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窦娥冤》的悲剧意蕴

作者:史常富 万仲永




  一、作品将善恶美丑颠覆,从而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的黑暗现实。
  悲剧的主人公窦娥,三岁丧母,七岁被生父卖为童养媳,二十岁与丈夫成婚,这坎坷的经历给脆弱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创伤。她本以为成婚后便会苦尽甘来,结果,丈夫早丧让她又一次承受摧残性的打击。这悲惨的经历,造就了她善良坚韧的个性。同时,中国传统的节孝之德也自然成了她完善自我人格的依据。
  一是对婆婆的孝。丈夫早丧,对窦娥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但她也深深地理解着婆婆。她小心而又尽心地服侍着婆婆,时刻温暖着婆婆的心。在受张驴儿陷害后,窦娥为了保全婆婆,毅然选择了牺牲自己。“情愿认药杀公公,与了招罪,婆婆也,我怕把你来便打的,打的来恁的,我若是不死呵,如何救得你。”(第二折[黄忠尾])后来在赴法场的路上,又请求衙役绕道而行,以免遇到婆婆而惹其伤心。这些都足见窦娥确实是个真孝的儿媳。
  二是对丈夫的忠。在丈夫死后,窦娥始终坚贞不渝,小心地守护着对丈夫的那份爱。面对张驴儿的淫威,面对死亡的威胁,她丝毫没有畏惧,严词拒绝了张驴儿的无耻要求。当她听说婆婆已经答应招张驴儿的父亲为“接脚”丈夫时,也极力阻止。
  窦娥在戏剧中,无疑是一个善良而柔弱的女子,处在社会的底层。但她的悲剧命运却没有因为她的善良而改变,最终冤死在刽子手的屠刀之下。而张驴儿这样的恶霸却逍遥自在,衙门里的贪官也照样作威作福。这种善恶不分,黑白颠倒的腐朽社会,是酿成窦娥这个善良女子的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
  二、喜剧式的结局深层的悲剧意蕴,给受众以强烈的情感震荡。
  戏剧在结尾由悲转向了喜。窦娥的冤屈得以昭雪,恶人得到了相应的惩处,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真是大快人心。同时,这个虚幻的“鬼戏”设计,又合于美感传达逻辑的喜剧结局,融合了关汉卿创作的虚构性,无疑对整个悲剧起到了点睛的作用。窦天章最后以一个十足的喜剧人物出现,点破了那层人民对皇帝、清官的幻想。三品朝廷钦差、萧政廉访使总是以“秉鉴持衡”来抖显赫之威。窦天章确实为窦娥洗清了冤屈,但却不能抹去封建统治的腐朽本质,也不能遮盖封建官吏的丑恶面目。
  首先,这个所谓的清官窦天章,受天子委托,到处审问囚犯,审查案卷,纠察贪官污吏。到了楚州,几番看了窦娥的的案卷,却没有发现丝毫的蛛丝马迹,最终是窦娥的鬼魂托梦给窦天章澄清事实,窦天章才因着骨肉亲情还了窦娥的清白。倘若没有鬼魂托梦,那钦差大人窦天章,又怎么可能会洗却窦娥的不白之冤。另一方面,根据剧情,窦娥的“冤魂”其实一直都没有离开楚州,但却一直没有去为自己讨个清白,而直等到身为钦差的亲爹来了才来哭诉。倘若窦天章始终没来楚州,抑或是终生不仕,那窦娥的冤情依旧永生难得平反。可见,窦娥的冤情之所以能得以昭雪,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的父亲成了萧政廉访使。而在那个年代,像窦娥这样的冤案不知有多少,而又有几个人能有一个作萧政廉访使的父亲呢?他们的冤屈又由谁来昭雪呢?
  其次,窦天章在梦中与女儿“相会”,不分青红皂白先大骂女儿:“你辱没祖宗四德,又连累我的清白……你快与我细谈真情,不要虚言认对,若说得有半厘差错,牒发你城隍祠内,着你永也不得人身,罚在阴山,永为饿鬼。”(第四折[乔牌儿])一段多么无情的质问!这难道是一个萧政廉访使的铁面无私吗?恐不尽然。不仅没有一点儿人情味儿,连最基本的人性和慈爱都没有,这就是那个为了自己前程,将七岁女儿卖为童养媳的窦天章。他口口声声说,自己一直在找女儿,可时隔二十年真的与女儿见面了,却不分曲直,先给女儿个下马威,这难道不是封建专制和封建伦理道德虚伪性的最有力的体现吗?窦天章本为窦娥最亲的人,而最亲的人竟如此对待亲人已逝的亡魂,实在是人情的最大悲哀。
  最后,窦天章确实还了窦娥的清白,正法了张驴儿等恶势力。但需要我们思考的是,杀了一个张驴儿,不知还有多少个张驴儿出现。冤屈是大明天下了,但它不是穷苦人、受压迫的人靠自己的反抗和奋斗得来的,而只是封建势力的相互抵制而已,封建伦理道德、封建官僚制度的本质并没有丝毫的改变,仅仅是一股封建势力打倒了另一股封建势力。况且,谁能保证窦天章一定是一个清政廉洁的好官呢?作品中已经隐含,他依旧是封建势力的工具,腐朽而扭曲的封建统治依旧不可能改变,这实则是戏剧的真正悲剧意蕴之所在也。
  史常富,湖北恩施州民族中学教师;万仲永,湖北建始县第一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