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引导学生写好丰富真切的心理活动

作者:丁文宏




  江苏苏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俊清老师在《我们离“真”究竟有多远》一文中谈了自己对作文“写真话,抒真情”的认识(《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7第12期)。上海师大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王荣生教授在《我国的语文课为什么几乎没有写作教学?》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所谓‘当堂作文’,只是给学生写作的时间罢了,具体的写作过程,教师通常很少顾及,更缺乏有效的指导。”浙江台州市第一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在《“作文”不是真正的写作》(均见《语文教学通迅》2007·12B)一文中详尽地阐述了当今作文教学的弊端。最后呼吁:“作文教学,必须按照‘写作’的本质要求,进行全面的改造。其核心,就是要有真实的表达主体,真实的表达需要,真实的表达对象,真实的用途,真实的读者。”笔者以为是很有见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教者只有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突出写作的本质,写出真情实感来,因为“真”就在学生心中。本人于2007年12月14日下午应邀为江苏扬州邗江区李典中学全体初中学生及语文教师作《走进学生心灵 突出“写作”本质》的讲座时,就引起了强烈的共鸣。现场调查反映,学生作文中有过不同程度的应付、焦虑、冷漠等心理问题的占总调查数的98%以上,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有效地排除应付心理,防止焦虑心理,纠正冷漠心理,等等,就是摆在语文老师面前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学生曾经有过说谎经历和偷看电视经历的高达99%,但没有一个人能够把这种心理体验写出来,当我将自己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讲出来后,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学生的认同,讲座时间到了以后,学生意犹未尽,一致要求接着讲,这不能不使笔者感动。
  写作文是一种艰苦的创作,写出来的东西要有独特的心理体验,激发出耀眼的创新智慧,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同。同学们的心理活动丰富多彩,但很多同学常常觉得无话可写,即使写得出来,也往往显得比较简单、幼稚,而且缺少鲜明的个性,怎样才能激发出创新智慧呢?人们都知道,鸟儿选择春天繁殖,园丁选择春天种植,语文教师就是要选择适当时机,耐心细致地引导学生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对心理活动进行充分的描写,重视写作过程的详细具体有效的指导,才能让学生写好自己真切、丰富、生动、曲折的心理活动。让写作成为学生表达在生活中体验到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的有效手段,这样的创新作文才具有独特的魅力,才能够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一、善于唤起回忆,变抽象为具体。
  
  学生一时写不出具体的心理活动,老师不要急于求成。因为时过境迁,学生往往会缺少那份写作的激情,教师应善于与学生交流,唤起学生对往事的回忆,学生写出来的心理活动才能变抽象为具体。笔者在一次以心理活动描写为重点的作文训练时,一个学生写到:“我最喜欢读书,直到升初中前还‘废寝忘食’,妈妈怕我考不到好学校,看到我读课外书就反对,我只好背着妈妈偷偷地读一些课外书。”文章的缺陷很明显,就是不具体。我就设法唤起该生回忆:你母亲是如何干涉的?你采取了哪些对策?读了哪些书?唤起了学生对往事的回忆,具体的心理活动就引发出来了。请看下面的修改稿。
  “就要面临初中升学考试了,父母就渐渐地让我与课外书‘隔离’,我当然很不满意。于是我挖空心思,才想出了一条两全齐美的办法:窃读。回家后,我将仅有的一点作业完成,便如愿以偿地拿出《简·爱》,津津有味地‘品味’起来。虽然有书看了,但总是提心吊胆,生怕被妈妈发现。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妈妈今天偏偏和我作对似的,一会儿进房间问我要不要喝水,一会儿又问我累不累,害得我时刻提防着。我的‘书瘾’愈来愈重,甚至认为光靠这点时间看书还不够,便又挤出一点时间:睡觉。我躲在被子里,把台灯放在床头,借着微弱的灯光,偷偷看起书来,一有动静,就立刻熄灯收书,在确认妈妈已睡下后,便抛去一切紧张的心理。”
  这样一修改,偷看课外书过程中,“我”的或喜或悲的细腻真切的心理变化就凸现出来了,因而文章就显得具体而充满个性了。当然,最后还要引导学生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才能使文章的立意健康。有了正确的主脑,心理活动具体可感,才算绽放出了一朵绚丽的创新作文之花。
  
  二、精于引用佳句,变贫乏为丰富。
  
  在很多情况下,学生的心理活动很丰富,但写出来却显得较贫乏。写作课上,一个女生在《战胜自己》一文中写到:“我最怕学数学。数学成绩不好,又影响到物理和化学的学习,自己的理科成绩直线下降,自己对学习就渐渐失去了信心。”心理描写如此贫乏,读起来当然味同嚼蜡,哪有创新可言?我心平气和地问学生:“你能不能回忆一下,或者将自己的摘抄本打开来,看看能不能精确引用一些名言佳句激励自己克服困难勇于攀登?能不能把害怕学理科的丰富的想法写出来,写出独特的心理感受,争取有所创新。于是这位女同学在收索了记忆的仓库后,将《战胜自己》中的一段改写成:“‘胜人者力,自胜者强’,就是说,能够战胜别人,说明你有实力;能够战胜自己,说明你很坚强……数学是我的绊脚石、拦路虎,一见到它,我头就疼。由于数学没学好,已经影响到物理和化学的学习,开始渐渐对学习失去信心。老师的话一点不假:‘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就弱它就强。’我现在不能再害怕它,躲避它,而是要战胜它;要战胜它,就必须先战胜自己。我曾在作文上看过这么几句话:‘害怕攀登高峰的人,只能永远在洼地里徘徊’,‘生命是自己无法选择的,命运却是自己掌握的’,的确啊,时不我待,我要战胜自己,把握现在,争取实现自己的理想。”看完后,我在班上大声朗读,同学们都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学习信心也更足了。
  所以老师要引导学生调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写出丰富真切而又富有创新意识的作文,让他们从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自己也会产生一种工作的快感,何乐而不为呢?
  
  三、勤于比较权衡,变平实为生动。
  
  一位同学在日记中这样写一次说谎的经历:“上中自习,有人招手让我出去,当时,老师在课堂上,学生又不能随便走动。怎么办?后来,我只好借上厕所溜出了教室,最后谎言被老师戳穿了。”这种叙述性的语言是学生作文的通病。我引导学生比较权衡:①你开始有没有想到其它的说谎方法?最后为什么会选择这么说谎?②能不能把当时复杂的心理活动全部描写出来?③能不能用一些成语和名言佳句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后来,他在《谎言被戳穿以后》写道:“虽然我双眼盯着题目,但心里却想着外面发生的事情,真是‘人在曹营心在汉’。我心里想,算了,反正也没有心情写作业,不如出去看看。主意已定,我便想办法让班主任允许我出去。说出去买东西吧,不行,班主任知道我有吃零食的习惯;说出去借东西吧,也不行,写作业不需要借什么东西的……我正绞尽脑汁、搜肠刮肚,仍然想不出什么锦囊妙计,唉!真急人。不知谁说了一声‘肚子痛’,真是‘踏破铁屐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顿时,我一阵窃喜:有了!于是我双手捂着肚子,皱着眉头,装着一副痛苦不堪的样子,走到老师面前:‘丁老师,我肚子痛死了,要去厕所。’班主任居然同意了。于是我便慢悠悠地挪出教室,当走到楼梯拐弯处时,便一路‘狂奔’,到了校门口,与一帮哥儿们会合。”引导学生变简单的叙述为复杂的描写后,就非常真切而生动地写出了设法蒙混过关的心理和急切离开老师视线的动作,还引用一些名句,使文学色彩变得更浓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