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母语教育的重要性
作者:杜晓平
我们经常说,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其实主权的存亡与一国的母语息息相关。全球化下,征服土地式的主权侵犯变得不可能,于是“主权”意识正在被淡忘。但是,有种主权侵犯是潜移默化,无声无息的,这就是文化侵犯。语言决非人们通常所认为的仅仅是一种工具,而是一个民族国家主权的象征。法国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曾描述德国占领的法国领土,首先要做的就是迫使法国国民弃法语学德语。历史上,日本军国主义者在中国的台湾,东北也是这样的。还有美国作家亚历克斯·哈里的长篇小说《根》,都表现了人们为捍卫母语而进行不屈不挠的抗争。两百年前的俄罗斯虽然曾经流行讲法语,但是一直用说俄语抵制拿破仑法军的占领。可见,自古以来,大国成长总是伴随着保卫母语、保护主权的过程。
二、母语教育事关民族认同
母语是民族的符号、民族的旗帜和民族的延续。母语是一个民族群体的灵魂。从历史的发展看,一个国家走向世界往往都伴随着语言的推广。在国际交流中发展自己的语言、推广自己的语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走向强大的必由之路。我国多元的文化与语言是我国珍贵的瑰宝,民族母语的自尊和自豪是形象而具体的。五千年的文学积淀,中国文学(尤其是诗词)较之世界任何国家毫不逊色,学习中国文学(尤其是古代文学),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一首首高度凝练的诗词,其深刻的内涵是任何外国文学作品难以企及的。
三、母语教育事关民族文化的存在和传承
语言文字是维系一个民族的文化纽带和精神支柱,每一种语种,都是一个民族灵感的源泉、创造力的钥匙以及文明的承传。母语为人们所提供的,远非单纯交流的媒介,而是一种直接影响到人们文化归属意识乃至世界观建构的媒介。母语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联系纽带,一个民族之所以成为民族,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拥有共同的语言。就个人的思想观念、知识经验等方面来说,必须依托在语言之上,必须以语言为载体,语言还影响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方式。从民族的角度来说,一个民族的语言反映了该民族认识世界的方式,凝聚着该民族对世界的各种认识。母语的特点就是民族的特点,甚至可以说,母语就是民族的文化。民族的智慧、技艺、宗教、风俗、医术、传说,都深深地蕴藏在我们的母语里。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国际交流范围、交流内容日益广泛深入,随之而来的是汉语与其他语言的交流和碰撞。母语是人们精神生活和理念的基础,维持尽可能多的语言如同维护生物多样性是同样的道理,否则,所有的人都说一种语言,举止行为如出一辙,这样,我们就会丢失祖先传下的文化遗产。
四、母语教育事关培养民族创造力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竞争的加剧,世界各国普遍意识到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性,都将教育改革的重点转向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与开发。母语教学在每个国家的基础教育中都处于核心地位。一般认为,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这里的产品既可以是一种新概念、新理论、新设想,也可以是一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因而创造力至少包含这样两个层次:对个人而言,这种创造力是个体在自我实现过程中不断创造出的对个体来说具有新价值的能力;对社会而言,这种创造力是指对人类、国家和社会的进步有重要意义的重大的发明、创造和革新。心理学家将这两个层次分别命名为普遍的创造力和伟大的创造力,或称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和特殊才能的创造力。前者人人具有,虽不一定获得具有新的社会价值成就,但对于他本人来说是进行一次有价值的创造性活动;后者是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等特殊人才所具有的创造力。在课堂上尽可能巧妙地利用各种条件和环境,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表现与发展。在具体的言语情境中,让学生通过亲身观察与体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获得了运用语言的能力,进而获得了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母语教学中应用多种创造力培养技法,恰当地运用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杜晓平,教师,河南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