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6期
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反思
作者:张 园
新写实的絮叨琐碎是最经典的拆解深度模式的文学,这是后现代的"性能标准"之一。"它在原则上排除了对形而上学话语的依附,它要求放弃寓言,它需要清晰的头脑和冷漠的意志,它计算相互作用而不定义本质"。26后现代者不再相信"潘多拉盒子",他们抹煞现象/本质、外在/内在、明显/隐含、能指/所指之别,一切都是"唯物"主义的,"只承认文字,只承认文本",27因为这就是世界的真实,以"实"表现一切的原生态。但是,复制生活原态也并非就是生活真实本身,它只是复制生活产生的"形象"而已。"在后现代主义的文化里,形象也是有着同样的非真实化的效果。尽管它很忠实地复制出现实,但也正是在这种复制中,形象将现实抽掉了,非真实化了"。28以削平深度模式来还原"真实",只不过是悖论。
总之,后现代主义在对现代性的消解与拆除中,在批判现代性的"僭越"所带来的消极中,与现代性共同形成二元对立结构,后现代主义通过现代性获得合法性。"后现代主义在相当程度上是现代主义的延伸和发展,而不是现代主义精神的终结和衰落"。29同时,后现代主义内质早已深植于审美现代性的精神之中。现代人的理念本身是一场"系统的冲动造反",是对现代化进程一切晦暗、负面效应的全面反动,后现代主义"在言述风格和论述方略方面,与现代主义如出一辙;至于生存感受和文化理念的造反,在现代主义言述史中则从未间断过"。30后现代性是现代性合乎逻辑的发展阶段,它的出现是对主流话语"现代性"的冲击,以瓦解其可能具有的凝固趋势,从而保证现代性话语的生命活力。31
即使后现代主义与现代性不是如此相生相克地黏着在一起,独立的后现代视野也无法诠释"现代性终结"后的90年代文学整体现象。浸润着深透的历史沧桑、主体意识与文化底蕴的民族寓言式巨著《白鹿原》、《心灵史》,会让狭隘整体论的后现代话语捉襟见肘。试图回避现代化基本命题,不首先肯定、适应,则无从批判、超越。利奥塔尔说得好,后现代知识"增强我们对于差异的敏感,促进我们对不可通约事物的宽容能力"。要建立多元共生的文化结构,必须依赖各种文化之间对立的张力。经过后现代话语洗礼的现代性更能强有力的回应对方与捍卫自己。
(二)反观"后殖民"话语
有关"现代性"在中国发生的初始情景,伍晓明曾提出,"现代性"历史的开端同时也是"遭遇他者"的时刻;32张颐武等也指出"中国的'他者化'竟成为中国的现代性的基本特色所在";33陈晓明更认为中国从大众文化到理论话语操持者乃至传统本位立场的"国学研究"都属于"后殖民"文化。34由此,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历史变成了"他者化"殖民性话语的历史。
且不论以一元论的整体绝对主义为20世纪中国文学所下的"后殖民"定性是否属实,单是"后殖民"话语本身即充满偏见。首先,中国文学现代化历程与西方不仅存在巨大时差,更存在深刻的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差异,"后殖民"论者却将它纳入话语等级制论域,解释成文化上剥削与被剥削、言述与被言述的不平等关系。在他们看来"现代性"就是"西方性"。因此自然生出"中华性"以代"现代性"的文化构想,说白了却是非理性的文化民族主义的情绪性反应罢了。其次,"后殖民"论者汰除了西方文明与西方霸权之间的区别。文明的价值独立于国家政治意识形态之外,粗暴地将一切西方文明视为霸权扩张而拒之门外,因而丧失民族主义自身的开放性格,可谓得不偿失。35最后,最令"后殖民"论者们尴尬的是,他们一边在不遗余力地挞伐西方文化对中国的殖民化过程,探求建立"中华性"的知识型时,另一边却自己在实践着以西方"后现代"理论框套中国90年代以来文学现象的"他者化"过程。希望破除西方中心论的学者们,只不过以西方"后现代"主义抵牾西方"现代"主义,重造一个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新型文化乌托邦。
"现代性终结"作为一种策略而非价值的提出,有深层的内因与外因支撑。内在而言,这是利奥塔尔提出的"知识分子危机"投下的巨大阴影。后现代条件下知识已不再等同于真理、科学,它的生产与消费,传递与研究都成为信息商品形式,知识成为商业化语境中的力量的赌注。36而作为知识占有者的知识分子在此情境下的地位与存在价值都在发生危机,昔日的"文化英雄"变成"文化难民",更确切地说,就是"文化守望者"。一代知识分子都刻骨地感受到自己从"精英"到边缘人的失落,"启蒙者的功能全部被瓦解掉",所有对社会危机的解决方案"都是不及物的,它更多地是一种抒情性的东西,一种天籁"。37这才是当下知识分子的"现代性"精神家园受挫幻灭的潜在心理动因。在商业化的"文化溃败的时代",精英知识分子试图重返中心已是不可能了,对现代性的失望、反抗乃至投降都变得无济于事,正如张玞所说"如果'现代性'仅仅是一件外衣的话,我们究竟要把自己脱光到什么样的程度,才能证明自己是'MADE IN CHINA'"。这样,对"现代性"的重估,让他们开始找寻、期待"一个新的'文艺复兴'的到来"。
而以"后现代"、"后殖民"话语构想置换"现代性"的外在原因是--"说话就是斗争"(利奥塔尔语)。"当代理论论争的主要焦点不再是关于任何思想,而是关于语言的论争,关于语言的表述,关于文本的论争"。38因此,只有"说",才能取得论争的合法地位,语言作为"游戏"已经变成"一种普遍的竞技","这并不意味着人们为了赢才玩游戏,人们可以为了发明的快乐而玩一下"。39在这种不停的"言说"发明中,策略展示了对内容的自由凝视。
"现代性"从呱呱坠地开始,其危机裂痕就与之相伴相生。"现代性"是否已经终结? "后现代性"是否可能?我们是应当潇洒地将"现代性"弃置于历史的后景地,还是清醒地看到它的两面性,重振现代性,重建多元、开放、动态的"现代性"话语?只有在真诚、理智、宽容的文化对话中,我们才能得到答案。
①②③⑩24[美]G·S·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思潮--论文化守成主义》,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4月版,第5、9、15、211、30页。
④[德]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钢等译,三联书店1996年4月版,第122页。
⑤23[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丹等译,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206、33~34页。
⑥⑦⑧11121415173135许纪霖《寻求意义--现代化变迁与文化批判》,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95、183~184、83、286、225、201、178、37、264、290~297页。
⑨汪晖《预言与危机》(下),载《文学评论》1989年第4期。
13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一卷,第335、532页。
1618贺桂梅《批评的增长与危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月版,第223、234页。
1930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1月版,第286、5页。
20参见张颐武等《现代性: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载《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3期;《重估"现代性"》,载《黄河》1994年第4期;《"从现代性"到"中华性"》载《文艺争鸣》1994年第2期;《大转型--后新时期文化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
2137张颐武、李书磊、孟繁华等《重估"现代化"》,载《黄
河》1994年第4期。
22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40页。
2534陈晓明《历史的误置:关于中国后现代文化及其理论研究的再思考》,载《文艺争鸣》1997年第5期。
263639[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车槿山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32、18页。
29周宪《现代性的张力》,载《文学评论》1999年第1期。
32伍晓明《20世纪中国文化在西方面前的自我意识》,载《二十一世纪》(香港)1992年10月号。
33谢冕、张颐武《大转型--后新时期文化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页。
[1]