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在新的教育语境下师生关系需要重塑

作者:李 杰




  “尊师重道”因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美德而一直受到推重和赞扬,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种“师道尊严”往往会被一些急功近利的教师所利用,异化成为畸形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把老师当“神明”一样崇拜,所有违背教师“谕旨”的行为就被无端扼杀,于是乎,多少具有天赋的儿童在这种扭曲的师生关系下被牺牲。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引下,新的课程思想、课程内容都需要在一个对应的“软环境”中加以实现,以往“认知—行为主义”下的教师中心框架已不再适用,相反,我们需要构建的是以教师、学生双方主体,沟通互补为桥梁的和谐师生关系模式。
  
  一、畸形师生关系模式的成因与危害
  
  所谓畸形师生关系,笔者认为是一种对传统“尊师重道”观点的异化,它表现为:教师的极端权威性;学生的绝对服从性;以及评价标准的主观性。在这种师生关系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就如同“神明”一般神圣不可侵犯,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生在青春早期约十几岁的时候会产生一种认同危机,即不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人,没有主观做出价值判断的能力,于是就在无意中模仿权威,再加上家长、社会对孩子的引导就是要“一切都听老师的话”,所以渐渐地,老师的好恶就成了学生的好恶。
  学生爱模仿老师本身不是一件坏事,但如果这个被模仿的榜样自身缺乏良好的素质,或在教育方法上存在偏差,就会造成可怕的后果。
  首先,教师根据自己的喜恶制定出一套“好学生标准”,比如上课不说话,发言要举手,按要求完成作业,课余时间安分守己等,然后把每个学生和自己的标准做比较,符合标准的就是听话的学生,老师给予表扬、安排做班干部等正强化。对于那些比较调皮,不听话的学生,老师就采取训斥、孤立等负强化手段,企图让他们修正自己的行为,直至全班统一成为符合其标准的听话学生。
  其次,教师个人之所以设定好学生标准,是出自于方便自己管理的目的,因为从经济学角度讲,要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就需要把管理对象标准化、统一化,千人一面就能以一带千,麦当劳等世界500强就多采用这种标准化管理模式。于是,听话、顺从、循规蹈矩就成了老师的“谕旨”,活泼、好动、交际能力、创造力等就成了“禁令”,在“认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引下,老师如同“训兽师”一般高高举起了鞭子,除了强化还是强化,班级是好管了,学生却丧失自我认同的机会,慢慢在心里树立起“标新立异就是错”的观念,等到进入大学想要再培养创新能力又从何谈起?而那些原本聪明伶俐、思维敏捷的学生却因调皮而不入老师法眼,渐渐自卑,觉得自己天生就是坏学生。
  
  二、和谐型师生关系模式的建立与作用
  
  随着近年来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Edward Gardner)所倡导的“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界的风行,人们开始关注除了语言、数学能力之外的人类其他智能,包括空间、音乐、身体运动、人际关系、自我认识以及自然观察共八个方面。该理论告诉我们智能没有贵贱之分,而人则处于一个八维度的坐标系中,随各智能发展程度不同而取得了不同的定位。
  这样就颠覆了以往用成绩和乖巧来定义学生好坏的观念,而我国实施新课程标准以来,也一直倡导要打破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管理模式,笔者认为要想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就该让老师走出“神明”的光环,和学生站到同一个交流平面上来,建立起真正的朋友关系。(如下图)
  
  这就是和谐型师生关系构建模式。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看来,学生获得知识并不是依靠老师的强行灌输,采取强化的方式记忆的,而是把新的知识与自身已有知识结构相整合,重新构建起新的知识框架,内化而成的。因此,教师在其中充当的是引导者、协助者,而学生才是真正的探索者、开发者。
  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相互可以具有独立的价值观,即使对于年龄尚幼,价值观念不成熟的学生,也允许保留自己的好恶,我们所关注的是教师与学生价值体系中相交叉的那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双方共同认可的好学生标准,比如学生会喜欢那些善于与人交往,或者擅长体育运动,有艺术天分的同学,这样就完善了我们评价学生的单维思维,让每个人都有成为好学生的可能。
  和谐型师生关系模式打破了以往的教师绝对权威形象,让老师回归凡人,和学生处于相等的地位,这是否可行呢?
  根据马斯洛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有在群体中寻求爱和归属感的需要,群体中他人的认同有助于个人建立自信心,从而追求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要。所以学生在获得教师这位益友的同时,就能够主动改善自己的行为,以获得大部分人的认可,而老师一旦调动了学生的自我能动性,班级管理无疑也是事半功倍,于是良性循环就形成了。
  那么作为教师如何才能与学生建立起友谊呢?笔者认为应当从师生间的情感关系入手。韩愈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强调的是教师的教育职能,而教育职能大多发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这就是师生伦理关系,因为它是法定的、显性的,所以一直以来就受到了各方的极度重视。相反,自发的、隐性的师生情感关系却始终被忽视,所以就形成了课堂上学生视老师为“神明”,课堂外视老师为仇敌的现象。
  要改善这种状况并不难,年轻的教师与学生年龄差距不大,自然会有一些共同话题,因此无论课堂内外,都可以交流彼此的兴趣爱好,甚至将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作为引子,与课堂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同时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建立班级校友录、聊天室等,拓展师生间的接触面,沟通形式也较为轻松,有了这样的交流平台,学生乐意将老师看作是自己的同伴,老师也可以更好地挖掘每个学生的天赋。
  对于年龄稍长的老教师而言,首先要从心理上接受儿童的年龄特征,不能像成人一样要求未成熟的孩子,同时也可以多和自己家中的子女或孙辈交流,了解孩子们的心理状态,尤其在青春期这样心理敏感、缺乏自我价值判断的时期,老师更应该带着关爱子女般的爱心对待学生,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闪光点。
  我国教育改革想要早日根治“应试教育”的顽疾,就当落实到每一个课堂、每一位师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便是新课程理念得以实现的前提保障。
  李杰,教师,现居甘肃庄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