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在批注中让学生阅读从被动走向主动

作者:甘丽卿




  在这个变化日益纷呈的时代里,我们的语文教育也在改革的道路上不断地探索着。新课标的提出,高考试卷结构的调整都在促使每一位从事语文教育的老师们做出深深的思索;而作文分值的提高,中外文学名著考查的涉入更促使教师们去寻找更有效地教授方式。如今的社会,电脑、MP4、手机等各种各样的科技产品极便捷地为我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学讯息。读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浏览到各种体裁的文章,为我们的阅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那种香茗一杯,钢笔一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情景却少之又少。大多的读者包括我们的中学生们,他们要么为完成作业而阅读,要么为获得自身的轻松而阅读。根本做不到“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从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再说课堂上教师们根据教参提供给学生们的段落大意、艺术思想、写作特点也是一种阅读模式吗?它能否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呢?所以我们提倡真正意义上的批注性阅读。它对于完成我们的新课标提到的“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具有直接作用。
  批注性阅读在唐代就已经出现,最初是诗、文的点评,发展到明清时,对长篇小说的点评也出现了,甚至出现了无书不评的情景。当时点评的很多文集已经成为经典书籍。如《金圣叹诗文评选》、《脂砚斋全批石头记》等,之后批注之风日渐衰落。但回顾近代,仍有很多伟人学者都很注重批注,并从中受益匪浅。如列宁读书时喜欢在书页的空白处写下各种各样的批注:有赞叹,有启发,有反思。他的经典名著《哲学笔记》就是他在读哲学书籍时,根据所写的批注和笔记编写而成的。我们的毛泽东一生酷爱读史书,尤青睐于二十四史,他在研读二十四史时,用不同颜色的笔写下大量圈画和批语。1998年档案出版社出版了《毛泽东点评二十四史》,成为读书人所珍爱的书籍。既然批注性阅读是古已有之,并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喜爱,下面来探讨批注性阅读的特点。
  
  一、批注性阅读是个性化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
  
  传统意义上的语文课堂教学往往是以教师的分析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在讲台上一厢情愿地自演自唱,把他们备课中所获得的各种解读文本信息,传递给学生。即使学生对于问题的解答有所偏差,也会谆谆教诲引导他们往设定的方向走,并告知他们历来专家们都是这么认定的。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必然会扼杀学生的阅读个性和积极性。每一个学生都是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由于性格不同,阅历不同,他们对于相同的文体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想感情等运用想象与联想,对作品中所描绘的形象进行补充,扩大甚至改造,于是出现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情况。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尽可能地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的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创作背景,来体会作家的感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同时也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个性化解读。鲁迅说:“作者用对话表现人物的时候,恐怕在他自己的心目中,是存在着这人物的模样的,于是传给读者,使读者的心目中也形成了这人物的模样。但读者所推见的人物,却并不一定和作者所设想的一样。”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向被公认为优美的抒情散文,但有学生就批注认为,课文第三段所描写的月色下荷塘所运用的比喻句如“荷叶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如刚出浴的美人”等喻体就显得浅显,普通,韵味不足。教授《祝福》一课时,关于“祥林嫂抗婚”这一情节,同学们的批注就不尽相同。有的认为这一事件赋予了祥林嫂反抗封建制度的精神,而相反的观点却认为是对封建礼教“好女不事二夫”的顺从。
  
