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让流行曲激活语文教学

作者:施雪琴




  即便是音乐课,反对把流行曲引入课堂的声浪也是一波又一波,那么,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引入流行歌曲似乎更是“不合时宜”,困难重重了。
  你听,那些粗制滥造、格调低下的流行曲,要吗爱恨情仇纠缠难清,要吗“眼泪满天飞,苦痛遍地寻”,再不然,又夹杂着摇滚、“重金属”,如此颓靡腐化不健康,怎能不给学生的成长带来消极影响……的确,我们无法否认流行曲的负效应,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因为,我们同样不能否认,流行曲中不乏音韵谐美,情深意长,又贴近生活,表现个人对生活、理想和内心世界感受的精品,它容易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有了共鸣,就渐有了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成功的一半”,既如此,我们为什么不“投”其所好,把流行曲当作语文教材辅助材料的一类引入课堂呢?更何况,即便是粗制滥造、低劣笨拙的流行曲及其flash制作也会给我们一些反面的启示,我们何必拒绝它们呢?
  当然,我们语文教师引流行曲入课堂,其宗旨绝不是为了提高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而是引其“词”发其“思”了、取其flash构思,等等。
  那么,怎么“引”?引而发,“发”什么呢?
  
  一、拿流行曲与教材多方位比照,印证夯实旧知识,拓展延伸新知识。
  
  ①学以致用,触类旁通,提倡跳跃式发展与反刍式学习。
  不管是“学以致用”的“用”,还是“触类旁通”的“类”,我们一直把它们囿于各类试卷、各种练习中,于是,课内课外,试卷满天飞,练习遍地是。教师为学生作业量的增加而灯下奋笔批阅,学生为一张张试卷一道道练习而夜夜熬更漏日日形憔悴。要突破这一“围城”,咱们不妨看看“城外”的风景,而“城外”的风景纷繁多彩,令人目不暇接,如何能够遍览!故,我们姑且撷取其中的流行曲为“用”作“类”,突破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来个跳跃性反刍式学习。
  以作文教学中细节描写的教学为例,放一曲《同桌的你》,探讨三个问题:它传达了什么情感?通过哪些细节来描述?同桌是个怎样的女孩?因为熟悉,因为喜欢,学生很容易揣摩出:《同桌的你》传唱的是曾经似有似无的恋情,表达的是对学生时代的同桌的牵挂之情。这种牵挂之情在“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的嫁衣”“谁遇到多愁善感的你/谁安慰爱哭的你”几个心理细节中表达得清新明朗充满阳光。“你从前总是很小心/问我借半块橡皮”,这一动作细节似乎让我们见到一个长发披垂的女生正侧身低问“有橡皮擦吗?半块也行”。真是情趣横生,羞涩满橡皮。一个恬静柔美的女生似乎就这么着的,也向我们借起了半块橡皮。
  再忆《项脊轩志》中“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三个生活小细节把旧式大家庭的分崩离析、分家后的颓败衰落混乱不堪横陈于读者跟前。再联系《诗经·卫风·氓》中“氓之蚩蚩,抱布贸丝”,一个“抱布贸丝”的动作细节,令人觉出一个渴求得到爱情得到婚姻的男子的憨厚而又冒险的行动,这一行动与下文的“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反差愈强烈愈是令人感慨古代男权社会男子多变的可恨女子多情的可悲。
  教学中,可由《同桌的你》谈起,联系到《项脊轩志》《诗经·卫风·氓》,再联系到《秋天不回来》(“想为你披件外衣/天凉要爱惜自己/没有人比我更疼你”)。如此相互印证,学生又如何不重视细节描写的作用,又如何不思忖着在自己的文章中怎样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以突出文章的中心。
  再以讲授虚实相生是如何令文章充满了意境美为例,朱自清《荷塘月色》中“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实),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虚)似的”“塘中的月色(实)并不均匀;但光与影(实)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虚)”,这几个句子历来为人称道,但其中的意境却是令学生难以描述。咱们试着以《发如雪》中的“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我焚香感动了谁/邀明月让回忆皎洁爱在月光下完美”为例来品味虚实相生的美丽。
