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学好语文的四个关键词

作者:孟 华




  怎样学语文?一些人说在生活中学,到社会中学。不错,生活的外延就是语文的外延,社会就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语文学习的“功夫在书外”,不过这些仅是理论层面上的说法,实际上对于一个在校的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来说,语文学习的功夫首先应该主要放在课内、书内,从操作层面上讲,应该从读、悟、积、习四个方面入手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读
  
  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前人的经验告诉我们:语文学习的关键是读,熟读,深读。朗读是读,阅读是读,背诵也是读。
  朗读。朗读就是要调动眼、耳、口、心,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会于心。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说:“诵读并不只是口的运动,它还是感性交流,通过它保持言语视觉与其它器官之间的联系,把书面文字和其它的含义联系起来。”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朗读中语调、节奏、语流的反复刺激,可以在学习者特定的精神上留下“声音映像”,这种内在的映像遇到外界的刺激,熟悉的语言流便自然而然地泻出。事实也如是,经常朗读,词语、句式、情感就会在人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记,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迅速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语感。语感一旦形成,再加上不断的语言实践就会逐步转化为语文技能,“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语),而培养和强化语感的有效途径就是朗读,那么如何朗读?朱熹有话“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的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阅读。阅读可以促使读者与文本进行心灵的交流,提高思维和语言运用能力,学者摩罗曾说:“就语文学习而言,真正的学习主要靠自己广泛地阅读,与那些伟大的著作背后的伟大心灵沟通。”“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霍尔姆林斯基语),作为学生就要认真阅读课内的文章以及《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书目,更要扩大阅读面,古今中外的文学、历史、政治、科学等方面的文章和著作都应尽可能地读,读得要博些、杂些,吕叔湘曾说“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大慨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有专家预测,学生课外阅读量达到课内阅读的45倍时,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就会非常强。
  面对浩瀚的书海如何阅读?要采用不同方法选择性地读,或精读,或略读。精读是对优秀作品的仔细阅读,深刻领悟,探讨精要所在;略读是对作品的粗略阅读,查看目录与索引,阅读作品的序及跋,弄清其写作目的和主要内容。精读求深求巧,名家精品,精彩篇章,主要文献就应精读;略读求广求智,欣赏性的作品,趣味性的文章就适宜略读,精读与略读相结合是我们的读书智策。
  背诵。“重复是语言学习之母”,然而有人将背诵记忆视为死读书,其实记忆不仅是信息的输入、储存,而且还包括信息的整合、提取。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儿童的记忆仓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活动水平的基础。这个‘储备’手段,就是背诵。不背诵是不会将规范的书面语言‘植入’记忆仓库,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著名文学家白寿彝谈学习语文的体会说“学语文有无捷径和秘诀?有,那就是背诵”。熟记一些好的诗文作为自己的言语储备,表达时,这些文化沉淀就会“水到渠成”涌出来,“能读千赋,则能为之”。林黛玉很懂这个道理,她指导香菱学做诗“你仅把他(王维)的五言律诗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诗,次之再读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做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庾、鲍等人……不用一年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不妨我们也学学香菱背它个唐诗三百首、词曲二百首、古文一百篇、现代美文一百篇,不愁成不了文人才子。“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就是背诵效用的最好诠释。
  
  悟
  
  悟,就是思考和感悟。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悟是一种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悟是认识的一次飞跃。要学好语文,必须要有悟性,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叶圣陶说“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语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学而悟则可传承精华,去除糟粕,聚积智慧。
  “歌诗合为事而作”,“文以载道”,任何作品都是因时因事有感而发,作者无论是描绘的生活、塑造的人物,还是阐述的道理、抒发的感慨,都是对现实和人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从作品中吸取思想营养,丰富精神世界,培养对生命的热爱和理想境界的追求,这种作品的教育价值只有依靠我们读者的感悟才能实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许多文学作品都具有丰富的审美要素,陶渊明对高洁的秋菊的钟爱,陆游对纯洁的梅花的讴歌,王安石对挺拔青松的歌咏,郑板桥对中通外直竹子的偏爱,朱自清对生机盎然的春天的喜爱,刘白羽对奔腾长江的赞叹,无不体现出高尚的审美情趣,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要站在美育的高度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挖掘生活和自然中蕴含的美,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的境界,培养审美的能力。
  任何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或意境幽,或构思妙,或语言美,或结构巧,或手法活,或兼而有之。“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仅十字描绘出的天地辽阔、江水清得连月亮都能触手可及的美好意境,“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寥寥几句中运用白、粉、青、绿四种颜色构成的春意盎然的清新图画,“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一“绿”一“闹”显示出的春天勃勃的生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对仗工整巧妙的韵味,何不需要读者的“熟读精思,分析琢磨”以及仔细体验和深切感悟?文学作品的欣赏本来就是要入景入情、情景交融地感受和体验,才能悟出文本的深刻内涵。
  语文知识相对其他学科而言,它们的理解和感悟更需要思维、想象、联想、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参与,因为历史我们不能重涉,美好的意境也不会因有人需要就马上呈现,文字的东西是抽象的、平面的、不可感的,我们读者要跨越时空的阻碍,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进行再创作,重现历史,构建意境,只有这样才能体悟到文字的力量,感受到文学的美妙。
  
  积
  
  语文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语文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内化过程,“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善于积累,勤于积累,在积累中充实自己的语汇宝库,在积累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词汇的积累。词汇是构成语言的最基本的要素,只有词汇鲜活丰富,语言才能生动活泼,因此,词汇积累是语言积累的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工作。词汇可按不同的标准分门别类进行收集积累,比如按描述的对象不同分成“自然”、“人物”、“动物”、“科技”、“社会”等类,按表达方式的不同可分成“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类,每一类又可分为若干项。这样分类的系统积累,既便于记忆,也便于整合理解。
  句子的积累。歇后语、谚语、格言、警句、名人名言、古诗佳句都是人类语言宝库中的瑰宝。这些语句或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或语简意丰,蕴意深厚。它们千古流传,感染后人,启迪后人,如“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等。要能将这些妙言佳句条分缕析地记在脑子里,应要分类收集积累,如可按句子的性质分为歇后语、谚语、格言、警句、名人名言、古诗句等;也可按句意和作用的不同分类,如可分为“思想篇”、“意志篇”、“奋斗篇”、“学习篇”、“时间篇”等;也可以根据句子的来源分,如分为中国、外国、古代、现代。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