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课堂提问要把握好三个度

作者:赵福俭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往往有如下情形:有时满堂异口同声,轻而易举;有时全班沸腾,不着边际;有时一堂沉默,无人回应,十分困惑。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其实,症结在于提出的问题是否切合于教学实际、学生实际和教材实际。课堂提问既是技术,又是艺术,在“提问”上狠下功夫,则是一堂课产生亮点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提问时,我们在把握前面原则的前提下,一定要把握适度,选准角度,挖掘深度,这样就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优化。
  课堂提问必须要选择时机:或在困惑之时,提出关键疑问,点活思维方向;或在众说纷纭之际,选取一问题进行讨论,使其柳暗花明;或在答案揭开之时,深一层提问,挖掘出更有意义的内涵。因此提问必须做到:
  
  一、把握适度
  
  就是提问要有节奏,井然有序,将问题进行预设,适时提出。如把握不准,提问过多,则为满堂问,学生易懈怠;提问过少,则有不启不发之嫌,呈死水一潭。所以提问要适度。如学习汪曾祺的《萝卜》时,我选准时机,适时提了如下问题:(1)请设计一张表,把文中写到的所有种类的萝卜及吃法一一填入表内,此题较易,学生认真浏览全文,对号入座,很快将表格填完,丝毫不觉有难度。(2)接着问:作者抓住了萝卜的什么特征写的?找出答案:1.绘形:如写紫萝卜“大的如一个大衣扣子,扁圆形”。2.绘色:如“穿心红萝卜”外皮呈紫红色,如此一问就拓宽了教学内容。3.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国外的萝卜?寻出理由:旨在表达中国的萝卜最好,一股浓浓的乡情自然流露出来。三个问题思路清晰,由浅入深,学生一目了然,不仅明白了内容,还加深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收获颇丰。
  
  二、选准角度
  
  课堂上,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同一问题,往往有多维的视角,如何选取最佳角度常常很讲究。因为选准他不仅能活跃学生思维,而且能疏通阻塞,思维流畅,让众多问题迎刃而解。如学习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时,我问:为什么只选《最后一片叶子》作题目?启发学生:题目就像一幅画,它暗示了内容,本身就是悬念。得出答案后,再换一个角度:老画家的杰作是什么?就是现在的题目《最后一片叶子》。两问两句话,快而省,简单明了,击中要害,学生开心,教师满意。
  
  三、挖掘深度
  
  平淡的提问,学生收效甚微,只起到浮光掠影的作用,因此,在必要时加点深度,使学生咀之有劲,品之有味,从中尝到探究的乐趣。如学完苏轼的《石钟山记》,我们师生探讨:如把本文当成游记散文,那么文章之美体现在何处?共同分析,得出结论:文中多次对声音的描写,彰显了文章之美。今仅举几处证明之。其一,鸟声。如“山上栖鹊闻人声亦起”“碟碟云霄间”“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之中”此声音,人闻知颇有怪异甚至悚然之感,但却又恰恰反衬出此处的宁静及人迹罕至之情形。其二,水声如“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作者把恐怖的水声,却说成美妙的编钟之声音,让人产生一种别样的心情。其三,笑声,如“余固笑而不答,因笑迈曰”“笑李渤之陋也”如此“三笑”足见作者对来人的警醒,一腔忠言,不言自明。这一换位思考,不仅扣住主旨,理解了文章内容,又在此基础上,领略了此文的文学之美。
  优化课堂提问,既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一个常新的话题。我们只有在实践中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反复总结取舍,才能寻到更好更佳的途径。
  赵福俭,教师,现居山东微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