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语文课堂教学与想象力开发

作者:张志远




  长期以来,我们面临着这样一个困境:为升学而教,为应试而教,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味地讲,讲,讲,从标题到背景,从体裁到写作特点、主题思想的归纳,惟恐讲得不透,析得不深,把可能留下的空间全给占满了。而求知的主体——学生呢?索然寡味,昏昏欲睡,他们的主动求知欲、想象力和创造力渐渐消磨殆尽,最后只剩下一个知识的“容器”而已。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呢?
  
  一、蜻蜓点水,留有空白。
  
  我国古代的诗文写作,主张“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诗品》),“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刘知已《史通·叙事》更是为人推崇,近代的梁启超在《中国韵文表情法》中也表明:“向来写情感的,多半以含蓄蕴藉为原则,像那弹琴的弦外之音,像吃橄榄的那点回甘味儿,是我们中国文学所最乐道。”由此可见,文字是语言的艺术,也是“空白”的艺术,如何让学生发现它,填补它,是提高语文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恩格斯一开头就以沉痛的笔调写了马克思逝世的情况:“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最末句用了破折号,留下了太多的“空白”。从语法意义而言,它表示话的暂时中断,后面的话对前面的作补充说明。但更重要的是它所蕴含的情感,要引导学生去挖掘。“——”它在这里反映了恩格斯内心情感上的矛盾和巨大悲痛,他希望马克思是真正的暂时的,像往常一样“安静地睡着”,而不希望不愿意想到并说出“永远地睡着了”的话,但却不能不说出这样的话。显然,这个破折号起到了“潜台词”的作用。
  有了空白,便会有感悟,便会产生“余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学生学习的动因会大大增强。
  
  二、相机诱导,适时点拨。
  
  叶圣陶先生曾告诫我们:“语文教师不要做说书先生,要尽量少讲,学生领悟不到之处才说一说。”他还说:“故老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稍加点拨,使学生进入一种与文本交融或与作者对话的境界。”
  如在分析《祝福》的人物形象及主题时,有的教师劳心苦力,一一剖析,可谓详尽深刻,其实大可不必。柳妈是一个颇有“作用”的人物,作者写她是“善女人”真可谓匠心独运。只要引导学生扣住她所谓的“善”去疑、去析,品其对话中的“步步追逼”,赏其比“老女人”更“老女人”的外貌、神态和语言。然后将这个与祥林嫂同为下层劳动妇女的柳妈放在其它各层面人物中进行分析、比较,其丰富的内蕴自会使学生沉醉其中,使之进一步体味到祥林嫂这个“最好而又是最苦的女人”的人生的悲苦,从而激起强烈的悲剧美感。
  有位教师在归纳小说《药》的主旨时,用了这样的形式来启发诱导:药?药?药?可谓言简意丰,意味深长。人血馒头能作药吗?不,它医治不了疾病;夏瑜的奋斗与牺牲是药吗?不,它唤醒不了民众。那疗救中国的药究竟在哪儿呢?惟有唤醒民众,治愈国民精神才是救国之路。
  
  三、营造氛围,着力渲染。
  
  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灵去感应,进入或悲或喜,或叹或愕的动情状态,产生情感共鸣。情景的模拟、创设,音乐感染,深情朗读,对人物命运的深切关注等均可运用。
  一位教师在讲授《登高》时,首先是一段深情的导语引入,显得肃穆凝重,接着放音乐《二泉映月》,忧伤凄婉的气氛中,教师开始深情朗读:“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凄恻动人,“情动于中”,令人美不胜收,一个老病孤独,衣衫褴褛,登高望远,漂泊天涯,心系天下的“忧”者形象已跃然纸上。
  又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运用大量新鲜贴切的比喻,写得有声有色有味,动静相生,浓淡相宜。这样的文章,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细细品味,潜心体验作者创设的一种朦胧、素雅的意境美,并进一步感悟作者因不满现实而寄寓其中的一种复杂心境。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在孩子身上激发起来。”激发学生潜能,提高课堂效率,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张志远,教师,现居湖北洪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