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英语教学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作者:王 薇
一、语言和文化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不同民族的语言反映和记录不同民族的文化模式;不同的文化模式,对不同民族的语言发展,在某种程度、某个侧面、某个层次上起着制约的作用。而语言作为在文化中最积极、最活跃的部分,社会生活的变迁、民族文化的发展都在其中得到直接和迅速的反应,语言的文化载体功能首先也是通过词语显示出来的。(朱其智。2006)
1.1英语文化中有一句话“词本无义,义随人意”(Words do not have meanings; people have meaning for words),因此英语中往往一词多义。而汉字的产生和汉文化的发展决定汉语词义严谨、具体,“固形忘义”是汉语的特点,也就是“形”对“义”的制约很大。正因为如此,中国的语言学习者在用英语表达时被汉语思维影响滥用类比,常常犯错误,他们认为,“兄弟院校”对应的英语就应该是“brother schools”,因为兄弟一词在汉语中只有一种意义,但实际上应该是“sister schools”,还有他们把“红眼病”对应到“red-eyed”上。
1.2西方人之间,如没有血缘关系,对男子统称呼“Mr”,对未婚女士统称“Miss”,对已婚女士统称“Mrs”。但我们“uncle wang”也频频出现在英语表达中,但实际上这是汉语思维中的又一类比现象。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当然这样的例子很多,这里就不多类举。
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和W.E.Lam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
二、中西文化的偶合现象与文化差异
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可能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这被称为文化的偶合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民族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会有相同或相似的生活体验和经历。这种相似性必然会反映到语言中来。因而在英语和汉语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相同或相似的表达。例如:“披着羊皮的狼”,英语为wolf in sheep’s clothing;“同舟共济”,英语为in the same boat;“打破冰封”,英语为break ice;“三思而后行”,英语为think twice before you act,等等,这样的偶合现象不胜枚举。文化的这种偶合现象,可以促进英语学习者在目的语(target language)学习中的“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
2.1不同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环境不同,因而对不同的事物和经历有着不同的编码(code),分类;不同的民族因不同的宗教信仰,也导致了他们独特的笃信、崇尚和忌讳心态;不同的民族因其发展的特殊历史过程也产生了本民族自己的历史典故,传说轶事。如:文字内涵意义、所指差异。汉语中的“松、竹、梅”能让中国人想起“岁寒三友”,它们包含着“斗霜傲雪”、“高风亮节”、“坚忍不拔”的含义。而和这三者“所指”对等的翻译“pine,bamboo,pulm”在英语文化当中并不具备汉语的文化蕴涵(沐莘.1994)。英语中的“rose”在汉语中对应的是“玫瑰”,但在英语中,它的引申意义很多,如rose除了玫瑰花之外还有“欢乐”的意思,a bed of rose 愉快的处境,to gather life’s roses 追求欢乐,a path strewn with roses 快乐,一帆风顺的一生。blue room 也不仅仅是和汉语中的“蓝房子”对应。它的文化内涵是指美国总统会见至亲好友时的接待室。词的所指范围不同,story在汉语中就是“故事“的意思,但在英语中它还有“事件、消息、内情、传说、热门、遭遇、事情”等不同含义。汉语的“打”要远比英语中“beat,hit”词义广泛,比如“打油诗、打退堂鼓、打落水狗”。在这些词中英汉意义完全对等的比较少,即使是理性意义一样,但其社会意义、情感意义、搭配意义、联想意义、引申意义上也有较大差异(沐莘.1994)。汉语中的“龙”,“生死轮回”,“八卦”,“阴阳”,“气功”等,对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来说必然是云里雾里,不知何物。同样,当我们看到英语中He is a wolf这个句子时,还以为是“这个人很凶”,实为“他是个好色之徒”。
2.2中西文化的差异还有很多,国人习惯从别人的角度和立场思考问题,喜欢即时即景问候和提建议,如“您想借什么书?”“打水啊?”“你该带孩子去看医生了”这在国人聊天时是最常用的,但在跨文化交流时这样便限定了别人的思维或涉及到别人不愿回答的隐私。这恰和英语的语言习惯相反,英语国家的人士一般以自我为主,问问题和提建议相对给对方留的可选余地较大,如“What can I do for you?”、“How about going to see a film?”。人们接受礼物时表达自己态度的差异(一般中国人不会当着送礼物人的面看礼物;而外国人往往会当面拆开礼物并高兴地向人家连声称谢“Thank you. I really appreciate it.”);运用体态语的差异(如:中国人召唤他人走近时常用手心向下,手指向内连续弯曲的手势,这种手势在英语中是在使唤小动物走近时用的;召唤他人走近外国人使用四指弯曲食指向内勾动的手势,而这种手势在汉语中则是极富挑衅性的)。
三、树立文化意识,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在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应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这样做的好处是: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同步可以在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时进行。
3.1如:freeze这个词的基本含义是“冰冻”“结冰”。而在一个私人拥有枪支的美国社会中,一位留学生因听不懂美国人的口语Freeze!(“站住”“不许动”)而被枪杀。在美国社会中,Freeze!却是人人皆知的日常用语。除了语言本身所承载的文化涵义外,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等都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底蕴。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还要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文化背景知识。
3.2如:在中国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尊敬的表示,可在西方,“老”却意味着衰朽残年,去日无多,因此西方人都忌讳“老”,都不服“老”。有位导游讲过这样一件事:在一次带队旅游中,我们的这位导游看到一位美国老太在艰难地爬山时,便上前去搀扶她,却遭到了老人的拒绝。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呢?因为在美国这样一个老人普遍得不到尊重的社会里,老人们养成了不服老,坚持独立的习惯。所以美国的老人都不喜欢别人称其为老人(elderly people),在美国都用“年长的公民”(senior citizens)这一委婉语来指代老人。
四、结语
美国语言学家萨比尔(E. Sapir)曾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背景而存在。因此,英语教学必须注意文化背景的引入。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语音、语法、词汇,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还要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在我们遵守他们文化特点的前提下,准确使用英语。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英语的教与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工作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6](美)Dwight Bollinger原著 方立、李谷城.语言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3.
[7]邵永真.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说明)[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
[8]刘宓庆,(1991)“汉英对比研究的理论问题”[M],《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9]沐莘,(1994)“试论英汉文化对比研究”[M],《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王薇,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