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塑造的启示

作者:黄烨祁




  从唐代玄奘西游到明朝中期长篇百回本小说《西游记》问世,前后经过了将近八百年。在这近八百年中,唐僧取经的故事经过了众多沙门弟子和民间艺人的演绎,人物和情节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取经人由玄奘一人变成由唐僧师徒五人组成的取经队伍,情节上也不断神话化、怪异化。
  《西游记》虽然是由师徒五人合作演奏的交响乐,但故事的主旋律都不再是唐僧,而是他的大徒弟孙悟空。这只历史上本无其人的猴子,虽然在《西游记》版本演变的过程中早已出现,却是到了百回本小说中,才变得光彩照人。那么,这只猴子究竟是如何进入取经系统,又是如何占据读者视野的呢?他能成为长盛不衰的万人迷,究
  竟有什么过人之处呢?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一分析。
  
  一、孙悟空的形象嬗变
  
  孙悟空并不是完全由吴承恩杜撰出来的。事实上,在宋元时代的民间文本中,他就已经悄悄出现了。经过历代民间艺人不断的神话化加工,逐渐变得生动具体,这也给吴承恩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但是,孙悟空来源究竟在哪里?又是经过了什么样的嬗变过程,最终成为小说中的“齐天大圣”的呢?这就是本部分要讨论的内容。
  孙悟空的来历,在学界产生了很多纷争。有学者将他与唐代高僧释悟空联系起来,认为是同一个人。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张锦池教授认为他的原型是《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的胡人向导石槃陀。鲁迅认为他的形象来自中国传统神话中的水怪无支祁,胡适则认为是来自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神通广大的猴将军哈奴曼。
  南宋诗人刘克庄的《释老六言十首(其四)》中,有“取经烦猴行者,吟诗输鹤阿师”的句子,可见猴的形象最晚不会晚于南宋出现,并且一开始就是以“行者”的身份出现的,这一点跟石槃陀相同。宋元时期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的猴行者,是一个白衣秀才,自称“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自愿“助和尚取经”。他“九度见黄河清”,知道天上地下的事情,但并不是全知全能,没有金箍棒,也不如后来神通广大。并且,“入王母池之处”目下,法师要偷几个蟠桃吃,猴行者说“我因八百岁时,偷吃十颗,被王母捉下,左肋判八百,右肋判三千铁棒,配在花果山紫云洞。至今肋下尚痛。我今定是不敢偷吃也”。此时的猴行者,不光没有战天斗地的勇气和本事,也没有任何反叛精神,倒是像一个谦谦君子,受天王之教,受王母之罚,最后也没有成正果,只是被太宗封了个“铜筋铁骨大圣”的名号,丝毫没有“齐天大圣”的气势和神圣性。在《二郎神锁齐天大圣杂剧》中,齐天大圣有了兄弟姐妹,但“孙行者”是大圣的弟弟“耍耍三郎”。齐天大圣无故偷了元始天尊的金丹,经过了激烈的争斗,被二郎神拿住,交送天庭,最后被要求“改恶向善”。在这里,虽有“齐天大圣”之名、大闹天宫之实,但这只猴子,还是不像《西游记》里那个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不过,齐天大圣因为偷金丹、仙酒而被天庭追捕,本身善于变化,最后被二郎神抓住,没有被杀,而是勒令改过自新,确实是被后人吸收进入《西游记》故事系统了的。
  明朝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不论是故事本身,还是人物形象,都已经十分接近最后的小说。剧中,孙行者变成了“通天大圣”,因偷了太上老君的仙丹、王母娘娘的仙桃、仙衣,被观音菩萨压在花果山下,等待唐僧西去取经,最后由佛祖封为正果。在这个杂剧中,通天大圣是有妻子的,且孙悟空的法名是观音取的,一路上的神通也并不如小说中说的那样大,妖精也不那样多。总的来说,虽然形象已经颇似最后小说中的那个齐天大圣孙悟空,但是不如小说中那样神采飞扬、神通广大。
  而百回本小说中,孙悟空的形象却变得异常光辉亮眼。一方面,他神通广大,知人所不知,能人所不能,成为“齐天大圣”,另一方面,他不脱猴子的本性,可爱又可亲,是真正的“美猴王”。
  
