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把课堂还给学生

作者:陈 英




  小马想到河那边去,但不知河水是深是浅,路上碰到老牛和松鼠,一个告诉他水很浅,一个告诉他水太深。一筹莫展的他只好回家问妈妈,妈妈说:“河水到底是深是浅呢?你仔细想过他们的话吗?你去试试,就会明白了。”
  由这则童话故事,我不由得想到我们的教育,掩卷反思:过去,我们总是担心讲不深,讲不透,喜欢在课堂上滔滔不绝。老师只考虑自己的“教”,关注自己的表现,而很少让学生在课堂上兴奋起来,很少考虑如何提供和营造舞台,让学生获得种种表现的机会,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这就使语文教学走进了一个误区:不重视学生的领悟理解,以分析取代吟诵,以教师的注入取代学生的探究。要知道老师教学是建立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没了这个基础,教学就如空中楼阁。事实也证明,由于我们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的时间太少,学生对课文本身的认识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并不强烈,所以尽管我们费尽心血,效果并不是很好。更为可悲的是,年复一年的累积,学生慢慢习惯一切围绕老师转,学会察言观色,见机行事,尽可能迎合老师的意愿,满足老师的需要,好奇心逐渐麻木,学习主动性逐渐减弱,学习能力慢慢退化。课堂成为“思维”的牢房。可以说,新课程标准的出现正是为了打破这种费时低效的局面。我们应该放手让学生专心读课文,大胆发表自己对课文,对语文的看法。老师要做好学生的“教练”,而不是代替学生练。教学中,让学生多一点时间读书,在默读中思索,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即席发言中锻炼口才,在写作中放飞思想。老师适时点拨指导,激疑导趣。话不在多关键是说得恰到好处。能够帮助学生打开一扇扇思考的窗户,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语文的快乐。
  吕淑湘先生也曾说:“语文课应当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让“讲坛”变成“学坛”,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我在上《俗世奇人》这一课时,没有大讲而特讲,只是围绕文本提出了三个问题:1、“刷子李”名字是怎样得来的?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刷子李”的“奇”?3、本文是写“刷子李”,为什么又安排“曹小三”这个人物?要求学生细读课文后进行“同桌对话”,然后看看大家找的与我找的是不是一样?课堂上学生时而冥思苦想,时而窃窃私语,时而讨论,时而争辩,此时的情景是多么令人振奋,多么富有生命活力,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学生充分探究的基础上,然后教师从八个学习小组中各选一至二人回答。针对学生回答有失偏颇的地方,教师再做点拨,与学生一同探究正确的答案。短短的几十分钟,学生这个“主角”发挥得淋漓尽致,教师的活动压缩到最低限度。更为可贵的是我们看到学生在充分的讨论和争辩中,在愉快的合作和交流中,在自主的体验和探讨中,学会了合作,学会了交流,增强了探究能力。
  痛定思痛,作为一个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更应该象“马妈妈”一样:注重结果的获得过程,关注生命成长的过程。小马不知所措时,“马妈妈”及时地引导孩子思考:水到底是深是浅呢?你仔细想过他们的话吗?在这样的指导下,小马就会分析思考:老牛为什么说水浅,松鼠为什么说水深。更难得的是马妈妈还引导小马“不去试试是不行的,你去试试就会明白了”。通过这样的引导,小马不仅获得了“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象松鼠说的那样深”的实践结果。而且通过自己的分析实践,了解了这一结论获得的全过程。我想:在这样的教育与引导下,在以后的日子里,小马一定能勇敢自信地面对人生路上地风风雨雨。有人说:养孩子好比农民种庄稼,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并未埋怨庄稼。相反,他们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个个有头脑、有思维、有思想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命。
  《新课程标准》如一缕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吹进了每一个老师心里,它将改变学生的学习,也将改变老师的教学。当我们真正“蹲下来”,聆听孩子的声音,接纳孩子的感觉,善待每一个孩子时,就能形成一种“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发现,在发现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良性循环,从而使语文回归到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本来面目,使教育体现出迷人的魅力。
  陈英,教师,现居湖北秭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