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关于民俗学与民间文学教学问题

作者:黄永林




  黄永林,男,1958年8月生,湖北仙桃人。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近年来先后主持了财政部、文化部委托大型调研课题“中国农村文化调查”、“我国农民工文化调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民间文化对现代小说创作的影响”等10余项课题的研究。
  
  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是民族文化之根,民族文化之源,它体现的是各民族的价值观、信仰、理想,是民族精神情感、道德传统、个性特征的重要载体,是凝聚一个民族感情和行动的文化核心点。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交流、融合与创造的重要场所,应担当起时代赋予的发展文化的重任,在培养更多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的继承、传播、研究和教学高层次人才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重视和加强高校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是社会的要求,时代的要求,更是中华民族先进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自身要求。但是,目前我国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在高校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情况并不乐观,主要表现在:一是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学科分类尚欠科学;二是在本科中没有设置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专业;三是大多数高校还没有开设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课程,即使是少数开设了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课程的学校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四是从事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的师资队伍严重不足,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学科的建设。本文就如何进一步加强高校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教学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
  
  高校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学生通过对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课程的系统学习,使学生对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进一步深入感知、了解和接受我国优秀的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传统,丰富学生的历史文化和文学知识;培养学生一定的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田野作业”的能力、作品的赏析和研究的基本能力;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责任感,使学生认识自己在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传承中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加强高校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工作是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民族情感和精神、促进大学生良好道德情操形成的需要,事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一定要高度重视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工作,加强领导,尽快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抓好高校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工作,切实解决高校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促进高校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科学定位学科
  
  要在对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学科关系作出客观准确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定位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两个学科。其一,由于国际上通用的Folk-lore一词实际上是一个“民众知识”或“民间风俗”的民俗学范畴的词语和概念,不是属于别的任何学科范畴的词语或概念,而且这个概念包容量很大,因此,民俗学学科应经过拓宽、调整后,升到一级学科的位置,现在处于二级学科地位,显然大大制约了民俗学学科的发展。其二,由于民间文学在我国曾经与“人民口头文学”是同一学术名词,对民间文学进行语言文学的研究,特别是口语文学或语体文本的研究,包括对它的分类体裁、叙事形式、格律样式、修辞手法等的研究,无疑都是对该学科的本格研究,因此,民间文学在文学门类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中应作为它的二级学科,而不是现在的三级地位。其三,由于民间文学和艺术就其产生、发展、流变和活动形态、存在样式而言,主要是“民俗的”,因此,它又属于“民俗文艺”性质。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民间文学相对应的民俗文艺(或民俗口头传承)还应列入民俗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因此,建议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教育部主管部门进一步理顺并拓宽我国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学科,根据我国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繁荣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本身的科学规范的要求,尽快把民俗学调整到一级学科上来,将民间文学和民俗文艺分别归属于民俗学和中国语言文学两个一级学科门下成为二级学科,使我国的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与时俱进,迅速有效地适应我国新世纪发展先进民族文化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三、增设本科专业
  
  近几年,我国在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硕士、博士学位教育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部分学校已经设有相关博士点和硕士点,也培养了一批民俗学和民间文学高层次人才。但是,从本科教育来看,目前全国高校尚无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专业,这是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系统工程的一种缺憾。为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对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专门人才的需求,在文科类高校中增设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本科专业十分必要。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以其综合性和现实性的学科特征,对促进经济建设发展,社会和谐稳定能产生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竞争、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流的今天,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使得培养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人才的前景看好。因此,培养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本科专业复合型人才已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在高校增设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本科专业还是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学科建设的发展,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由于与社会学、历史学、宗教学、经济学、民族学、地理学等学科交叉,增设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本科专业可以整合相关学科知识,有利于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有利于学科建设的整体发展。
  
  四、加强课程建设
  
  学校课程体系的建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基础,在一定意义上说,任何课程体系的建立都与国家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因素相联系,其中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是民族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土壤,也是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依据。在我国新课程的改革中,文科类学校将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资源引入课堂教学中,在高校开设独立的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课程,这对于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和提高专业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整个学校教育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课程必须作为素质教育进入学校教育体系,且构成一个相对完备的课程体系。它既可以以基础文化课程的形式出现,还可以以实践课程或生活课程的形式实施,也可以作为研究性拓展课程开设。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从课程目标到课程内容和教材的编写,从实施过程到评价体系都应体现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课程自身的特点。高校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课程教学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水平。教育部门应采取措施,加强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课程建设,支持和鼓励建设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并根据课程建设的基本建设要素、主体建设要素、过程建设要素、教学评价要素和标志性成果与特色等五个方面进行组织评估验收,保证建设成效。
  
  五、加强教学实践环节
  
  与高校其它教学课程相比,由于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的传承内容和形式有其特殊性,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课程的实施过程显现出更强的实践性,更注重实践环节,因此,必须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坚持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调查相结合。根据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的特点,一方面采用教唱民间歌谣,学讲民间故事,临摹民俗图画,演练民俗游戏,观看民俗音像资料等等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认识、理解、接受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传统。另一方面,由于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产生于民间生活中,因而开展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课外教学活动,参与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田野作业”的实际活动,比课本的讲授更具有生命力和趣味性,而且更为重要。因此,对学生的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知识的传播和能力的培养更需要拓展到课外去,如组织开展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采风活动,搜集民间俗语谚语,民间故事,婚葬节庆风俗习惯等等,通过丰富多彩和生动有趣的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活动,让学生接触民间生活、了解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的内涵,从而达到开阔视野和启迪人文情怀、培养学生田野作业实际能力的目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