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新课改下的教材分析艺术

作者:孟向玉




  就整个系统的教材而言,教师可以对现行教材以及以前的教材中的一些优秀篇目,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进行创造性地整合,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或以作家分组,如鲁迅作品、苏轼作品、司马迁作品等。或以题材分组,教育学子后生读书上进的,如《劝学》《师说》、《送东阳马生序》、《幼学记事》等;论国家兴亡的,如《过秦论》、《六国论》、《阿房宫赋》、《伶官传序》等;写女性形象的,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祝福》、《荷花淀》等。在教学中创造性地分组,整合教材,以比较的方式阅读学生收获更大,这种组合方法一来有新鲜感,会引起学生新的学习兴趣,二来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教材是师生共同活动的最主要的材料,体现了编写者对语文教学的观念,也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学生获得语文素养的主要源泉。随着语文教学的发展,教材不再是一个封闭的世界,而应该采取开放的态度,积极应对变化,能够与众多教学资源相互渗透、相互沟通和衔接。教师需要转变观念,逐步适应从“教教科书”到“用教科书”的转变,能够把教材放入所有教学资源来对待。教师用独立的意识、批判性的思维与教材对话,在与学生平等的氛围中探索语文教学丰富的底蕴与灵性之光。深入地分析教材,对有助于教师了解语文课程的任务与语文教材的功能,有利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有一个正确而清醒的认识。如果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关注到了深入分析教材,并时时关注教材改革的动态,思考教材改革的问题,形成正确的教材观,这对完成教学任务和开发课程资源将有积极的意义。
  
  注释:
  [1]选自《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第15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
  
  参考书目:
  1.张鸿苓著《语文教育学》104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第一版
  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实验)315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
  3.褚树荣著《高中阅读教例剖析与教学研制》,307页,广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4.《语文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
  5.(《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年12期第10页。作者黄厚江《新课程改革必须树立新的教材观》一文。)
  6.《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10期A,作者安丽蓉《由教材选文所想到的》一文,33页。
  
  孟向玉,北京师范大学燕化附中教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