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论《水浒传》的忠义观
作者:庆啟娟
五、忠义双全 再看宋江
在中国古代文学人物形象中,有两位人物性格最为复杂,也最有争议,一位是《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一位就是《水浒传》中的宋江。宋江是《水浒传》中一个最重要的人物,也是一个最特殊的人物。说他重要,是因为作为起义军的首领,亲手创建、发展了起义队伍,并在铲除社会恶势力的斗争中不断壮大;说他特殊,是因为他虽然投身于起义队伍,但始终不忘对朝庭、帝王的耿耿忠心,终因奸臣所害,魂聚蓼儿洼。宋江原本是山东郓城县的押司,刀笔精通,吏道纯熟,又仗义疏财,专好结交江湖好汉。论其才能和为人,“刀笔敢欺萧相国,名声不让孟尝君”。后来,因义放晁盖而杀了阎婆惜,被刺配江州,又因醉提“反诗”被问成死罪,被梁山好汉从法场中救出,因实在走投无路而上了梁山。晁盖死后,他坐上了山寨第一把交椅,成为梁山义军首领。小说第18回对宋江有一个总的介绍:写他平生只好结交江湖好汉,一贯地扶危济困,救人之急,有“及时雨”之称。因此,天下不论识与不识的,提起宋江莫不交口称颂,也无不以结识宋江为荣。宋江也因此而获得极高的声誉。在作者笔下,忠义思想成为宋江性格的核心,在他身上具备了儒家高度评价的“忠、孝、信、义”的美德,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忠”和“义”。宋江的“义”是尽人皆知的,且具有很强的感召力。“一丈青”本不愿与王英结配,但感于“宋江义气深重”而“推却不得”。彭玘投降宋江时说:“素知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倘蒙存留微命,当以捐躯保奏。”宋江给李逵喝了毒酒,而李逵却折服于宋江的义气,垂泪道:“罢!罢!罢!生时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的一个小鬼!”宋江死后,吴用、花荣闻讯在宋江墓前双双自缢身亡,也是因为“念宋公明恩义难舍,交情难报。”
宋江不仅“义薄云天”,同时又有很强的传统“忠君”观念。他忠于天子,忠于朝廷,有雄心壮志,他的雄心就是为朝廷尽忠,加官进爵,他自始到终都没有造反的想法,在他看来造反是大逆不道,是“灭九族的勾当”。晁盖等人犯下了惊天大案——劫取生辰纲,宋江出于“义”私放了晁盖,事后,从内心又觉得对朝庭不忠,“于法度上却饶不得”。当“忠”与“义”发生冲突时,宋江为何会舍身取“义”呢?这得从宋江忠义思想的本身来分析。宋江出身于小地主家庭,“自幼学儒,长而通史”,深受儒家传统道义思想的影响;在郓城做押司期间,又了解百姓的疾苦,洞悉社会的黑暗,痛恨贪官污吏的横行,一心报国忠君而不得。恰逢这生辰纲原本就是梁中书搜刮百姓的不义之财,“劫富济贫”本是江湖道义;从社会层面来讲,贪官污吏横行,百姓民不聊生。铲除社会疾瘤,还百姓以清白,是中国儒家思想的道义,也是市民阶层的愿望和追求。“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始终贯穿着宋江的一生,宋江的“忠”也并未因此而改变。宋江对帝王的“忠”始终是根深蒂固的。在杀了阎婆惜,发配江州的途中,其多次拒绝晁盖的邀请,不肯入伙,宁愿去江州入狱,也不肯落草为寇,在宋江的心中“官”与“寇”的界限一直划得清清楚楚,不到万不得已,是绝不会走向朝庭对立面的。他上梁山,不是“被迫”,而是出于“无奈”。他总是以受奸臣排挤的忠良自居,并一再强调“宋江等本无异心”,“权借水泊避难,专等朝廷招安”,并时时告诫兄弟们“归顺朝廷,与国家出力”,真可谓身在水泊,心在朝廷。宋江一心谋求招安,是否只顾自己的“忠”而不顾兄弟的“义”呢?答案是否定的。作为传承儒家传统思想的宋江,其最大的愿望就是为自己和众位兄弟寻求一个报效国家,封妻荫子,青史留名的出路。在他看来,只有接受官府的招安,才是寻求“忠”与“义”统一的最佳途径,既效忠了天子,“尽忠竭力报国”,又可以使兄弟们“日后但去边上,一刀一枪,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得一个好名,也不枉不为人一世”。受到招安后,他率众兄弟征辽、平方腊,为了效忠天子,冲锋陷阵,尽心竭力,即使是他的“忠”没有得到朝廷的认同,也仍不改初衷,直到喝下毒酒,生命垂危,还不忘表白自己的忠心:“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从宋江的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施耐庵对儒家传统伦理道德的深沉思考。在封建社会里,黑暗的现实有失天道,“忠”和“义”难以两全,甚至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和冲突,这就是造成宋江悲剧性结局主要原因。
通过对《水浒传》中上述个体和群体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他们表现出来的“义”有多种多样,但他们体现出来的“忠”却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体现在梁山好汉对宋江的“忠”,另一个方面体现在宋江等人对朝庭、对皇帝的“忠”。他们的整体忠义观是“忠”在先,“义”在后,“忠”是凌驾于“义”之上的。
庆啟娟,南京农垦技工学校教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