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基于高考下的散文教学实效性探究

作者:胡杨林




  散文作品的阅读最能体现人文性的特征,最能提升人格、陶冶情操,最能对学生起到文化的构建的作用,也最能考察一个人体验、感悟、鉴赏的程度和水平。因此,高考文学作品的阅读一般都以散文为阅读材料,用主观试题的形式考察考生的能力,引导中学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真正重感悟、重熏陶、重鉴赏。如何引导学生养成广泛阅读的好习惯,避免备考的盲目性和陷入茫茫的题海。因此,探究散文阅读教学的规律,显得尤其必要。本文就这个问题来进行探讨,以期提高散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为同行在具体的教学中提供借鉴。
  高考散文课堂教学,较多的做法是学生机械地做题,教师机械地校对,本来文质兼美的文章被弄得支离破碎,失去了文章固有的美感和品位。这样的教学,费工费时,效果并不明显。只讲功利而忽视语文教学的本质规律,忽视散文的自身特点,学生得到的只能是表面,而不是实质,最终还是治标不治本,也不可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目标层面上,散文阅读应试教学不能忽视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
  
  文学是艺术,艺术的特质在于审美。散文以其优美的语言、丰厚的意境、自由的形式深得学生的喜爱,通过对散文作品的鉴赏,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满足学生内心世界的精神需求,从而形成较为稳定的审美能力。过分的注重散文的阅读技巧等工具性的东西,而忽视散文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审美素养的养成,必然会造成人文底蕴和审美素养的缺位。
  1.体会作品表达的丰富情感 ,感受作者真实的情感美。
  散文尤其是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它是最直接反映生活真实的文学样式。无论记人叙事、状物写景,无论反映思想还是反思历史,都是作者有感而发,有为而作,表达了作者的真实感受、生活境遇和独立思考。感受作者真实的情感之美,丰富学生的情感,是教学重要的目标之一。忽视散文最本质的东西,只是为考试而练技巧,是因小失大的做法,失去审美意义的教学,学生必然对文本失去兴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朗读是把握情感的重要方法,尽管是复习,尽管考试很少直接考情感,我们也不能忽视这个重要的方法。比如我教高考试题林清玄的《阳光香味》,我会通过自己范读或者学生朗读,让学生在经历和沉浸于朗读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透过语言来体会作者对大自然悉心的感受,品位作者对大自然的挚热之情和对物性的深刻体悟。从而激发学生对自然对人类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之情。对于诸如“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这样的句子还会让学生反复地朗读几次,进而感受语句中所包含的深层内涵。
  2.深层次思考,体会文本中蕴涵的哲理之美。
  哲理之美,体现在作者对人生、对生活、对世界独具慧眼的观察、认识和思考,它不但使我们思想上得到启发,认识上得到提高,而且更使我们精神上得到愉悦。
  例如,讲评刘亮程的散文《今生今世的证据》一文,让学生通读文本,重点思考“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一句。如果没有深层次感悟和思考,该句的含义很难把握,这里不仅要理解“家园”世俗的表面意义,也要理解其精神与超越的深层意义。作者告诉我们:当一个人生命中物质的痕迹荡然无存的时候,它们能长久地存留在人们记忆中,成为人的精神财富和思想资源,这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这样,“家园”才不会废失;如果内心的证据也散失殆尽,那么人们只能在“虚无”中成为精神的流浪者了。作者的观点睿智、卓异、新颖、深刻,哲理之美让人心悦诚服。
  另外,诸如形象之美,语言之美,意境之美,人格之美,风格之美等等,都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加以渗透。从我个人的实践上来看,效果比较理想。
  
  二、能力层面上,散文教学更应注重知识性、体验性、实践性
  
  散文的鉴赏是一种综合能力,需要融知识、方法和审美意识为一体,因此,掌握散文的基本知识,积累欣赏的方法技巧,注重散文的体验性、实践性,显得尤其重要。
  1.重视散文的基本知识。对于散文的基本知识,应该了解散文形式上时间跨度大、空间转换广、事件牵涉多、表达方式活、讲究勾连技巧等特点。内容上,现代散文有的注重对“人”的发现,散淡闲适中蕴涵哲理;有的注重对历史与现实的审视,冷静客观中展现厚重;有的注重个人情感体验,于细腻委婉中流露情怀。
  阅读散文,必须掌握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常见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有:比喻、排比、反复、白描、反衬、对比、象征、用典、变换人称等。不同类型的散文还有不同的表现手法,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叙事散文讲究以小见大,注重形与神的关系;写景散文注重情景交融;咏物散文则往往采用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手法。不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对于提高学生阅读的实效性不可小视。
  2.关于阅读教学中的体验和实践。体验和实践其实是散文阅读必须具备的技能,它是在大量阅读散文作品中形成的良好感觉和个性化的阅读技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积累的结果。古人常说“感之于外,受之于心”,也就是通过体验外在于内心的客观对象变成内心的感情波澜。
  散文学习,就是让学生在品味散文作品中感受到祖国语言的魅力,我们通过学生的阅读实践,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获得基本的语言能力,同时获得情感的滋润和美的陶冶,逐步进入审美的体验;引导学生对散文体现出的情感进行品味、揣测、咀嚼,唤醒学生强烈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和生命意识,将阅读作为提升生命质量的必需。
  学生散文作品的体验不仅仅是停留在语言品味和情感的把握上,还要促使学生在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立的解读、思考和评价,能和作者进行对话,走进作者的内心,对作品深入地涵咏和品味,感悟作者生命的律动。如鉴赏余光中《听听那冷雨》,就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雨可观,为何要去“听”?为什么要用“那”而不用“这”?为什么听的是“冷雨”?然后让学生去朗读文章,仔细的体会,感悟自然不可少。再比如下面一段:
  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更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
  我们能不能只停留在朗读上就浅尝辄止?学生该做什么样的思考和评价?回味大陆听雨本是凄迷,这是游子的心结,蒋捷的词道出的是人生的悲欢离合、世事的沧桑、家国的伤痛;王余偁写的是文人意趣,故园之思;公寓时代的来临,远离那滴滴嗒嗒雨打房瓦之声。学生能不能感受到这种浓浓的文化乡愁?能不能考虑到这种绵绵的寻根情结?能不能察觉到隐隐的现实之忧?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怎能能深入文本,产生渗透文化的觉解呢?
  体验还是个体的、独特的,我们要能感受文本,反思文本,才能真正的走进作者,反观自身。没有对文本深入切身的体验,我们的学生理解不了地坛何以给史铁生如此的震撼,不会真正的明白韩少功何以说出“没有故乡的人身后一无所有”,也体会不了老舍笔下那溅着“泥点的韭菜”、“带着一层白霜”的黑枣、柿子何以让它如此的心颤。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