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引导学生写好丰富真切的心理活动

作者:丁文宏




  德国18世纪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第斯多德要求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进行课堂教学,不间断地无间隙地和彻底引导学生勇往直前(《中外教育经典名著速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我首先肯定学生写作的具体生动,然后告诉他,如果立意高远,可以送到报社发表。学生积极更高了,我又乘势而上,引导学生继续思考:④谎言是如何被戳穿的?⑤说谎的有哪些危害?有什么经验教训?
  学生把这些都写出来后,文章就完整了,而且有了健康的立意:“到了初三,一寸光阴一寸金,我怎么能这样虚度年华、碌碌无为呢?”
  这篇创新作文发表后,学生非常高兴,认为作文其实一点也不难,只不过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写出来,再适当提炼一下主题就可以了。从此,该生的思想有了明显的进步,也渐渐喜欢上了写作,真是一举多得。
  
  四、乐于反复渲染,变平铺为曲折。
  
  法国哲学家教育家阿兰在《教育漫话》中,借苏格拉底的话指出,无论多么杰出的父母都不善于教育自己的子女,因为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期望甚高,又好感情用事。因此,容易产生矛盾。有矛盾,就有丰富的心理活动。学生在一次练笔中写到:“电视,是学生的最爱;成绩,是家长最关心的。为此,我经常与父母打‘游击战’,他们外出,我就聚精会神看电视,他们一回来,我就老老实实写作业。”本人在与学生交流中因势利导:“你始终担心偷看电视会被父母发现,能不能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自己提心吊胆的心理过程,变平铺直叙为曲折生动的描写呢?”后来学生将心理活动写得一波三折,非常生动。请看修改稿节选:
  “‘好球!’我暗自为意甲叫好,‘嘟……嘟……’什么声音?是爸爸摩托车的声音吗?我吓坏了,像受了惊吓的小兔,触电般地跳起来,冲向前,迅速地关掉电视,又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坐在书桌前写作业。写了许久,仍听不见开门的声音,莫非不是爸爸,嘿嘿!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吓得我虚惊一场。该我看完的是跑不掉的。我又重开电视机,刚伸出手,又一阵鸣笛声传入耳际,我只好暂时撤退。唉!又不是爸爸,这该死的声音,吓得我又出了一身冷汗。看,还是不看?看,可如此担惊受怕真不是滋味;不看,多可惜呀。我脑海中似乎有两个小人在争辩。这个理直气壮地说:‘就看这一回,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那一个也不甘示弱:‘不行,绝对不能看,就如爸爸所说,看电视就是浪费时间。’但慢慢的,‘看’的念头还是占了上风,我终于第三次来到电视机前。‘咚、咚、咚’,一阵敲门声让我赶紧跑出房间,可谁知路太滑,我整个人向前倾倒,刚爬起来裤角又勾在床沿上,‘啪’,我又摔倒了,唉,看着腿上渐渐发青发紫的情景,我第一次体会到了做贼心虚的感受,慢慢地站起来去开门,却不见半个人影。”这样曲折有致的心理活动能不令人拍案叫绝吗?
  我国南北朝时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颜之推认为,学者自身是学习的主体,要依靠自己的勤劳努力才能学有所得。我又引导该生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家长,对自己的行为满意吗?应该怎么做呢?”该生又在文章后面加了一节:“我回到房间,坐在书桌旁,平心静气地想了许久。还是爸爸说得对,对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学习,时间是非常宝贵的,不是说分秒必争吗!”
  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体验和激烈斗争以后,写出了文质兼美的创新作文,完善了自我,坦然地面对紧张的学习生活。让有类似体验的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以至拍手称快。我们语文老师当然也从中感受到了作文教学成功的快乐。
  综上所述,我们指导学生写作,就是要走进学生心灵,突出“写作”本质,引导学生把真情实感具体表露出来。防止学生东拼西凑,无病呻吟,写出千篇一律、空洞无物的文章来。而引导学生运用描写的方法具体、丰富、生动、曲折地写好心理活动,是让学生的作文“猪肚子”丰满起来的有效方法之一,这样挖掘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生活素材,也是引导学生激发写作的创新智慧之花的有效手段,更是新课标的明确要求,要进行扎扎实实地训练,切不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丁文宏,江苏扬州市汤汪中学教师,江苏扬州市首批初中语文特级教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