  “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发如雪》中,“纵然青史已经成灰我爱不灭(实)”与回忆中的你长发柔情(虚)纠缠着,眼前的执意挽留却明知不可挽留(实)与渴望中的焚香感动令你回眸(虚)的矛盾,让人体味着歌者的欲罢不能、无悔难舍的痛苦挣扎,于是情感在“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中别有了一番情致,这情致妙在虚中有实,以虚衬实,虚实相生。这一感受,由《荷塘月色》谈起,联系到《发如雪》,还可以再回到李煜的《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虚)?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实)”。总之,知识在反复咀嚼中,感受在点滴辗转中,印象也就愈来愈清晰明了了。
  当然,“引”与“发”并不只局限于以上两例,还可以扩展到文章的遣词造句、篇章构思,等等。
  当然,拿流行曲与经过专家们几番论证验证、大浪淘沙后编写而成的教材相提并论似乎有点不恭,但,纵观这几年高考语文试卷的流变,我们不得不承认,生活的积淀愈是丰厚,生活的感悟愈是透彻,你就愈能从容答题,要不《语文学习》杂志如何始终提倡“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呢?
  ②缩短距离,挖掘深度,渐入文学鉴赏之殿堂。
  《考试大纲》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但存在于文学作品与学生、作品的作者与学生,存在于古与今、经典与流行,存在于理性与感性、提炼与生活之间的距离,令学生对文学作品产生隔膜,压抑,顾虑,甚至排斥。于是,高山仰止,仰而难学,仰而不学。缺乏兴趣缺乏动力的学生即便面对优美绝伦的作品也会无动于衷,十几年的教学阅历,愈让我明白了想让学生接受文学作品,沐浴其中,涵咏玩味之,授课时首先要琢磨的是如何缩短那些距离。
  如何缩短距离呢?
  拿流行曲与文学作品进行类比论证,对知识点追根溯源,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渐形成各自的知识的网络体系;作点点滴滴的知识储备,以期达到厚积薄发。
  以柳永的《雨霖铃》为例,其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向来是教学中必涉及必分析的经典形象,或许是学生的现代节奏与传统文化、今人与古人之间存在的生活与感受的距离,学生们充其量对此产生“杨柳拂江岸,清风过残月”的凄美孤寂之感,难以感受其中丰厚的文化内涵,那么如何解读文学作品的意象,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厚内涵呢?我们可试着联系《两只蝴蝶》,引领学生思考一个问题:两只蝴蝶可否换成其他的小动物?双飞的蝴蝶作为自由恋爱的象征,可以追溯到学生熟悉的梁祝故事,梁祝的死亡并不是终结,而是一个变形,肉体的死亡正是灵魂的解脱,就如蝴蝶从蛹中飞出。时光奔逐,梁祝化蝶而逝的故事,沉淀成我们民族文化的底蕴,让蝴蝶成为表达人们对自由爱情的向往与追求的象征,因此,以蝴蝶喻爱情,它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这一形象当然不可更换。
  有了这样的解题思路、知识储备,再回头讲析柳永是如何把“杨柳、风、月”这三种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考其源流,旁征博引,学生也就容易接受。推而广之,“梅”“东篱”“哀鸿”之类的文学作品中的经典意象,如何在漫长的历史过程附着上了特定的文化内涵也就容易理解了。
  当然,为了缩短距离,鉴赏《秦风·蒹葭》时,可从琼瑶的《在水一方》说起;鉴赏李清照的《一剪梅》,可从安雯的《月满西楼》谈起;鉴赏张继的《枫桥夜泊》,可从毛宁的《涛声依旧》听起……总之,打破生疏感,缩短距离,让学生感到文本就在我们的身边,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与我们一直息息相关,长此以往,学生的知识储备日渐丰厚,鉴赏能力也就潜滋暗长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