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语文教师要适应新课标

作者:钱玉蓉




  新课程改革已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我认为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新要求,因此每位教师要加深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使自己尽快走进新课程。为此,我就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谈点粗浅的体会。
  
  一、转变教学理念
  
  理念的转变,是适应语文新课改的根本前提。
  1.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因此,教师必须改变彼此之间孤立与封闭的现象,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
  2.新课标确认语文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要由课程知识体系的传授者转换为教育学意义上的对话者,就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及其对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的选择,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把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认识。
  3.新的课程体系呼唤新的评价标准。①对学生的评价,实现由单一化的评价模式向多元化的评价模式转变。②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标准也要改变,应该把课堂教学评价的重心放在关注学生的发展上,同时通过对评价、考试内容、形式的改革来促使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能力、情感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二、转变教学行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行为转变。
  1.实现由教师权威的教授向师生平等的交往与对话转变。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新课程体系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对教师而言,由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对教学而言,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
  2.实现由以教师教为中心向以学生学为中心转变。新课程倡导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它要求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课堂教学方法,从而保证教法与学法相得益彰。
  3.实现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转变。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它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4.实现由单一化的评价模式向多元化的评价模式转变。传统的教师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价的惟一尺度,压抑了大部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潜能。现代评价要求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逻辑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通过建立新的评价指标和改革评价方法,发展学生其他方面的潜能,如与人交往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等。
  
  三、形成新的学习方法
  
  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
  1.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它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对所学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感觉到他们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使学习过程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是真正有效的学习。
  2.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它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共同发展。
  3.探究学习是从学科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
  我们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诚心接受,热情投入,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钻研新教材,敢于探索,努力实践,为语文新课改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钱玉蓉,教师,现居江苏如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