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语文教学新天地的拓展思路

作者:沈还斌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的教学改革,特别是语文教学,是一个最响的话题,但进行了这么多年,似乎是越来越不知如何教学。听专家报告,或别人经验介绍,觉得很在理,也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可实施起来,一节两节观摩尚可,这热劲一过,师生都兴味索然了。因此,一些赛教评选活动,总是在几篇典范文章上花费很大精力,精心设计,反复试讲,以期取得满意效果,每个步骤都严丝合缝,提问回答滴水不漏,这让人想到了舞台上的台词,纯属作秀。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并无多大指导意义。
  就语文教学来讲,我以为困扰它的根本问题并不在于具体教学方法,讲解也好,讨论也好,或者多媒体教学,本质上并无太大区别。而根本问题在于我们语文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教学理念。即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到底教什么,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应该学什么?这似乎不是一个问题。因为所有的人都拿着相同的教材,学习相同的几篇文章。而我们的语文教师,用相同的思维方式,即采用教理逻辑方式,用严格的公式化,程式化的步骤来解读文本,把语文中一些很形象的问题,有很大想象空间,或是概念宽泛、意蕴深刻的问题,用一个个死板的概念,固定的结论来回答它,这就是语文的路子为什么越走越窄,语文教师苦不堪言,而学生越学越索然无味,以致走进死胡同的原因。
  
  二、从传统语文教学中吸取营养
  
  在我国传统教学中,语文教学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至少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孔子授《诗》、《书》吧?可是今天一说到古代语文教学,马上想到的就是死记硬背。想到“春香闹学”中陈最良讲解《诗经·关雎》;一说到作文,马上想到八股文的死板套路。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至少不是全面的看法。古人在语文教学中,是有一套成功经验的,他们重视文本诵读,背诵,但在解读发挥时,也并不拘泥一字一句。更重视诗文的思想意义和社会意义,因此“文以载道”便成了为文的传统。他们总是能把经史中的微言大义发挥出来,以期为当时社会政治服务。清末康有为把《春秋三传》发挥为三种社会理想,固然有些牵强,但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宋人柳永,晏殊,辛弃疾三首词中写情感的句子概括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那是无人不知的。我们随便翻开唐宋八大家文集,可以看出这些从科举出来的人,并不是我们所说靠死记硬背的迂腐学究。如王安石《伯夷》一纠正“偏见独识”;《子贡》鉴别“传之者妄”;《读孟尝君传》则看出“鸡鸣狗盗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再如苏轼,谈到贾谊,则评他“志大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说晁错“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使错自将而击吴楚,未必无功……”。这些精辟的见解,都不是原文字词中的问题,岂是单凭死记硬背得来?即使说到八股文,也不能一概而论,余秋雨先生说:古代教育(科举)腐朽没落,根本弊端在于内容而不在形式,自宋明以来,只按经书“朱注”,不能越雷池半步。试想,我们的学生如果有新的观点、独到的见解,即使按照八股文形式作文,破题,承题、起讲……又何尝不是结构严谨、过渡自然,首尾完整的好文章呢?
  就现当代而言,叶圣陶,朱自清,这些语文大家,都当过中学语文教师,他们在教学中,似乎也没有怎样“精心设计”,课堂程序很是平常,不着意安排亮点。据说沈从文的语文课,特别是写作课讲得并不精彩。为什么他们都能于不经意处,焕发出永久的语文教学的魅力?是否值得我们的深思?
  
  三、如何走出语文教学的死胡同
  
  首先是突破文本,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
  中学语文教学,以统编教材为中心,每学期30余篇文章,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的,我们必须有所突破。从目前高考应试和学生走出社会的接触面来看,其语文知识面比中学语文教材要宽泛得多,也灵活得多。目前中学生语文知识面窄得难以想象,许多学生,甚至是“好”学生,除了课本上几十篇文章,几乎没有涉猎过其它作品,写起文章来,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话,几个例子,几个名人;而我们语文教师也就抓这几十篇文章,反复研读,逐一分析,精彩段落,字斟句酌,教师不可谓不专,学生不可谓不勤。这实在就是一个误区,它的直接后果,越是专心,踏实的学生,越是成绩平平,甚至语文能力低下,特别是作文,枯燥乏味,以致除了能做几道语文试题,不知其它,说语文是工具吧,他们连这工具也使用不好。
  其次,语文教师既要吃透教材,还要跳出教材。
  目前语文教学,字词句段,已是一种程序,也有把这个程序设计得很精彩的,作为具体的一节课而言,本身是无懈可击,甚至尽善尽美了。可长此以往,即使篇篇精品、字字精讲,又能装进去多少呢?这里所说跳出教材,是说以教材为引子、为纲目,辐射到相关的领域,进入一个语文的大世界,“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常提到语文的精讲多练,如果仅就教材内而言,还是太狭隘。即以传统教材中的《岳阳楼记》为例,就只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问题;《醉翁亭记》,也只有“与民同乐”的问题。教师如果向上追溯到孟子的“民本思想”,下延伸到当今的和谐社会,那么学生的知识面将有很大拓展,思想也应有一个升华。现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有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讲《论语》,《庄子》等。从传统文化,从国学角度,有人认为这是把经典庸俗化,文学名著市场化。但我以为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能把一些深奥的东西通俗化,再广泛联系社会人生,人情世故,学生便有更多学语文的热情,也能改变他们单一的定向的思维方式。古人云:读书当知出入法。这入乎其内易,出乎其外难!
  其三,语文教学要扣紧时代旋律,把握时代脉搏,联系社会,关注民生、思考人生。
  语文是与社会生活关系最密切的一门学科,我们语文(作品)内容,本身就是不同时代社会生活的反映,是社会现象的真实记载,它反映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对社会现象,重大事件的是非判断,我们分析文本,实际上就是分析社会,解剖人生,当然也是在分析作家人品,学识、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取向。
  即以在中学教材中出现的三首诗为例:
  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王安石《叠题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三首诗同一诗体,写的是同一事件。我们想要分析解读一首诗本身不难,但我们把它们放在一起,对三人不同见解进行分析,联系到三个时代:晚唐——北宋——北南宋之交。以及这三个人政治生涯,生活境遇,我们就会发现,这些因素与他们各自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是紧密相关的,这样一解读不是能让学生思路大大拓宽吗?
  我以为语文教学,一个关键是“活’字,不单是说教学方法灵活,更主要是教学观念、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因其语文内容博大,宽泛,我们语文课堂不仅要有勤学的书生,更要有知识渊博的学者;胸怀天下、关心民生的国士;思维敏捷,见微知著的智者。或长于辞令,或长于谋略,只要是人格健全,应该有方方面面的人才,这才能真正体现大语文无处不在,体现语文学科博大精深!
  沈还斌,教师,现居陕西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