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课外阅读的指导艺术

作者:娄新强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体现了全新的大语文教育观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强调了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储存量,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那么在基础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的今天,语文教师应怎样指导课外阅读呢?
  
  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因。只有在学生潜在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后,他们在阅读中才会投入更大的热情和智慧。由于目前互联网和电视的普及,大多数学生一有时间便沉溺于网络和电视之中,如果老师不去激发诱导他们的兴趣,学生是很难主动阅读的。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加以引导。例如,上《皇帝的新装》时,将《安徒生童话》向学生推荐;教鲁迅的文章时,将他的小说、杂文介绍给学生;讲古代诗、词、曲时,给学生朗诵几首名作;教我国古代四大名著的选文时,给学生多讲一些其中的故事……有时,哪怕三言两语的介绍,却能激活学生的读书欲望。此外,教师还可设计丰富多彩的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积极踊跃地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如可举行“读书报告会”、“作品理解专题辩论会”、“介绍新书”,等等。这将有助于形成一种热烈的读书竞赛的氛围,从而有效地燃烧起学生课外阅读的激情。
  
  二、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
  
  当今课外读物五花八门,鱼龙混杂。初中生年龄小,阅历浅,缺乏辨别能力。不少学生只是凭兴趣、赶时尚、图轻松,读武打小说、言情小说等消遣性、娱乐性读物的多,读古典名著、名人传记、科普读物、政治经济类读物的少。所以,在读什么书的问题上老师不能撒手不管,应该帮助学生选择。教师应经常询查,发现他们读内容不健康的东西,或者读对他们成长作用不大的书,必须及时加以制止。初中生读什么书合适呢?对此,新课标和新教材编者既作了明确的推荐,也给教师的推荐和学生的自主选择留下了一定的空间。教师在推荐课外读物时应遵循丰富多样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还要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一些课外读物。如:知识单薄、视野狭窄的,可选择知识性强的科普、文史知识类读物,以丰富知识、扩大视野;语言枯涩、表述平淡的,可选择文质兼备的美文,嚼英咀华、感悟吸收、增强语感。
  
  三、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让学生顺利地进入阅读的成功之门,就要指导他们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如:指导学生运用精读与泛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课外阅读。一般来说,教师指定的基本篇目、经典名著宜采取精读的方法,要求学生在阅读时逐字逐句的读,探根求源、品其神韵、得其要领。如果只是为了了解信息、查找资料等,宜采取泛读的方法,泛读的作品只要略观大意,知其梗概即可。精读与泛读相结合,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就能使学生掌握读书的精要,花最少的时间读尽可能多的好书。又如: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每人构建一个“知识储备库”。读书看报时,面前放上字典、笔记本,遇到生字词一定要查找并记在笔记本上;书中的知识要点,好的词语、优美的语段,随手抄在笔记本上;看完一篇文章、一部书或一部书的一个章节,都要及时写出自己的读书心得,将这些储存在自己的知识库内。
  
  四、督促学生制定并实施自己的阅读计划
  
  学生课外阅读往往是无计划的,阅读时是漫无目的的任意涉猎、浏览。对于自己该阅读哪些读物心中无数,对于需要从读物中获取什么知识更是一片茫然。因此,语文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情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阅读计划,从而增强阅读的主动性和目的性,克服阅读的消极性和盲目性。计划内容包括读什么,怎么读,在什么时间内读完。计划种类有:周计划、月计划、学期计划、学年计划、初中三年计划。制定计划后还要经常督促其实施,此外,还可以用开卷测查的方式来检测阅读的效果。
  当然,初中生课外阅读是一个很大的研究课题,为了全面贯彻新课程精神,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娄新强,教师,现居安徽怀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