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石红许杂文三篇
作者:石红许
7年前,我租住进导航巷一户人家,大概半年时间就挪窝了,后面的房东好像是电厂的职工。那里的邻居至今大都模糊起来,但是,有一个人却常常成为我的风景。
当时有一个邻居,我记忆尤深,他们只租了一间房,不做饭,男的总是神神秘秘的样子,但还是不小心被我撞上过,他并不说话,一进房门就不见出来,把里面弄得翻箱倒柜,还出现轻微的哭泣声,接下来是长时间的死寂,什么时候离去也就无从考证了。开始我还庸人自扰地以为是吵架。女的倒是进出自如,独来独往,高贵、冷艳的样子。后来,我常常俗不可耐联系起“包二奶”、“养小蜜”之类的名词。要命的是,现在女的已经不见踪影,那男的却总是出现在我每天必经的街口,开始遇见他,我还有意回避走一边,次数多了,我怀疑他不认识我了,否则,他会那么泰然?我不知道他在哪儿上班,也不想知道。一个节假日,我走过这座城市繁华的步行街,在众多的行人中,见鬼一样,我蓦然发现了那个男子,他身边还有个女人,但不是当时的女邻居,估摸到了这个城市的居民喜欢喊的“堂客”的年龄,高级美容护肤品遮挡不住岁月的风霜在女人脸部刻下的色斑烙印,后面还有一个十来岁的女儿,和睦的样子,在阳光照射下,女人洋溢着淡定的幸福。只是他与那个悄悄进入导航巷的男子判若两人,君子之气跃然人前。
我不知是应该为眼前这个无辜的幸福女人感到高兴,还是应该为当时的女邻居感到愤怒?我猜测,导航巷的小屋里一定有过风波,再后来,那个女邻居黯然神伤,含泪离去。一段情感故事无疾而终。不过,我庆幸这是最合理的结局,像许多时尚杂志刊登的情感文章的一个细节。我更希望他们是在行走途中,擦肩而过时互相莞尔一笑,而后演绎都市《廊桥遗梦》,像主人翁弗朗西丝卡和罗伯特·金凯,一段激情过后,什么都不留下,说声再见,回归现实,从此杳无音信,各奔征程,永恒的是麦迪逊之桥,还有导航巷木屋。
在固定的时间、固定地点遇见固定的人,大多数人都有过这样无巧不成书的经历,这个人你不熟悉,也不陌生。你不需要问他姓名,也不需要问他上班地点,高兴时,点个头,他也会送你一个注目或者浅浅的微笑。说是微笑,其实也就是嘴角的肌肉象征性动了一下,仅此而已。谁也不会因此而去怀疑对方傲慢、无礼。
章的工作曾与我的工作有点联系,我是编辑,他是印刷厂的拼版工,很苍老的样子,偶尔能在电脑房碰面,按说也算有过短期共事经历,我叫不来他的全名,只喊他章师傅,有的人干脆叫他老章,看上去,章师傅顶多大我10岁,后来,我离开了那家报社,再后来,听说印刷厂改制买断了工龄,章就失业成了“4050”人员。章没有理由地一直记得我,这点让我很是纳闷,更纳闷的是这是后来才知晓的。每逢佳节,我总会收到许多的问候短信,认识的我会礼节性回复,但是其中有一个手机,我不知道是谁,也从来不回,不回的理由是担心“梦网”陷阱。但是,这个号码依然执著地在非常的日子送来问候信息。一次次的纳闷后,我就试着拨过去,要么是关机,要么是无法联系上。我是否可以往好处想,这个号码的背后一定是个我曾经帮助过的陌生人,他对我只是心存感激而已吧?这个人就是章。我经常在街头巷尾和他打照面,他骑个全身都响的自行车,老远就朝我的近视眼睛笑,我也笑着走过,没有话语。那天我单位锁坏了,办公室打电话后,居然是章上门维修,我们断断续续说了一些话,他说当年拼版时,岗位卑微,所有编辑只有我对他比较尊重,喊他章师傅,所以他一直记得我,关注我的文章,给我发短信,我恍然。修好后,由于照顾我们少收了点钱,他回去遭到苛刻老板的白眼。路上再遇见章,他告诉我说他辞职了,去了一家私营企业干印刷老本行了。为此,对于章,我觉得有点过意不去。这个让人不可思议的章,依然不时在大街上和我相遇。关于他的身世、他的家庭、他的住所以及他的女人,我一无所知,也从不问起。回头望望他奋力蹬着自行车,我猜想一定还有许多的事情在等着他去完成。
陌生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孔不入。尤其是住在我楼下的七八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城市的扩张,他们眼里越来越多的风景是流动的陌生人,也一定有我。几年来,加在一起说过的话,不足三句。夏季天热,江面吹来凉爽的南风,他们摇一把蒲扇,坐在巷道两边,我的经过,像是参加阅兵式,接受夹道欢迎;冬天,有阳光的日子,他们坐在滨江公园的石墩上,浑浊的目光带着慈祥,看我匆匆走过,直到我的身影拐弯了才收回目光。一次夏天停电上顶楼乘凉,我有幸旁听他们聊天,知道老人们年轻时光荣的一面,有搬运工、环卫工、放映员等,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后来才定居一起。我是老人眼里的陌生邻居,住进这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竣工的松散社区的时间,只抵他们的一个零头,这并不妨碍我的出入以及老人对我主人身份的怀疑。
前几年的一个冬天,晚上的路灯怕冷似的昏暗无泽,快十一点了,行人稀少,这时,楼下传出“抢劫拉——抢劫啦——”的女人尖叫声,巷弄里有“咚咚”跑的声音,刹时间,一楼、二楼的人家齐刷刷全拉开了灯,动作快的穿着不整从家里冲了出来,挡去了夺路欲逃的小偷,后面的迅速将小偷按倒在地,早有人拨打110,一曲英雄救美勇擒歹徒的佳话居然在我们社区无声上演,居民们拍手称快,感动得我连夜写了一篇新闻稿子。看起来平时“不相往来”,紧急关头挺身而出的就是身边的陌生邻居。
我茅塞顿开,在城市生活,许多时候的陌生其实并不代表冷漠,快节奏是城市的主要节拍,就如我看到章师傅努力的状态,会不经意地加快行走的步伐。
石红许,江西上饶市文联文学院老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