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陶渊明的诗意人生综述

作者:王波平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之一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视线转向远处,使整个画面显出悠邈、虚淡、静穆、平和的韵味。“暧暧”、“依依”状景生动,似一幅淡墨画,我们宛如看见诗人久久伫立凝望的神情,并感受到乡村缓缓上升飘舞的炊烟的亲切之情。恬美、宁静跃然纸上,田园之景、乡村之乐,浑朴自然。唐代王维甚爱此联句,在《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中化用此句曰“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深谙陶诗三昧,陶潜用轻松欢快、平淡柔和的笔调描绘了幽雅秀美的田园风光,书写了悠闲自得的乐趣。作者正是以此作为污浊喧嚣的官场——所谓“樊笼”的对立面,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和人生观念。结末“复得返自然”的“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也指自然的生活,在此主要是悠然自得的田园风光。
  (二)“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安然自力的农事劳作。
  这种农业劳作的实际意义,在于它体现了陶渊明的一种信念。《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开头就是:“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具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自耕自食,是理想的社会生活方式和个人生活方式。尽管诗人实际做不到这一点,但他尝试了,这就是很了不起的。同时又说:“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这里写到了体力劳动的艰苦和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宁静乃至安乐。同类诗中意境最美的,当数《归园田居》之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之三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早出晚归,不辞辛劳,劳动态度认真勤恳,农事劳作安然自力。结尾两句再一次说明,陶渊明之写田园生活,写体力劳动,实际都是在咏歌自己的理想,显示出理想获得实现的愉快。这首诗写得通俗明白像儿歌一样,却表达了陶渊明高尚情操,宁愿早出晚归的躬身耕锄,不怕夕露沾衣,守拙田园,也不随腐败的官场狗苟蝇营。这种安然自力的农事劳作,除了“种豆南山下”的惬意之外,还有一种对鄙弃仕途、逃禄归耕生活的自解自叹、聊以自慰的情素。
  (三)“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怡然自足的农家愉悦。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平坦的田野上荡漾着从远处飘来的和风,可爱的种苗正在孕育新芽,生意盎然,令人怡然自乐,惬意万分。苏轼说:“‘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非古之耦耕植杖者,不能道此语;非世之老农,不能识此语之妙。”(《东坡题跋》卷二《题陶渊明诗》)
  《归去来兮辞》可以说是自足农夫的宣言书,它摆脱了“心为形役”羁绊,“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于是“植杖而耘籽。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三、固执的隐士
  
