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逆向思维在写作中的

作者:张梦丹




  人们都习惯性地认为只有向前,才是在进步,才是好的,孰不知在田间插秧时,你若一边插一边向前进,则会踩坏自己刚刚插好的秧苗。可见,换种方式,逆向思维,你会得到不一样的效果,这也是一种智慧之举。而写作时,如果我们只会顺向思维,人云亦云,就会落入俗套,常常在考场作文中与众人“不谋而合”,形成所谓“套板反应”。要想跳出固有的模式,逆向思维会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一、逆向立意境界高
  
  “意”是文章的主心骨,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以好的立意是一篇文章成功的关键。然而很多学生只满足于观点正确,因而造成了立意上千人一面,人云亦云的现状。这是思维惰性的表现,也是思维局限的体现。其实事物都是有两面性或多面性的。当别人都习惯性地朝前想,而你却向相反方向去思考,也许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你的立意与众不同,既新颖又高远。比如,一般人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特别是读书,一定要认认真真,一丝不苟,才是读书人应有的态度。而马南村则强调读书也可以不求甚解(古人也有过类似的观点),因为“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不要死抠一字一句,因小失大。这种一反常态的提法,正是一种逆向思维,能启发读者对读书方式有一种全新的理解。
  立意的逆向思维是一种对人们旷日持久,习以为常,从来如此的固定思维的一种颠覆,这样固然能带给人们耳
  目一新的效果,但是我们也要注意,不能盲目地逆向,新的观点一定要能站得住脚,一定要考虑这个新观点适用的限度和条件。
  
  二、旧材逆思出新意
  
  人们对有些题材、材料总有一些约定俗成的理解。比如说到“蚕”就会想到“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奉献精神;说到“蜜蜂”就会想到它的勤劳和团结;说到“竹”就会想到“虚心抱节”想到君子;说到“秋”就会想到“树树秋声,山山寒色”的冷色调的悲凉。由于长时间以来人们总习惯认识事物的某一面,而忽略了与之相反的另一面,这反倒留给人们巨大地思考余地,思考这一事物的别样的精彩。反其道而思之,反其意而写之,往往会有新颖独到的惊喜。所以说“蚕”也有“作茧自缚”的一面;“蜜蜂”也有“不知辛苦为谁甜”的盲目与悲哀;“竹”有“嘴尖皮厚腹中空”的脸孔;而“秋”在苏轼的笔下也变成“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的美丽季节。因此,我们平时在看待事物,运用材料时不要仅凭经验主义行事,生搬硬套地沿用前人的理解,可以尝试逆向。这样既有新意同时又能一材多用,使同一则材料使用的空间更大了。
  
  三、情节逆构出意料
  
  情节是在叙事类的文章中以人物为中心的事件的演变过程。它有一定的结构顺序(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有时有序幕和尾声)和逻辑顺序。
  1.在结构顺序上,有时逆构(倒叙),可以使故事悬念迭出,先声夺人,使文章结构变平滞为活泼。如此,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祝福》就是逆向构思。先写祥林嫂的死的悲惨结局,然而再叙述她的半生事迹。这样,很容易使读者由“果”思“因”,脑海里藏着一个悬念,欲罢不能,激起了读者进一步读下去的兴趣。
  倒叙是在记叙类的文章中比较受欢迎的一种叙述方式。但是在使用时也应注意不可为倒而倒。如果文章反映的事件历时较长,情况复杂,才适宜用倒叙的方式;对于时间跨度小,情节简单的事件则不必用倒叙的方式,否则会给人一种故弄玄虚的感觉。
  2.在逻辑顺序上。读者总是按照作者的叙述合乎逻辑地去猜想故事的结局。而如果作者能在情节运行发展中制造大逆转、大反差,颠覆人们的思维逻辑,有时会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比如美国作家欧亨利的著名的短篇小说《警察与赞美诗》,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情节逆转的故事。
  由此可见,在写作中巧妙运用逆向思维是一种十分有效而智慧的选择。教师在作文指导中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训练。使学生逐渐摆脱习惯思维的束缚,想别人不曾想、言别人未曾言,写出深刻而新颖的好文章。当然,运用逆向思维时要注意,必须经得起推敲,只有严格遵循客观规律,才能避免走向刻意“标新立异”的极端。
  张梦丹,教师,现居湖北黄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