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重读《潘先生在难中》
作者:徐汉晖
然而,笔者最近又读了一次《潘先生在难中》,有感于潘先生的自私苟且、滑稽可笑,但在笑过之后,对潘先生不由得产生了一点同情。从人性化的角度来分析潘先生,尤其是站在丈夫和父亲的角度来考虑,潘先生实在是一个难得的好人。从当时的处境来看,潘先生也并非没有值得同情与可怜之处。潘先生是一个兼有喜剧和悲剧的两面性人物,其复杂的人性特征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笔者试图从两个方面来深度解析潘先生,以期对潘先生这一形象作更科学更全面的定位。
一、恶劣的社会环境。潘先生是一个特定年代里的小知识分子。创作于1924年的《潘先生在难中》跃动着强烈的时代脉搏,它所反映的创作背景是在当年九月发生在福建、浙江、江苏之间的江浙战争,这是一次直系军阀和反直系军阀之间狗咬狗的战争。当时叶圣陶正在上海,对这次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是亲见的,因此,这篇小说是对军阀战争所制造的骚乱和灾难的最直接反映。潘先生及其一家生活在这样军阀混乱的年代里,当时兵荒马乱、人心惶惶,人人都为保住自己的性命和财产而努力。同样,作为父亲和丈夫的潘先生也不例外。生存环境对形成一个人的人生态度、思维方式、心态基调有着重要影响。生存是人类最基本的权力,如果连生命都没有了,附着在身上的其他东西又还有什么意义呢?作者在对社会进行冷静客观的分析之后,选取潘先生这个小知识分子作为代表,以他在战难中避难求得一家人安全这一事件来反映当时整个社会的黑暗混乱,由此也说明了当时生存的艰难与不易。
叶圣陶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来进行创作的现实主义作家,其作品着眼于平凡人世态的炎凉和平凡人的悲苦,重视作品的社会意义,反对趣味主义和那时“盛行的艳情滑稽各派”。可以这样说,作者进行创作的意图很大一部分是在控诉黑暗的旧社会,虽然也对如潘先生这样的小知识分子的一些自私行为给予了幽默式的嘲讽,但更多的是同情。
小说一开始,潘先生精心策划并指挥首尾一气的长蛇阵就一下子将读者带入了充满讽刺意味的喜剧氛围中,使读者不禁哑然失笑。但笑过之后不禁替潘先生回想,在那个时候那样的环境中他除了这样做之外还能有更好的办法吗?每个人都有为自己利益考虑的权利,作为一名普通小学教师的潘先生也不例外。生存是每个人都应有的权利,而生存的基础就是要具有生命,为了维持生命,为了让自己和家人的生命继续延续下去,他只是在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罢了。当他见不到混乱人群中的妻儿时,他“禁不住浸出两滴泪”。“浸出两滴眼泪”,看似作者对潘先生的嘲讽,但让我们来细想一下,作为一个男人的潘先生伤心到流出眼泪,可见他的焦急之心,人们常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是的,男性的感情大多是深沉的,是不易表露出来的。但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他对失散妻儿的牵挂和担心,种种这些都说明了潘先生是一个好父亲、好丈夫。作为一个普通人,家人能够平平安安就是最大的幸福,而潘先生所追求的也就是这些。希望自己的家人平安,这也是我们每个人所具有的思想和情感。文中又描写到潘先生为一两个铜子,磨破嘴皮与车夫反复讨价。讨价还价,这也是每个人都有的特性与本能。以最小的投资获得最大的利益或者报酬,这不是每个人所想要的吗?而在那个战乱的年代,生计是举步维艰的,且潘先生当时所在的是上海,不是自己的家乡,那里消费水平高,所到之处都是花钱之处。在现实的生活中,有过在异地生活经历的人,都会知道在外生活的艰难,都能明白身上每一分钱的重要性。因此,潘先生必须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减少开支,是他的本能的反应。
安于现状,是潘先生在文中的表现之一,也是潘先生被批判的缺点之一。在混乱的人群中发现自己的妻儿后说:“现在好了”!他不曾想过在这混乱的人群中妻儿是否还会走散,当他的儿子看到印度巡捕而感到害怕时,他却向儿子说,他背着枪是保护我们的,并说他的胡子很好玩,听到这些话语,人们都会认为他很幼稚、很无知。但作为普通的手无寸铁的一介平民,他当时所想的就是家人团聚,能有一个安全的地方。我们会批评潘先生凡事顾着自己的利益而缺乏正义感,但作为一个文弱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也不敢对他苛求。