  陶渊明出身于世代官宦的家庭,又是元勋之后,本来也曾期望在仕途中有所进取,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杂诗》中说:“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可见出他的胸怀。但同时,东晋士族文人普遍企羡隐逸,追求精神自由的风气,在他身上也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归园田居》所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之类,就反映了他思想的另一方面。他是抱着两种彼此矛盾的愿望走上人生道路的。陶渊明一生五次出仕五次退隐。从公元395年踏入仕途到公元405年归田,在这十三年中,他五次入仕。二十九岁时,“为江州祭酒,未及辞归”,“后召主簿不就”。晋安帝隆安四年(400),陶潜“在江陵恒玄幕”,任恒玄的佐僚,一年后的五月“从都还,乞假省亲”,随后“始作镇军将军刘裕参军”,一年后“为建威参军”。五个月后,“为彭泽县令,十一月,程氏妹卒于武昌,乃自免去职”(《陶渊明文集》)。最后“爱丘山”的夙愿就压倒了“逸四海”的猛志。在他任镇军参军时所作的《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诗中就说道:“目倦川涂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归班生庐。”任建威参军时所作《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诗又说:“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可见早已是身在仕途,心在园田。从彭泽令解职时所作《归去来辞》,更把做官说成“深愧平生志”。所以说,他的归隐,实际是自己的理想与当时的现实无法调和的结果。“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成为陶渊明走上岩栖谷隐道路的美妙托词,李白也一样,“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人的情怀,隐者的心声,社会的回响。两位骨鲠的诗人只能留下傲然的诗句,去抚慰心灵的创伤。理想与现实的迥异,逃逸现实,崇尚理想。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桃花源诗并记》是固执隐士的追求与向往写照。
  仕与隐是古代文人所面对的人生抉择,在二者之间,多数人选择出仕,只有极少的会选择归隐。所以,整体而言,仕是文人生命的主旋律,隐是文人生命的变奏;仕是文人生命的基调,隐是文人生命的变调。“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古代文人士大夫的一贯主张。因而,浮沉宦海之士,心灵深处未尝没有奉身而退、拂袖绝尘的心理潜流;委身林泉之人,灵魂内心未尝没有建功立业、立登要路的豪情壮志。仕与隐,就像八卦中的阴阳鱼一样构成了古代文人的两大情结,激烈交锋,永无相安。陶渊明也不例外,仕宦情结与田园情结,反复交替、激烈碰撞,最终获得了解脱,成为了“五柳先生”。阮籍从现实获得解脱的理想是“大人先生”,而陶渊明的理想是“五柳先生”。“五柳先生”只消在“环睹萧然,不蔽风日”的破房子读书、饮酒、作诗,“便欣然忘食”,觉得有如无怀氏、葛天氏之民那样的逍遥自在了,以一个“蓬户士”而自得其乐。辞官归田,忘情于世事,平淡于田园,但他到底还是一个有血性、有热情、有痛苦、有悲愤的现实中的人,诚如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七)》中所说:“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都是‘静穆’,所以他伟大。”清代诗人龚自珍说得好:
  陶潜酷似卧龙豪,
  万古浔阳松菊高。
  莫信诗人竟平淡,
  二分《梁父》一分《骚》。
  ——《舟中读陶诗三首》之二
  
  四、经典的读者
  
  陶渊明一生可谓“半耕半读”,然在读书方面,他却称得上是经典的读者,他为我们提倡了两种经典的读书模式:一是读书提倡兴趣主义,“好读书,不求甚解”;二是读书发扬质疑精神,“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一)“好读书,不求甚解。”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谈到自己读书的感受:“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他关于读书的见解还有,如“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乐琴书以销忧”、“委怀在琴书”等。“好读书,不求甚解”成为读者遵循的读书圭臬,采用兴趣主义,遨游书海,提倡厚积薄发,有所发现。陶渊明在《饮酒》诗中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诗书敦宿好”,他可以说是遍览经、史、子、集,主要有《诗经》、《楚辞》、《庄子》、《列子》、《史记》、《汉书》等书籍,同时颜延之在诔文里说他“心好异书”,“异书”指《山海经》之类,还有像刘向的《列女传》等,他爱读传记,特别爱流连于所景仰的人物,如伯夷、叔齐、荆轲、四皓、二疏、杨伦、袁安等,所谓“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即指此。
  (二)“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这是陶渊明读书的乐趣,亦是生活的乐趣。读书要能质疑,可交流,能产生“共鸣”,也要有“不和谐音”。《读山海经》,为夸父、精卫、刑天的顽强不息和至死不屈的抗争精神所感慨;《咏荆轲》,替荆轲刺秦王的反抗强暴的牺牲精神而吟咏;《咏二疏》,对汉宣帝时疏广、疏受辞职归隐情怀的赞赏。这是为坚韧者、勇士、隐者而讴歌。
  陶渊明,他的诗文,将与日月同辉,照耀着中国文学的发展道路。
  陶渊明,他的品行,将与山川媲美,辉煌着中国文人的人生抉择。
  陶渊明,他的醉态,将与田园常青,酝酿着中国酒乡的醇香绵长。
  陶渊明,他的隐逸,将与桃源偕老,熏陶着中国诗人的静穆淡泊。
  
  参考书目:
  《诗论》朱光潜著 三联书店 1998年版
  《中国美学史》(上) 李泽厚 刘纲纪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年版
  《陶渊明》谷云义编著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1年版
  《陶渊明诗选注》唐满先选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年版
  王波平,男,湖北荆州教育学院教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