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文本重构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胡春梅




  文本重构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内涵。在中学语文教学的语境中,如果把“文本重构法”当作一个完整的概念来看待,“文本”指的是中学语文教材上的文章,“重构”指的是从不同的层面重新组织、建构中学语文教材上的教读文章。
  文本重构法并不是一样全新的教学方法,但把它作为一种理论提出来并主动运用到中学语文教学课堂上的情况并不多。本文试着总结这一教学方法的基本特点,并探索它在中学语文教学方面实际应用的可能性。
  
  一、为什么要进行“文本重构”
  
  1.从中学生的人生发展认识“文本重构”的意义。
  上课实际上是上“人”,而不是课;教师实际上是“用”书,而不是“教”书。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人文学科,在素质教育中应着重以其人文性的一面促进当代中学生(“人”)健全心智的形成。
  中学语文教育长期受到“诟病”,现在依然面临很大的困境。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有一个相同的困惑:为什么一篇美文在经过老师的讲解之后就变成了一堆知识的碎片,它们的名字分别叫文学常识、生字词、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把这些经典的词语串起来,就是我们中学语文教育的经典模式。因为有了这一模式,语文课成了最好上的课——教师照本宣科地一一讲过就可以了,但这样一来,本该最有意思的语文课也变得枯燥了。枯燥的原因就在于这样的语文课似乎有“本”有“根”,但却无“血”无“肉”——那一篇篇风情各异的文字被一部分语文老师做成了知识的“标本”,谁会对“标本”产生感情呢?
  中学语文教育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大环境让中学语文的改革显得比较艰难。能够把握好语文的“根本”而又还原出文本“血肉”的语文教师确实有,不过占的比例很小!高考造就了大批人才,但一切瞄准高考的功利氛围也让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人文精神。从中学生长远的人生发展来看,语文教师应该主动通过生动感性的语文课堂去拓展学生的心灵空间。
  既然语文要给学生提供人文方面的教育,教师就要对语文教材上的文章进行处理。这种处理不能再沿袭中学语文一般的处理方法,而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重新进行建构。这是文本应该进行重构的第一层原因。
  2.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待“文本重构”。
  选入教材的文章和作为“读者”的学生之间存在着不对等的关系。文章的背后往往站着一个有着宏阔精神世界的人(作家),而大部分中学生在文化积累、知识结构方面存在不足,这一情况在电脑时代反而显得更加突出。两者的关系怎么协调?
  选入教材的文章往往具有典范性,他们的作者往往是名作家。之所以称他们为名作家,是因为他们能够以独特的视角、风格化的语言透视社会人生。他们的视角背后隐藏着独特的人生经历,他们风格化的语言昭示着不同的性格。例如语文读本上有一篇《合欢树》,它的作者是史铁生。《合欢树》着重写的是作者对母亲的回忆,但题目却不是“回忆母亲”,而是“合欢树”,为何?这个题目就意味着作者看待世界的独特视角,学生如果能理解题目的含义,也就直接进入了史铁生的内心世界。这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着悲悯、感伤和温馨,这种文字的风格对应着作者深层的性格;而作者性格的形成又和他坎坷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作为语文教师需要思考,是让学生仅仅学一些生字词或优美的语句,还是让他们走进史铁生的内心世界?我们应该引领着学生走进作家的内心世界。我们如果能理解史铁生,我们就会理解和他有一样遭遇的身边的人;我们如能理解身边的人,我们迟早会理解生命本身。
  当代中学生生活的圈子往往很小,他们没有那么多的人生体验,这是事实;但惟其如此,才应该进一步强化他们的体验,而不是弱化。为了能让学生走进作者宏阔的精神世界从而自身得到提升,教师就需要在文本作者和文本读者之间搭起一座桥。这座桥首先要以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出现,但最终要引向高远的彼岸,这种由教师完成的转换就是“文本重构”。
  
