赶着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二是在解读文本时,教师本身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解读障碍,甚至连自己解读时遇到的问题,都是照搬参考书解决的;三是怀疑学生的能力,搬用专家的意见。如此一来,学生没有读懂,又哪来的感受、理解、体验,更别谈运用了。“学生就是一眼泉,一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泉,而教师就是引导发掘泉水的人,使泉水喷涌而出,永不停息”。因此,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把阅读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算抓住了阅读教学的根本。
所谓盲文,这里指的是,师生手中都有文本,上课时却常常游离文本。
课堂上,很多教师存在以下问题:把文本精品肢解,大多只讲一下背景,分析一下词句,理一下段落,归纳一下主旨,品品写作特点,把语文课上成了写作课;或者上成了有关领域的学术课、知识课、信息课;或者仅把文本当作思维的触发点,大搞创新、发散思维;或者片面强调人文性,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其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把握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的性质。以上做法,无论偏向工具性还是偏向人文性,听说读写能力都难免落空,创新恐怕也只是纸上谈兵。只有立足文本,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体验,品味挖掘,才能把握文本深刻的的内涵,体会其艺术魅力。
勿庸置疑,课本所选的文章,大多是名家名篇,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需要读者用心灵去感受,用灵魂去拥抱,我们的阅读教学正是要通过感受——领悟——运用的途径帮助学生,利用名家成熟典范的语言成果和言语经验,来改善学生的言语行为。倘若脱离文本去谈感受、谈领悟、谈运用,这无异于空中建阁。立足文本,深层解读,可以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尝试从抓文本的物象、细节、文眼、主旨句、文化韵味、文化背景等方面入手,从这些方面都能拖出一连串值得探究的问题,深究下去,文章深层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也会浮出水面,为解读另辟蹊径。这样,阅读才算抓住了立足点。
所谓盲从,这里指的是没有自己的看法,盲从教条、盲从权威、盲从学生。
课堂教学讲究功在课前,成于过程。可我们有些教师,在备课时,自身都没有参透文本,教参搬来就用,教案搬来就用。在实教过程中,对学生的回答,不管合不合理,一味肯定、鼓励,课堂开放的没有原则。究其原因,一方面教师没有自己的见解;另一方面害怕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其实,文本的解读是多向的,专家的解读只代表一种意见,教师可以有自己的合理解读。再说,学生也很喜欢有独特见解的教师,更希望听到教师对自己解读恰如其分的评价。人云亦云的课是很难出彩的。教师只有努力提高教学水平,才能不断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语文。课堂是师生共同构筑的智慧乐园,只有师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展现,才能给学生以熏陶,养成学生良好的独立的人格,才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因此,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文本,内化专家的见解,形成独特的看法,与学生的理解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只有这样才能占领解读的制高点。
课堂阅读教学如若陷入眼中无物、心中无文、脑无创见的泥淖,就像盲人摸象,结果必然是“大象是扇”、“大象是墙”、“大象是柱子”、“大象是绳子”。因此,我们认为只有坚持学生为主体,才能避免“盲视”;只有坚持立足文本,才能避免“盲文”;只有独立思考,善于形成个人见解,才能避免“盲从”。
张振芳,张春梅,教师,现居江西永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