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逝去的经典
作者:黄荣婕
数千年前,乌江亭畔,你告别了自己最心爱的女人,将额前一束君望之发割去,驾着那陪你征战沙场的乌雅马,满腹豪情一如当年,消失在寒风之中……
你走了,面对眼前汹涌的乌江之水,你落泪了。你仰天长啸,质问苍天:“为何待我不公?”苍天无语,你也默然。怀着一丝感伤,带着满脸悲愤,你选择了融入滔滔江水之中。
想当初,你长八尺有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对于书本武功,你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你不肯学书,认为书本足以记姓名而已;不愿学剑,因为剑只一人敌,你要学就学万人敌。你从小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气势与思想。沙场之上,你独自披甲持戟,挑战对方,只要一瞠目视之,敌人就“目不敢视,手不敢发”。你矫健的步伐,威猛的身姿,是纷飞战火中的一道亮丽风景。这一切,使你日后当上西楚霸王成为必然。
千古英雄,你当之无愧!
然而,面对野心勃勃的刘邦,你却毫无防备。鸿门宴上,你的不忍,让你放走了刘邦,同时也放走了你的大好江山。最终,你败了。因为你不懂得“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狡诈,你不明白“把握机遇,一了百了”的玄妙。你也不知道“竖子不足与谋”的道理;你只懂得君子坦荡荡的用人之道,你只明白诚信为本的为人之理。所以,你败了。
滔滔乌江水,见证了你的辉煌,也记录了你的失败。于是,史册上留下了你的名字,后世对你也众说纷纭。宋代才女李清照敬你,赞你“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唐代诗人杜牧惜你,感叹“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时光流逝,山河变迁,你留下了“无颜见江东父老”的气节,也留下了“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骂名……功过得失,一切都融入了乌江水中,融入了那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中……
汉堡包与粽子
汉堡包与粽子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们一个代表西方的饮食文化,而另一个则是中国饮食的代表性食物。可是,现今喜欢汉堡包的人总占大多数。也许,有些人是因为汉堡包的味道确实比粽子好,毕竟汉堡包里装的是鲜嫩的鸡腿,而粽子里包的是一般不起眼的红枣。但是有一部分人并非因两者味道不同而偏爱前者,只是因为汉堡包是西方的食物,因此才对其情有独钟。
在这类人眼中,西方代表着时尚,代表着进步,西方的食物好吃,西方的思想正确,西方的人仪表堂堂,言谈举止高贵。总之,西方的东西就是比中国的好,而中国的东西都是传统的、落伍的——这样的人虽不能说是知识贫乏,但起码可认为是“崇洋媚外”。虽然,汉堡包看上去的确比粽子好看,然而粽子也毫不逊色,它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国人都知道,我们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都要吃粽子,以缅怀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粽子可以寄托人们对屈原的哀思,唤起人们爱国的热情,而汉堡包有此功能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还有,吃粽子家人围坐一起,热热闹闹,可加深理解,加强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等等。所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一切都崇拜西方。
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明,灿烂的文化和广大富于智慧的勤劳人民,这些都是中国的财富。现如今,中国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不断地崛起——“杂交水稻”让无数农民走上富裕之路,解决了几十亿人们吃饭的大问题;“神州”系列飞船带着所有中国人的梦想遨游太空;“钢铁巨龙”青藏铁路绵延在千年冻土的“世界屋脊”之上——这一切,充分见证了中国的辉煌;这一切,足以让世界为之喝彩。
所以,请不要被汉堡包的外表所迷惑,粽子永远不会输给汉堡!
选择顺从
顺从与反抗是两个平等的词语,可不知从何时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对“顺从”嗤之以鼻,“顺从”几乎成了怯懦、软弱、愚笨的代名词。然而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动物对传入的神经冲动做出相应的反应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很多时候,我们需要选择顺从。所谓顺从,不是盲从,而是顺应时势,顺循规律而从之,是一种审时度势后的明智选择。
懂得顺从的人是智慧的,懂得避开问题的人比能够解决问题的人更高一筹。孔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是顺从的第一要决。识时务者为俊杰。
曾经看过舞蹈表演“千手观音”,真心为那些顽强又勇敢的生命所感动。虽然她们都是聋哑人,但她们不怨天尤人,而是利用自己健全的四肢和勤奋的努力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她们的表演绝不亚于身体正常的演员,同时她们的表演更能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慰藉与鼓舞。这便是她们获得成功的原因。她们用自己的汗水,收获了最大的成功,命运的轨迹也因而变得更加优美。
是的,即使听不到天籁之音,还可以欣赏到流光溢彩的多姿;即使看不见五彩斑斓,还可以倾听那高山流水的回转;即使四肢失去了活力,还依旧可以用健全的大脑思考,创造奇迹。
有人说:“上帝在为你关上了一扇门的同时,必定在另一个地方为你打开了一扇窗。”从门口退回,放弃门前的芳草;走到窗口,选择灿烂的阳光——这是一种并不深奥的智慧,却是惟有顺从者才会有的智慧。
或许,我们都是一串悬挂在屋檐下的风铃。当微风吹过,顽固者岿然不动,顺从者则随风清唱。然而,只有随风响起,才能奏出最美的乐章。
顺从,是一种智慧的选择,是一种灵活的应变。很多时候,选择了顺从,便选择了成功。
逝去的经典
无论什么作品,一旦挂上“经典”的名号,便常常使我们感到敬畏,因为“经典”意味着“不好读,读不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跟着那些读后感随声附和。于是,一篇篇有关“经典”的“感想”,正在成为博物馆里古旧文物的说明牌。
所以,我们读名著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一种好奇。往往只着重于了解其中的故事情节,不会去深究其内涵实质。
于是,“经典”离我们越来越远,而我们却浑然不知。
老一辈读者认为读书的最高境界是“发呆”,典型的例子有看骑士小说而走火入魔的堂吉珂德,当然也不乏看了武侠小说后“路见不平一声吼”的“好汉”。然而,现在的人读书太过于理智,看的时候是全身心投入,看完以后却不知所云,顶多做一做白日梦,并不将其内容的精华放在心上。因为,“效率第一”的现代社会是不允许人们在这些无实际公用的“玩意儿”上花太多功夫的——所以只要知道了情节就行,哪管它有什么深刻思想。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文学迅速窜红。“经典”一词开始“流行”般泛滥。一群不大清醒的人整天抱着“新新文学”当饭吃,还直叫“味道好极了”。殊不知,它只是上口时口感极佳,咽下去后便毫无回味价值。
而真正的“经典”却开始受到冷落。纯文学的作品被视为“垃圾”,而真正“垃圾”的作品却被广泛传阅,还美其名曰“时间就是生命”。
或许是因为经典被奉作权威的头衔使其高高在上而缺乏了亲切感,才使得许多读者对其敬而远之。而且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快捷社会里,人们已很难静下心来品味它,浮躁而功利的心更容易从快餐文学及声画艺术的刺激中获得暂时的快意与解脱。
于是,经典在离我们远去,我们却无可奈何。当伪经典大行其道时,我们却为之鼓掌喝彩。现如今,我们需要一场暴风雨,扫除被包装成“经典”的垃圾,让真正的“经典”回到我们身边来。
黄荣婕,湖北黄石二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