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苏东坡诗词哲理浅析

作者:张卫东




  在中国历史上,苏轼不仅是一位多才的大文豪,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融合了儒、道、佛家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格精神,性格正直、乐观豁达而超然。一生际遇坎坷却始终毅力不倒,无论身居何处,都能随遇而安,有所作为。在留给后人近三千首词中,总体纵向千年,横向万里,一首首诗词,就像一颗颗星星在广阔的苍穹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人眼中的西湖如同淡妆的“西施”,婀娜多姿,摇曳妩媚,光洁照人,悦情悦性。“增一份太浓,减一份太淡”,她是诗人追求的至美境界,她是诗人心灵和理想的寄托。“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古之圣人追求的山水自然之最美。东坡的理想境界是人融入到和谐的自然之中,人与自然合为一体,物我同化,整个宇宙统一为一体,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诗人热爱、贴近自然,生性虽豪放不羁,目光却细致入微,诗人善于从生活的细节中观察到自然事物的本质,“春江水暖鸭先知”正是作者在社会实践中的亲身体验。融入自然,亲身实践,才能识其规律,谙其本质。“实践出真知”先知先觉的思想,贯穿在其一生的事业中,《石钟山记》言:“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诗人为探求石钟山之名字的由来,亲驾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冒着生命的危险,身临险境,予以考证。不盲目崇拜,不随意亲信,不只看到事物的表象,全凭自身的实践感知,洞悉事物的本质。此时的苏轼不正是第一只涉水春江的鸭子吗?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置身事外,换位思考,也许能得到真正的答案,事物的本来面目。置身庐山中,无论从哪个角度,也只是管中窥豹,未能视其全貌,这说明人的视野和认识上的局限性。“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事物,同一问题,站在不同的角度,会看到不同的现象,得出不同的答案、结果。前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其思路同东坡是一致的,提示人们要换位思考,多角度、多思路的面对问题。高考语文试题“开放型”题目中,无标准答案,言之成理即可。这种尝试,对促进学生思维,拓宽学生视野,有较大的催化作用。解决问题的这一方法和思路无异于一次大的思想解放,而东坡就是此道中的先行者。
  水调歌头·中秋有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赏月词,是苏轼代表之作。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赏月展开描写议论。天上与人间,月亮与人的对话,空间与时间的转换,把自己对兄弟、亲人的情感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明月几时有?”诗人把酒问月,对月宫仙境产生向往和疑虑,寄寓着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诗人是“退”与“进”?“仕”与“隐”?心灵深处的徘徊,萌生了深深的困惑之感。“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面上恼月照人,增人“月圆人不圆”的怅惘,昭示了人事不尽意、不如愿的现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诗人超然物外,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愤不平,同月之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视为一体,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的独特参悟能力。世间万事万物都有着不可违背的规律,很多事是不可逃避和抗拒的。而此时的诗人置个人荣辱于身外,宠辱偕忘,表现出一种洒脱、旷达、豪放的气度。“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诗人心系天下苍生,“共婵娟”既是诗人自己理想的寄托和追求,也是对众人的真挚的慰问和祝愿。此句是诗人超然“出世”又坦荡“入世”的哲学思想的高度体现和结晶。整首词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永恒的宇宙和多变的人生百态两者综合理解和认识。诗人俯仰古今变迁,概括宇宙流转,厌薄宦海浮沉,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意境氛围中处处渗透着哲学意味,揭示着人生理念,达到了人与宇宙、自然与社会的契合。
  前赤壁赋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诗人站在江水边赤壁之上,眺望江山唱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歌声,发出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表现了诗人对世事沧桑如滚滚长江东逝水随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并一去不复返。人在大自然中,生命是那么的短暂,稍纵即逝;个体是那么的渺小,如沧海一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意境更深远了,他揭示了自然变化中的规律,变与不变的结合,无论是人生还是宇宙,都是相对的。“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与物与我皆无穷也……”就是说,从变的角度,向来认定的天长地久,人生百年,都是瞬息万变的,顷刻即逝的。从不变的角度来看,宇宙万物固然无穷无尽,其实人生也是一样绵延不止、生生不息的。既然这样,人就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该保持旷达的乐观的态度。这是东坡“入世”思想的最好解释和证明。
  冯友兰先生言:“中国的哲学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东坡先生是这一哲学思想最典型的代表。他不仅有李白的豪放飘逸,旷达乐观,秉承李白的“仙气”,又有杜甫沉郁顿挫、苍凉悲怆,高度写实,袭“诗圣”杜甫的“实”意。因此,有人称东坡为“地仙”。东坡一生坎坷多歧,官场几度沉浮,情感几番煎熬折磨,但他乐观、务实,积极从政,一心为民。东坡肉,书法“苏体”,黄州、惠州等地卓越的政绩都是他“入世”的作品。其弟子李鹰在其祭文中说:“道大莫容,才高才累……名山大川,还千古之英灵之气。”无怪乎其老师、长辈王安石在送别苏轼远去的背影喃喃自语:“不知几百年,方有此等人物。”用什么作结束语呢?海德格尔《什么是思想》一文中引用荷尔德林的诗句:思想最深刻者,热爱生机盎然。
  张卫东,教师,现居云南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