潘先生的性格是软弱的。一个人的性格,往往是一个人的人格的折射,一个人的性格也决定着这个人的行为活动。潘先生在行为上优柔寡断,这正是由于他的性格决定的。他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但他因为害怕后果而没有勇气去选择,因为选择对于他来说是一种生与死的赌博,他不敢冒这个险。因为他知道如果失败了,他将会失去妻儿,失去全部。文章中的结尾部分写到,在别人的举荐下,为军阀写字幅,在这里,他完全可以选择拒绝,但拒绝的后果可能是丢掉工作,甚至会惹来杀身之祸。因此,他只能顺着别人的意思去做。潘先生就像一条疲惫的小鱼,顺着巨浪逐流而下。正是由于潘先生的这种软弱性格,从而使他生活在这样的生存状态下,我们在指责潘先生的无原则性时,也同情和怜悯着他的处境。
二、传统知识分子的二重性矛盾。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知识分子是重要阶层,历来就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人们的思维定势中,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主要有如下优点:身无半文,心忧天下;思想解放,反应敏锐;治学严谨,知识渊博;处世正直,为人善良等。正是因为中国知识分子身上的这些优点,造就了中国古往今来的一大批志士仁人--这些人,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并且为此切实奔走呼号,日夜操劳;国难时期,则成为要求变革、谋求自强的急先锋;和平时期,成为社会下层人民声音的传声筒。“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等,他们写下的这些感人肺腑的诗句和其中所表现出来的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中国知识分子,也因而名垂青史,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真正脊梁”。因此沉重的社会使命也落到了知识分子身上。
然而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缺点也是显见的,主要表现为:自命清高,一盘散沙;固步自封,嫉妒成性;官欲崇拜,奴性心理;依附性强,等等。中国知识分子的这些缺点(甚至是致命弱点),导致了中国知识分子严重的不确定性--首鼠两端,摇摆不定,尤其是在关键时刻的不团结、不坚定,这是中国知识分子最大的劣根性。同时,也是造成千百年来无数知识分子悲剧命运的最深层次原因。
潘先生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因此在人们的心中,潘先生有着难以逃脱的社会责任,应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然而作品中的潘先生与平常人一样,有着物质的欲求和生的欲求,甚至与小人物一样谨小慎微、巴结取巧、活得十分卑琐,委曲求全。事实上,是读者在求全责备,潘先生终究是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果潘先生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我们或许对他会更宽容,在嘲笑他的自私委琐时,也会同情他生存的艰难与不易,把控诉放在社会身上。因此,潘先生之所以被人们否定正是由于人们撇开一切,把传统对知识分子的批判观念嵌套在他的身上了。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的眼睛和灵魂都被金钱、权力等所迷惑。为了一点点利益,钩心斗角,为了升官发财,费尽心思的巴结领导,更有甚者利用美色来设置圈套,为的只是满足于自己的欲望。且不说潘先生的自私苟且,单从他对妻儿的那一份责任之心,如果我们能领悟到,我们的社会就不会再有贪官污吏、包“二奶”诸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从这一个角度来说,我们也应该对潘先生多一点理解,多一份同情,少一点过分的苛责。
参考文献:
茅盾《王鲁彦论》《小说月报》[J]1928年1月号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顾颉刚《隔膜·序》《叶圣陶短篇小说集》[M]1922年3月版
徐汉晖,湖北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06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