  二、百回本《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的塑造策略
  
  经过以上的清理,对比百回本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看到吴承恩对这个形象作出的改动。对于这个纷繁复杂,充满内在张力的人物形象,吴承恩在自己的作品中不仅予以统一,还使之更加丰满,充满了艺术魅力。那么,他究竟从哪些方面作出了修改?中间又使用了什么样的特殊手段呢?这一部分将一一分析。
  1、孙悟空地位的突出
  在以往的版本中,孙悟空都是一个配角,唐僧才是取经的绝对主力。到了百回本《西游记》中,悟空却摇身一变成为最抢眼的角色,甚至有人说“真经就在孙悟空的金箍棒上”。他在小说的取经队伍中,是独一无二、不可或缺的。这样的地位的确立,是在与取经队伍中其他成员的对比过程中完成的。
  (1)由五行联结而成的取经队伍
  首先,吴承恩运用“五行相生相克”的思想,将五个主人公牢牢联系在了一起。在前面的版本中,唐僧、孙悟空、猪八戒、白龙和沙僧已经相继出现,后四者也都成为了唐僧的徒弟。唐僧在版本一步一步的神话化过程中,前身变成了如来座下的金蝉长老,取经身份已经逐渐合法化,是顺应“天命”的行为。孙悟空,有了“大闹天宫”的经历,自动成为取经路上的“护法”。白龙化为马,成为唐僧前往西天的脚力,在版本的变迁中被历代艺人肯定了身份。为了把猪八戒、沙僧也团结在唐僧周围,吴承恩选择了五行思想,使得整个团队都成为天命所归,缺一不可。为了将五人与五行对应起来,吴承恩按照前代的版本为各人安排因果,玄奘又称江流儿,因此属水;孙悟空是猴子,在十二地支中猴属酉,酉在西方,西方属金,按照道教的信仰,称为“金公”,又是“婴儿”;与之对应,八戒就作为“木母”,又是“姹女”,属于东方了;剩下火和土,白龙作为“火龙太子”,属于南方——为了强化这一点,吴承恩特地将《西游记杂剧》中,火龙太子因为行雨差池而获罪改为烧了父王殿上明珠;最后剩下的土就顺理成章对应沙僧了。
  但是小说中师徒五人并没有像五行中要求的那样,在比重上达到平衡,而是有明显的主、配角之分。
  (2)五张面孔
  师徒五人的五张面孔,因其身份的主次不同,而显出不同的清晰程度。显而易见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的形象比较清晰,而沙僧、白龙的面孔比较模糊。
  沙僧和白龙在取经队伍中,是次要角色,他们绝少单独出现。小说中唐僧、悟空都有自己的小传,其中唐僧个人传记只有一回,而孙悟空的个人传记则持续了八回;八戒、沙僧、白龙则没有单独列出的传记,只是在后来亮相以及遇到妖怪的时候,屡次用回忆的方法提到自己的过去。粗略计算,在一百回目录中,提到“悟空”、“大圣”、“心猿”、“金公”、“婴儿”的名字的有四十多回,而提到“悟净”、“黄婆”的只有三回,提到“意马”的只有两回。这样的不平衡,使得人物形象的明晰程度相差很大。具体到小说内容,白龙脱去龙形,化作一匹白马,作为唐僧西行的脚力。途中,除了在第三十回中与妖怪斗智斗勇,其余几乎都是作为一匹马出现的,连本来面目都没有。沙僧在《西游记》中的地位也着实奇怪。在第二十三回中,孙悟空说“老孙只管师父好歹,你与沙僧,专管行李、马匹”。这话好像说明了各人分工,可是也有问题:行李是八戒挑着,那马匹自然就是沙僧管。可是这马不是凡马,而是西海龙王太子变的,他虽然不是神通广大,但也还有些武艺和智慧。这样一匹龙马,又需要谁去看管、怎么管呢?也就是说,沙僧只是一个行脚僧人,负责打打下手,看看东西,没有特别的作用。就这样,白龙变成了一个几乎没有面目的角色,而沙僧则是一个面目模糊的角色。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