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阅读教学有效策略谈

作者:仲雪箐




  一、简约地处理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比较多,为了在教学中全面地落实新理念,教师在内容上面面俱到地“倾囊相授”,在形式上五彩缤纷地“精心包装”,课堂上出现了内容复杂、程序繁杂、氛围嘈杂的现象。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应简约地处理教材。
  1.目标设定简明扼要。目标不但要把“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融通整合,而且要将简明的教学策略和简洁的教学流程融于目标之中,传达出了实现目标的行为方式及技巧,简明扼要地显示出了教学的整体立意。
  2.文本处理简约有度。一篇课文,可讲可学的东西相当多,要寻找到可为之处,舍弃不为之处,聚焦、放大、凸现所“为”的地方。
  3.教学方法简要实用。科学运用声、色、形俱全的现代媒体,把读、问、讲这三种传统方法有机地结合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现代理念中,灵活地运用,体现出了启发式教学思想,显出实用性。
  
  二、积淀语感,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对一种话语系统的敏锐感觉,它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的能力。培养语感是语文课有别于其它课程的个性和本质特点。
  “读”是语感教学的第一教学法。朗读能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出口的声音传递着作品的思想、情感、形象和韵味,增强了语言文字的可感性。模仿读,能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音节律,受到直接、强烈的感染;讲解读,能从整体上熟悉内容、把握思路、了解主旨,同时触发语感,即触发对文章的结构、文章的气势和文章的质地等多方面的整体的笼统的感受。
  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让他们进一步感悟课文语言之神妙,洞察语言之精髓,把握语言之理趣,从语言实践中习得语感。
  语感能力的提高,既需要对语言的理解、感悟,更需要对语言的积累。厚积才能薄发!让学生在读写词语中积累词语,在背诵中积累句子,这是语文教学的传统,也是语文教学的精华,因为它是积淀语感的有效方法。
  
  三、引导学生提出“语文”问题。
  
  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不少,但许多不是语文问题。
  什么样的问题才算是语文问题呢?我们认为,能反映语文性质的问题才能算作语文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的基本特征。”
  语文的工具性体现在字、词、句的积累和运用上,体现在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写作技巧的掌握上;语文的人文性体现在作者与读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学语文,就要用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来掌握工具。只有掌握了工具,才能很好地运用工具进行有效交际。所以,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要从人文性的角度切入,着眼工具性。
  
  四、注意文本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价值取向源于作品的客观性和编者对作品的认同性。作者创作一部作品,总有比较明确的价值取向,这就使作品所提供的主题或艺术形象在诞生时就具有了一种比较固定的属于它自身的属性,也就给读者的第二创造提供了一定的规范性。另外,任何文学作品一经选入课本,就有其特殊的客观规定性,从教材编写的角度看,再开放型的教材也有一个或严密或松散的体系,要做好这个工作,编者自己心中对作品有一个明确或基本明确的与作者的价值取向基本一致的结论。由此看,价值取向源于作品的客观性和编者对作品的认同性。
  独特体验源自读者的主观能动性。任何人阅读文学作品,不是纯客观的、消极的、被动的,总是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每一个读者都有不同的生活经验,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思想感情和文化修养,因此,阅读中的感受、体验和认识往往与作家自己在创造形象时的感受、体验和认识并不完全一样。
  “价值取向”是思维的集中,“独特体验”是思维的发散。学生不应该排斥教师“导”之下的“价值取向”,教师不应排斥正确价值取向基础上的“独特体验”。
  仲雪箐,教师,现居甘肃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