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新课改下的教材分析艺术

作者:孟向玉




  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认为除了教师观念的转变之外,关键还在于教师对教材的分析、把握。教材是师生共同活动的最主要的材料,也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学生获得语文素养的主要源泉。分析教材,是教师在教学中驾驭教材最关键的一步。只有掌握了教材内容,才能结合学生的需要,准确地确定教学目的、过程和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堂课的教学质量,取决于教师是否熟练、精当地分析教材。
  分析语文教材,主要指教师在备课和上课时对课文的钻研和分析。具体地说,就是要依据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体例以及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钻研、分析语文教材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字词、句段、修辞、主旨与特色、思想教育因素、开发智力因素等的辨析与探讨,从中确定教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因素以及塑造品德等方面最精粹的内容。然而,又不能脱离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这就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认为分析教材,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统观全套教材,了解编辑意图。
  
  要把握语文教材,应该了解它的编辑意图。首先应该把握整套教材,心中装有教材的整个体系。如果没有体系的概念,我们只能感到“大珠小珠落玉盘”,却无法找到“一以贯之”的“一”。把握住编辑的意图,等于把握住了纲绳。因此,作为教师必须了解编者的意图。例如,必修教材中的“阅读鉴赏”这一部分,作为这套教科书的主体,所选的课文,多以名家名篇为主,也有反映当今时代特色的作品。课文分单元编排,单元的组成兼顾文体和人文内涵。每册由四个单元组成,学习重点各有不同:有的侧重于对形象性较强的文学作品进行品味和鉴赏,有的侧重对思辩性较强的说理文章进行思考和领悟,有的侧重于应用性较强的文章的阅读理解,意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其次,熟悉整册课本,明确该册的教学重点。掌握了全套教材的编辑意图之后,就要认真研究即将教授这一册课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只有熟悉了整本书,了解了编者的意图之后,就有了大体的目标和思路,再深入到每一单元、每一篇课文进行深入的钻研,最终确定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起来才能成竹在胸,挥洒自如。否则,不明主旨,只能零敲碎打,如同瞎子摸象,摸了半天,仍不明真相,教学中的重复、缺漏、杂乱、浅薄现象在所难免。因此,要通观全套教材的同时,还要熟悉整册课本,明确该册的教学重点。
  
  二、钻研教材内容,研究教学方法。
  
  钻研语文教材内容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具体地说即钻进去理解文意,走出来探究词章。
  钻进去理解文意,体现在联系时代背景、作者生平思想与写作目的,去正确理解文章的主旨或中心思想有怎样的社会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有怎样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同时,也体现在能结合青少年的思想、心理、知识等阐释文意,叩开他们的心扉。像鲁迅的杂文和小说,其背景离今天十分遥远,“女师大学潮”、“三一八事件”、“左联五烈士遇难”等,不了解其真相,就无法了解作者所述之事和所抒之情,而鲁迅文章本身具有的深刻性又增加了文意的难度。因此,教师必须翻阅有关资料,沟通与文章的联系,特别要探究文章及其精神在今天的条件下还有什么现实意义(也包括其中因事过境迁而带来的局限)。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材在授知、育能和开智方面的作用,并从中悟得明确的教学目的和恰当的教学方法。
  走出来探究词章,体现在理解文意之后,站在一定的高度,转过来再一次集中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即分析作者怎样运用材料、安排结构,怎样灵活地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及语言,怎样巧妙地表达中心思想。“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分析教材,教师将思路理得越清,理解也就越深刻。如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全篇演讲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整体意思一下子难以把握,但从思路入手,就可看出四点内容:黑人生活依旧,我们来干什么,我们的斗争策略,我的梦想。分析教材,离不开对文章语言的揣摩。在教学《荷花淀》时,可以从语言入手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文中水生嫂有句“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中间句号可以换成逗号吗?如果换成逗号语意中心落在“怎么办”上了。如果用句号,句号前表态度,句号后表关心家庭。一点之差,思想境界、胸襟气度迥然有别。这种变换,能让学生对作家的艺术匠心心领神会。
  任何一个学科的教学都要研究“怎么教”的问题,具体地说,就是研究教学方法。
  人们常以教学是否得法,来概括和评价教师掌握运用教学方法的水平。这说明教师在教学上要想获得成功,决不能忽视对于教学方法的学习与研究。教学方法是构成教学的重要因素,是实现教学目的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最常见的基本教学方法有讲述法、问答法、讲解法、练习法、讨论法等。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特别强调教师要针对高中语文课程的特点实施教学,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怎样有效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都应成为教师分析教材过程必须要考虑的内容。
  
  三、灵活运用教材,大胆整合教学资源。
  
  每一本教科书的教学一般应循序渐进,一个单元,一篇课文也是如此,不宜任意变更,以破坏编者精心设计的结构。但如果对教材的体例和教材十分熟悉,也不妨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重新的整合。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遵循教学基本规律,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1]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创造性,尝试有效地整合教材,开发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资源。
  就某篇课文而言,有的课文某一方面的特色十分明显,可以将有关部分抽出来。如《包身工》一文运用了记叙、议论、说明、抒情等多种表达方法,倘若按“包身工的一天”和“关于包身工的种种”两线索,将这两方面的材料剥离开来。“拆”后再“拼”,可以认识它们的相辅相成作用。《游褒禅山记》共五段,第五段是古代游记的一般写法,可以单独讲。一、四段是关于仆碑和山名的记叙和议论,合在一起;二、四两段是关于游后洞的记叙和议论,合在一起。这样虽然打乱了原有的顺序,但讲解时比较集中,对学生理解文意有一定的好处。
  就整个单元而言,可以根据单元的教学重点可以增删一些内容,使之能更有效地实现单元教学目标。例如,语文必修3的第三单元主要学习古代议论性散文。选文有先秦散文两篇,其中孟子一篇(《寡人之于国也》),荀子一篇(《劝学》);汉代贾谊一篇(《过秦论》);唐代韩愈一篇(《师说》)。一般文言文阅读教学,重点应该放在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上,放在熟读背诵课文上,这样便于有效地积累语言材料,形成一定的语感。因为这些散文充满思辩色彩,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从写作的角度,教师还可以把教学的侧重点放在学习这些议论性文章立论的方法上,根据文章的具体特点侧重不同的教学重点。从《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中,可以侧重学习它严谨的结构;从《劝学》一文中,可以侧重学习作者运用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从《过秦论》、《师说》两文中侧重学习对比论证的方法。为了进一步学习议论文规范的结构,教师可以增加《六国论》这篇文章;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补充一两篇比较典型的现代文,如《改造我们的学习》、《论崇高》等。通过增加这几篇文章,使学生对议论文的结构及论证方法等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就这些例子而言,就类似其他学科的一道道例题,主要是举例引证,并由此举一反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