  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文本重构法
  
  语文教学不仅仅体现在一两节课上,它是一个系统化的开放式教学过程。文本重构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贯穿始终。下面分别说明。
  1.文本重构法在预习环节的运用。
  语文课需要预习,但预习不必局限于教读的文本。仅仅找生字词的预习是一种浅层次的预习,教师可以在预习环节就让学生试着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有相同幸运的人很多,有相似遭遇的人很多,有相似感慨的人也很多,有着相似经历但却做了不同选择的人更多——能让学生的眼睛看到这些吗?
  还是以史铁生为例来说明。史铁生在20岁那年双腿残废,当他站在40多岁的门槛上回望自己的前半生时,才发现20岁只是自己苦难人生的开始。让无数人感慨的是,他不仅没有放弃生命,反而通过奋斗让自己的人生放射出耀眼的光芒。预习史铁生的文章时,教师是否可以让学生在了解史铁生的基础上再把目光转移,看看自己的身边或者社会上有哪些人和史铁生经历类似?看看他们做出了怎样的选择?再提示学生想一想不同的选择对应着怎样不同的精神世界?具体而言,可以让每位学生在学习史铁生的文章之前都找出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可以是身边的人,也可以是从书上电视上看到的人。这个人要和史铁生有类似的经历,但不一定有共同的选择。正式上课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交流和讨论自己找到的事例。
  这种预习,等于给定学生一个主题(主题来自教读的课文),然后让他们自己去建构新的内容。这里的文本重构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可以想象的是,这样的文本重构能够有效地开拓学生的视野、激荡学生的思维。
  2.文本重构法在课堂教学环节的运用。
  课堂教学环节的文本重构主要是由教师来完成的。重复一下前文的话,“文章的背后往往站着一个有着宏阔精神世界的人(作家)”,教师要善于在作家和学生之间搭建一座桥梁。
  不同的文章有着不同的重构方法,有时表现为文章的“重组”,有时表现为适当的“补充”,有时是变换“视角”,有时表现为主题的“延展”,等等,不能一概而论。这里仍以上文提到的史铁生的《合欢树》为例。
  在《合欢树》这篇文章中,重构可以表现为变换视角。作者是从儿子的视角去审视过去的岁月,字里行间充满了儿子怀念母亲的深情和儿子愧对母亲的自责。我们通过阅读文章,能够概括出作者复杂的心情;但文章不应到此结束,因为从母亲的角度去看,母亲的心情可能一样复杂。史铁生希望母亲在天国不再受罪,课堂教学时我们可以假设天国真实存在并且他的母亲可以看到人间的儿子,那么,她的心情有可能是怎样的?文章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为人儿女者的心情,文本重构意在让学生试着理解为人父母者的心情。文章还可以进一步重构,教师可以试着让学生把叙述的人改为母亲,看有什么效果。这种变换视角的文本重构能让学生非常深入地理解人间的亲情。
  3.文本重构法在作业环节的运用。
  作业环节也可以运用文本重构的方法。作业环节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是课堂教学时文本重构的延续,也可以另辟蹊径。我们在教授扬子《十八岁和其他》这一课时,最后留给学生这样的作业:联系自己的家庭生活,模仿课文的句式,先从父母的角度给孩子写一段话,然后再从孩子的角度给父母写几句回应的话。这种作业形式就可以归结为文本重构,即在原文本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验进行再创作。这种方式既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又可以开拓学生的心智,从而使语文教育回到学生自身并回应了语文教育的本质要求。
  
  三、结语
  
  文本重构法能否作为一种独立的教学法提出来可供商榷,并且在其内涵和外延方面我没有给出一个严格的界定,但作为一种处理文本的方法,无疑可以较为广泛地应用。文本重构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引导作用,它以开拓学生的心智为侧重点,从学生的生活开始并力求最终回到学生的生活。
  最后我想说:语文是属于生活的,它是有“血”有“肉”的。
  胡春梅,教师,现居江苏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