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回头再看教育上的经典语录
作者:王业贞
首先,若以庄子那个富于哲理的著名反驳类推,“经典”的首发者第一次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时就已承认有“教不会的学生”了。这算不算自打嘴巴?
其次,孔子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也是承认差别并正视差别。同样是孔子的学生,颜回能“闻一知十”,子贡只能“闻一知二”,等而次之的弟子无疑更多。但孔子不是厚此薄彼,而是一视同仁,诲人不倦。在孔子的“七十二贤”中,谁敢说没有原先属等而次之的后来居上者?作为社会上一个个个体的人,情况千差万别,智力开发各具阶段性,因人因环境等而异,哪怕目下某学生的成绩在年级里敬陪末座,也不能因此断言他是“教不会的学生”。安知他日后不努力进取,心智顿开,在某方面有所作为?事实上,古今中外少年早慧和大器晚成者均不乏其人。可见,这个不宜判断的短语不提为妥。
可想而知,那两千多个非佼佼者和七十二个同窗一样,在师承孔子,传播文化,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也均尽绵薄,不容涂抹。以此看来,一个教师,只要他具有相应的教学水平、能力及任教资格,教书育人,大节不碍,即使仍有不足之处,也不必吹毛求疵。你晓得“不会教”这三个字对为师者伤害多大?能滥用欤?
一个学生能否学得好,取决于两大因素:自身智力因素和外在的非智力因素。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诚然,教师是非智力因素中不可替代的因素,但个人勤奋与否、家庭、社会的影响等非智力因素同样不可忽视。须知任何不良的非智力因素都会削弱甚至抵消教师的全部努力。倘若如此,你就能否认他们身心交瘁的付出?
谁不希望理解和尊重?教师亦然。只有比较宽松的社会环境和相对良好的职业氛围,才有利于教师施展才华,更好地为社会培养人才。
说到理解和尊重,不期而然想起温总理对教师关切的……
将教改中出现的弊误归咎教师多是有失公允的。教师也有自己的无奈和苦衷。教师不也是家长和准家长?
教学不是铸造零件,不是大棚蔬菜生产,不可能快速高效立竿见影。教师付出的心血须时间发酵方能转化为社会成果——这话你认可么?
精神和生活上压力大并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教师比例在各行业排列中均“名列前茅”——这调查反馈不是大多数教师生存的真实写照吗?
“经典”的首发者是国内有影响的著名学者。诸位若不排除其一时口误,敝人则更相信其良苦动机。可老先辈意识过有违初衷么?“经典”似是而非,误导视听,捧杀了学生,棒打了教师,迷茫了公众;它语走“偏锋”,“爱”“憎”分明,在对学生的迎合怂恿中反衬出对教师的轻慢嘲弄。它成了一些家长非难教师的把柄,成了有的领导随意批评教师的口实,成了社会对这个弱势群体精神虐杀的匕首。
“经典”一旦在潜移默化的心理认知中演变为社会定势用语,必将惑乱学生的是非观念和价值取向,影响健康的社会思维习惯和权力部门的行政决策,冲击二千多年来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一言以蔽之,它若风行于世不只是教育的不幸,也是社会的不幸。流言止于智者。媒体应该是智者,不必为它推波助澜;公众也要做智者,无须给它火上添油。
话归题旨,我们期冀的是尊师爱生,教学相长,而不是有悖师生和谐的“经典”。
王业贞,男,海南国兴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