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让诗歌在朗读中飞翔
作者:谢 菲
一、诗歌教学中的一些误区:忽视朗读在诗歌教学中的作用
1.传统诗歌教学中的误区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从这一角度上看,传统诗歌教学明显的把教学中的工具性作为诗歌教学的本质。我们可在这一类的课堂上看到教师偏向于侧重学生在课后是否能背诵诗歌,在教法上偏向单纯的灌输,教师讲的多,学生阅读少,侧重理解能力,忽视表达能力的培养,更忽视了学生主体对诗歌文本语言本身的领悟。
2.多媒体环境下的诗歌教学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渠道,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拥有图文并茂、声像并举、动态感好、信息量大、交互性强等独特优势,其在语文学习中的使用,在相当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面,扩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
不过现今许多教师却只是简单的将教参中对文章的分析搬到课件里,或在课件中加入大量形式绚丽的内容,以为这样的语文课就可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如某教师在讲授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将精心制作的蔚蓝的大海、绿色的草原、山岗、礁石、木屋、花簇、马、柴、粮食、蔬菜等图片一组组地呈现给学生,貌似诗歌内容完好的囊括其中。殊不知,如此准确,全面的安排使原本优美的诗句变得毫无生气,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
综观种种诗歌教学方式,概因它们尚未真正把握《新课标》的内涵,也并未认清文学或诗歌的特色,一味求新、求异,脱离了诗歌教学的本质,更不可能达到《新课标》要求的让学生在诗歌学习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因而诗歌教学要回归传统:朗读。汉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无穷魅力,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维和想象空间,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对诗歌本身的阅读去想象、领悟诗中作者的感情。只要学生认真地品味语言,就能从中体验到各种情感,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二、《语文新课程标准》与文学(特别是诗歌)本质:要求诗歌教学回归传统注重朗读
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终于感情的。文学家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而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识的或是无意识的——总是要在读者的心目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所以语文学科既应该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又应该是培养情感的学科。
而诗歌具有强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它的语言本身就具有节奏,韵律,对偶,富于音乐性的特色。因而,学习诗歌就要反复吟诵,通过直觉的感应去体验诗歌的韵味。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朱光潜先生也说:“我喜欢读英文诗,我鉴别英文的好坏有一个奇怪的标准。一首诗,我不求甚解,先把它朗读一遍,看它读起来是否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声音节奏。如果音节坚实饱满,我断定它后面有点价值的东西;如果音节空洞凌乱,我断定作者胸中也空洞凌乱。我用这个标准,失败时候还不多。”(《诗论》)因此,教读诗歌作品时,就必须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
三、诗歌朗读教学方法探讨
1.用“心”去读
语文教学,呼唤学生主体情感的挥发,要积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与文章对话。叶圣陶说:“审慎的作家写作,往往斟酌又斟酌,修改又修改,一句一字都不肯随便。无非要找到一些语言文字,意义和情味同他的旨趣相贴,使他的作品能表达他的旨趣。”叶老说的是写作,而诗歌朗读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每一篇诗歌,无一不是诗人情感的结晶,蕴蓄着他们丰富的思想与情致。而要求学生反复朗读的过程就是希望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以自我真实的内心体验去感应作者在特定时期的心境,感情。当然,朗读的过程不仅仅是要读出作者一己之情,更倡导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化”特征,读出在“我”的头脑中生发出来的、属于“我”个人的独特理解。
古人说“诗无达诂”,有多少学理,有多少读者,就有多少解读的角度,有多少种理解和阐释的可能。西方也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俗语。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每一个人对诗歌的解读角度、理解的深度,其实更多的取决于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情感体验。以鄂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诗歌《在山的那边》为例来说,诗里的“山”和山那边的“海”,是作者所选取的意象,它们到底指代什么?没有标准答案。每一个读这首诗的人,他对诗中意象的理解都可能不一样。学生可能会说:“山”,是困难、是挫折、是失败、是……“海”,是理想、是信念、是成功、是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标……由于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的不同,他们的理解自然是截然不同的。而这些,都是学生们在具体的朗读过程中,用自己一颗善感的心灵体悟到的关于诗人情感及诗歌意向内涵的诸多阐释之一。
事实上,作为一个独立审美主体的读者,应该更关注自己对诗歌产生的感悟,并且以自己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去进行“对接”,以达到共鸣甚至另有“自我生发”的效果,这也是读诗的最终目的。作者说的是什么,有时候并不重要,关键是我们从中读出了什么?这就需要在拥有一定的语言能力、感悟能力的条件下,产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审美体验。当学生能从诗歌的字面中体味到诗人所隐藏的情感和心理活动,就已经使诗歌具备了一个广阔的“意象空间”,而当他们能在读诗过程中产生自己作为一个“主体”所独有的感受时,才是他们真正学会了读诗的时候。
2.在乐中读
除了要求学生在朗读中以心悟心,还可根据《新课标》的精神,积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渠道”。如针对那些抒情性极浓的诗歌,教师还可以借助音乐作为朗读背景,指导学生配乐朗诵,把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沟通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使文中所描绘的景和物,所倾吐的情和意,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共鸣,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中提升审美情操。这种方法实际上也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得到了大多老师的认可与实践,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但这种做法区别于单纯的在多媒体中展示有关图片或欣赏相关乐曲,它是以乐曲为欣赏的依托,主要作用在于渲染适合学生更好的进行欣赏的情境,使学生更易融入朗读的相关氛围中,用心去体会节奏和感情,而不是将图片或乐曲作为课程的全部。否则,教学过程将极有可能流于形式,脱离了原本的出发点,也无法有效的达到培养学生感悟,欣赏语言的目的。
以鄂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诗歌《春江花月夜》为例,教师可利用乐曲《春江花月夜》作为课文朗读的背景,要求学生主动进行配乐朗诵的表演,使学生广泛参与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的实践活动,通过审美对象诱发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审美激情,用艺术美的力量来使学生的心灵世界向美好方面转化,进而表现和创造美,提高审美能力,从而促进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也是审美传情的极好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朗读实施点拨与指导,可以使学生初步掌握阅读和欣赏抒情散文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入情入境地朗读散文的能力,同时,音乐与文学语言的结合,也拓宽了学生的审美视野,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操。
诗歌,是人类某种宝贵的情绪、情感在瞬间的灵光闪现。虽然我们不是诗人,但我们却可以用诗一般的心灵、诗一般的语言去品读诗歌,体验诗人的情感,感悟诗人的人生,去补充自己情感经验的不足,去引起心灵的共鸣,去体验某种人生情绪的极致……让诗歌在朗读中飞翔吧!
谢菲,女,中学教师,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