  二、批注性阅读是思想交流的过程
  
  阅读是人们从外界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但对中学生而言,它的前提条件必须是自发的,自主的,而不是带着指令性的任务为完成一定量的作业而阅读。所以在阅读过程中一方面我们自身的个人经历和文本产生了碰撞与作者进行了思想交流,从而更清楚地看到了自己,认识了自己。另一方面,我们在文本中见识到了以前所未见识过的事物,感受到了自己所未经历过的情感,为作品中人物的至善至美的行为所打动,从而在思想上升华了自己的灵魂。批注性阅读甚至能够创造性地解读文章,提炼出作品中或者是作者所没意识到的意义。德国的尧斯说:“只有阅读活动才能将作品从死的语言材料中拯救出来并赋予它现实的生命。”比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尽管海明威曾经说明这部作品中的老人就是老人,大海就是大海,没有什么象征意义。但是不管是美国的读者还是其他国家的读者都已经把老人看做一种硬汉精神的象征。它鼓励人们在困难面前要勇于战胜自己,不屈不挠地追求自己的目标。批注性阅读既然有这样的特点,那么在应试教育曾经长期主导下的课堂上,实施它又需要哪些条件呢?
  (一)营造轻松环境,激发批注兴趣。
  据报载,一些大学的图书馆每年都要耗费一定的人力来处置一批被涂鸦的书籍。就此我们暂且不论中国大学生的文明素质,单就他们的涂鸦进行点评。它给老师们相当大的触动,特别是农村中学的教师。因为他们的老师在黑板上写出板书,下面的学生都不一定在课本上或笔记本上做下批注,所以追究大学生们的“批注”,可能是宽松的没有压力的读书环境更容易触动他们内心的情感,从而情不自禁地在书刊里写下他们的体会。而我们的中学生几乎是担负为解读课后疑问或回答老师在课堂上的各种问题这一思想的前提下进行的,所以他们的阅读是僵硬的干涩的。作品里面美好的情感无法进入或者永驻他们的心灵。他们是为考试而阅读,当你问及他们最喜欢哪一篇课文时,他们也找不出最好的答案,而改变这一现象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多在课堂上开展批注式阅读。它是民主、自由的,学生真正做到了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
  (二)巧设多样问题,释放个性化阅读。
  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作者之间进行的一场无言的对话。读者的文化素养、审美价值不同,对话的内容也就会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课堂上的批注不应当有太多局限性。它不能等同于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纸张上作答这一形式。如果问题一样,答案一样,学生的个人心得就仍然会往同一方向发展,也就体现不出阅读的差异性。古人对诗文小说的点评是各种各样的:有自身的情感体会,有对字词运用的理解,有对谋篇布局的补充,等等。笔墨少的只有一个字,如“妙”、“趣”、“好”,多的引经据典,长篇大论,皆而有之。因为学生在这个方面涉及的较少,(平时接触最多的也只是抓住某一点做一些读后感)所以起始阶段教师可以印发一些古今学者点评的范文给学生参考。教科书上有相当一部分的文章在历史上皆有点评。如金圣叹点评的《邹忌讽齐王纳谏》、《林冲风雪山神庙》等,之后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抓住点评的几个点进行批注。可以从字词、修辞手法、句子内涵入手,也可以从文章的结构、文章的选材剪裁等角度入手。因此教师在问题的设置上应当有一定的广度或者多义性。如抓住某一个精彩段落进行批注,或者就文章中的优美句子进行评价。上《囚绿记》时关于文章的主旨就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学生就认为作者是单纯地赞美常春藤追求光明,追求自由的精神;有的就认为是赞美我中华民族忠贞不屈的气节。只有当批注如百花盛开,多姿多彩,才能敲击学生的心灵,引起他们阅读的兴趣。
  如果说课堂上的批注,教师们还设置了一定的束缚,只让他们在一定的范围里进行思想碰撞,那么走出课堂后,学生所阅读的文章就五彩斑斓,教师们无法把握住他们的思想轨道,也许就不一定能达成相应的目的。所以教师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印发精挑细选的文章,留出一定的空白让他们进行点评,或者强调某一次的阅读都应抓住哪一个方面进行点评。
  “读书有千万,自读始为宗。”如果学生养成了在阅读中书写自己点滴感受,不管是情感上的追忆还是灵魂上的震动,或者写法上的启发,都会促使学生吸收个人的营养物质,从而在思想和学习上提升自己,成为更具有独特个性的社会人才。
  
  参考书目:
  《看书琐记》(1934年)《鲁迅全集》第五卷,第429-430页
  《毛泽东圈注史传诗文集成》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9月出版
  《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3月出版
  《金圣叹诗文评选》岳麓书社 1986年3月出版
  《文学修辞批评》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年4月出版
  甘丽卿,教师,现居福建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