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质疑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王志民




  文言文积淀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于个人修养大有裨益。而学生普遍认为文言文语法难懂,并且学起来枯燥。面对这种情况,向学生强调学习的意义固然重要,而设法使之乐学则显得更为关键。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特点,我尝试用质疑法进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与信心,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读书学习要敢于质疑。“疑”是思维的发动机。读书不质疑,就像在土壤里种上一颗“死豆”,智慧的种子永远不会萌发,顶多是把自己当成一只“空筐”,积累再多,也不过是在别人身后爬行,惟有敢于质疑发问才有长进的可能。宋代陆九渊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陆象山集·语录》),胡适也说“读书要会疑,忽略过去,不会有问题,便没有进益”(《北大学者谈读书》)。古语云:“学源于思,思起于疑。”中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注释和课文说明经过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审定,无疑是要相信的,但相信不等于迷信。我们常常碰到教材上的注释和其他选本上的注释不同,或教材的注释上有歧义和不确切的情形,如果认为教材上讲的绝对正确,无需怀疑,那么,时间长了就会禁锢学生的思维,扼制学生的发现能力,文言文课堂教学气氛也会变得“波澜不兴,死水一潭”,毫无生气。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通过争论,辨明真伪,以理服人。要让学生敢疑,就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关系亦师亦友,营造一种无拘无束的氛围,教师要始终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观念,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技巧,乃至求新求异思维,让他们在思索中接收,在质疑中获取。
  读书质疑,教师要示范引路。心理学认为“疑”易引起定向的探究反射,有了这个反射就有利于活跃思路,发展智力。质疑实质上就是一种探究性学习,质疑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要质疑的问题应该是有歧义的,备课时,教师要深入地钻研课文,对有歧义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全面搜集相关资料,以便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让学生最终获得满意的答案。例如《过秦论》中有“序八州而朝同列”一句,教材的注释是“序:引,招致。招致八州来归,而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其实这种解释是不正确的。八州为华夏九州除秦所在雍州以外的地区,对八州的“招来”是讲不通的。若把八州理解为各方诸侯,则全句前后意义又重复。为此,我查了许慎的《说文解字》,他对“序”的本义解释为“东西墙也”,引申为次序、排列、季节等含义。《汉语大字典》(湖北、四川辞书出版社)中“序”的二十个义项均无“招致”之义,其第九项为“依次排序”。《诗经·大雅·行苇》有“序宾以贤”的句子,即可译为“按照宾客的贤能安排次序”。清代朴学大师俞樾认为此处的“序”是给八州排列次第。朱东润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即按此说。秦统一中国,当然要把全国区域重新进行规划,废除原来周王朝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全国共设三十六郡。我把在备课中搜集到的这些资料和一些质疑性思考的结果带进了课堂,让学生自己分析辨别,看哪种解释更为准确。这样便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他们带着问题钻研课文,最终获得了新的思维成果,一致认为“序”在这里作“排序”讲更为准确。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主动质疑,积极探索,大胆发问,通过独立思考判断,提出新的见解和想法。在学习了《三国演义》这篇课文后,我组织了一次语文课外活动课,让学生谈谈对诸葛亮的看法,《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在众人的心目中已定格为一个“智者”,聪明过人,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可一位同学并不满足这万人一调的看法,而是运用逆向思维质疑:诸葛亮聪明吗?并从四个方面去阐述:事必躬亲,不分大小,“食少烦多”,53岁英年早逝;不会用人,错用关羽,以致赤壁大战中曹操从华容道上逃脱,错用马谡,导致街亭失守;不能招贤纳士,以致“蜀中无大将,寥化为先锋”;不自量力缺乏自知之明,蜀魏力量悬殊,且刘备死后元气大伤,诸葛亮还要六出祈山进攻魏国。我当即表扬了质疑者的可贵精神,对他提出的观点予以肯定。《项脊轩志》这篇散文中,教材对“东犬西吠”的注释是“东家的狗(听到西家的声音)就对着西家叫”。有位学生提出教材的解释太机械,太牵强。我趁机问他何以太机械,太牵强?他胸有成竹地做了解释:“东犬西吠”一句是互文用法,“互文相足”(钱钟书语),也就是语义上相互补充。《琵琶行》中“主人下马客在船”就是属于典型的互文用法,不能机械地理解为“主人下了马客人来到船上”。“东犬西吠”实际上就是“东犬(吠)西(犬)吠的省略。另外联系上下文“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疱而宴,鸡栖于厅”可知,原来归家的大家庭已分割成许多小家,住处相邻,犬声相闻。俗话说:“一犬吠形,百犬吠形。”据此我认为“东犬西吠”应该解释为“东家狗在叫,西家的狗也在叫”。他说的言之凿凿,有板有眼,同学们发出了啧啧惊叹声,一致同意他对这句话的解释。
  大胆质疑,还要细心求证。例如《鸿门宴》“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的“关”和“遣将守关”的“关”。《教参》译为“函谷关”,很多译本也作如是观。可是在课堂上,有的学生提出了质疑:先秦时,中原通往关中难道只有函谷关?为了求证这一问题,我组织学生翻检有关史籍。《史记·秦楚之际月表》载,是年七月,“降下南阳”,八月“入武关破之”,十月“入咸阳平秦”。《史记·高祖本纪》也有同样的记载:“沛公……袭击武关、破之。”史料证明,刘邦所入之“关”非函谷关而是武关(今陕西丹凤县东南)。那么入武关破秦之后,刘邦所守的是什么关?学生查检《史记·高祖本纪》得知破秦之后,刘邦立即做出阻止项羽大军西进咸阳的军事部署:“或说沛公曰:‘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沛公然其计,从之。”《史记·项羽本记》也记载刘邦所守的是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西南):“楚军……行略定秦地。函谷关有兵把守,不得入。又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关……”通过求证,学生明史实,获益大。《信陵君窃符救赵》有一句话“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教参上是这样翻译的:“如姬的父亲被人杀害,如姬悬赏求人报仇已经三年了,从魏王以下,都想替她父亲报仇,一直未得到仇人。”有的同学对这个翻译提出两点质疑。一是内容上前后矛盾。“魏王以下的人都想替她父亲报仇,一直未得到仇人”,这说明得到仇人是非常困难的,就连公子也无法得到,可是后来如姬亲诉于公子,公子就派宾客斩了仇人的头,怎么此时却又非常容易地得到仇人呢?二是与公子的为人不符。公子很能急人之困,如姬父为人所杀,且又悬赏求人报仇三年,想来公子不会不知,又为何不主动相助呢?所以,教参的译文有错,根据上下文关系,这句话应翻译成:“如姬的父亲被人杀害,如姬悬赏已经三年了,想从魏王以下的人中寻找一个能替她父亲报仇的人,可是一直未能得到。”这样的翻译前后意思贯通,合情合理。
  在文言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解疑、于无疑处生疑,对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发现能力和自学能力,培养他们不盲从,有主见的思维品质和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其作用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王志民,陕西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